中医博士罗大伦:碗里有乾坤,应该怎样正确煎煮和服用中药?
首先,我们要选择好煎药的工具,现在有些朋友对此不大在意,用平时煮饭的铝锅来熬中药,这是不对的,一般情况下,中药不能用金属器皿来煮,因为金属器皿中所含的各种金属成份会与某些中药的成份产生化学反应,而且其中某些重金属被析出后会被人体吸收,从而影响人体的健康。
大家请记住,也不能用搪瓷盆来熬中药,因为搪瓷盆也会在熬药的过程中析出化学物质,所以最好是选用砂锅或者药壶来煮中药,一般中药店都有卖药壶的,十多元钱一个,也不贵,日杂商店也会有卖的。
有的朋友会发现,药壶在开始煮的时候会漏水,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用泥渣烧制的药壶会有一些缝隙,传统的做法是,在第一次使用以前,先用药壶熬些玉米面,熬好以后,药壶的缝隙就会被堵住了。
如果您用砂锅煮药,那么记住,一开始不要使用大火,否则砂锅会出现裂锅现象,要先用小火,等砂锅整个都热了,再适当加大点火力。
在熬药之前,您需要先把药物在水中泡半个小时左右,这样熬出的有效成份更多,否则要熬好后,您再检查,好多药(比如茯苓)的里面还是干的呢,当然也就浪费了。
熬药的时候,您一定要先注意看看有没有医生嘱咐的先煎的。
在中药里,有些药物如:生龙骨、生牡蛎、龟板、鳖甲、磁石、生石膏等药物有效成份难以煎出,所以是要先煎的。一般药店会给单包,您需要把它们在药壶里先煮半个小时以上,然后再下其它的药物。
中药里面比较特殊的药物,比如附子,这个药有一定的毒性,主要的有毒成分是乌头碱,这个毒性成分在熬到一个小时左右的时候,就被破坏了。所以大家要记住,附子一定要先熬半个小时左右,然后下入其他的药物,再熬半个小时,这样熬满一个小时就可以了。如果药量大的时候,一定要熬到以附子用嘴尝,不再感到麻为好。
另外还有比如灶心土等药物,因为要取的就是它的厚重淳香之气来和中祛秽,所以中医传统的方法是先用它熬水,然后把药渣滤出,用它熬出的水来再煎煮其它药物。
有些药物则是需要后下的,比如藿香、佩兰、白寇仁、砂仁等一些气味芳香的药物,它们的挥发物质很容易散掉,所以需要药快要熬好的时候,再把它们下到药里面,稍微煎煮越四、五分钟就可以了。
有的时候,需要根据病情来考虑煎煮的方法。
比如有的感冒患者是外寒里热,那么我的经验是将清里热的药物如黄芩、连翘、双花、生石膏等药物先煎,等快煎好的时候,再把解外寒的药物如苏叶、葱白等放到药中,然后立刻闭火,再闷五分钟,就可以了,这样疗效就明显比把药物放在一起煎要好许多。
有些药物如旋复花、滑石等,因为它们的药渣会刺激消化道,所以需要用布包好在放入药壶煎。 过去还有些传统煎法,比如清暑利湿的六一散用鲜荷叶包扎好后放入药中煎,这样疗效更好,但是现在很少有人这样做了。
前些年还有用鲜芦根熬水,然后在用这个水来煮清热解毒的药,这样清透之力更强,但是现在由于鲜药的保存是个问题,所以也几乎没人这么熬药了。最近听说,有的药店开始卖真空包装的鲜芦根了,这是个好的苗头。
煮药的时候,要遵循大火开锅,小火煎药的原则,不能一直用大火熬,否则会很快熬干。
传统中医认为,熬药的时间长短和病位是有关系的。
如果病位在下焦,那么就需要多熬一些时间,使药味厚重下沉;如果病位在上焦,则需要少熬些时间,尤其是当外邪在肺经,需要宣解的时候,熬药一般是刚开锅,“香气大出”就可以了,这时取药物的轻清之气,直抵肺经,祛邪外出。
如果是一般的中药,多是先熬二十分钟,滤出一碗药汁,然后添水,再熬十五分钟,再滤出一碗药汁,再添水,再熬十五分钟,再滤出一碗药汁,然后三碗药汁混合,再加热一下,就可以喝了。
这样熬的药,既有熬二十分钟就可以熬出的成分,也有熬几十分钟才可以熬出的成分,所以比较全面。
药熬好以后,喝药也是很有学问的。在临床中,医生会碰到很多患者咨询中药到底该什么时间喝,实际上,这完全要看患者的病情而定。
有极个别的患者对某类药物过敏,我们翻阅医学论文,就会发现经常有过敏的报道,这虽然是非常少的情况,如同西药的麻醉剂,一定是有一定的比例的人过敏的,这个是药物的特点,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注意。
所以,我建议每个人在喝药的时候,第一副药,一定要试探着喝,比如本来应该喝一碗,第一次喝三分之一碗,然后观察一下是否过敏,如果没有问题,再喝剩下的三分之二,如果再没有问题,在按照正常的计量喝,这是每个喝药的人都要注意的。
我通常每个患者都作此提示,尤其是在药物里面有昆虫类药物的时候,因为有很多人对异体蛋白过敏,所以尤其要做出特别提示。
一般情况下,喝中药讲究的是早饭前,晚饭后,但是这只是一般原则。
中医认为,如果服用的是补益类的中药,尤其是入肾经的中药,那么最好是在饭前服用,这样药力可以直入下焦,如果服用的是治疗上焦疾病的药物,则最好在饭后服用,这样疗效更好。
但是服药的时间也还要根据患者自己的体会来调整,比如有的患者一服用中药就感觉胃口不舒服,那么就可以在饭后服用,以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一般不建议饭后马上服药,最好是半个小时以后再服。
在临床中,中医还总结出了一些比较实用的服药方法,比如,补阳的药物最好在早晨或者上午服用,这样可以借助人体上午阳气的生发,来使药物起到更大的作用;补阴的药物可以在下午或者晚上服用,因为人体晚上阴气用事。而安神的药物则最好在晚上睡觉前服用,这样疗效更好。
另外,还有按照人体经气旺衰来服用药物的方法。
比如清代医家叶天士就说:“肾经药,侵晨服”,因为传统中医认为清晨是肾经最弱的时辰,这个时候补肾则事半功倍;而去心火的药物则最好在中午午时服用,因为这时心经当令,可以使药物直折心火;补脾的药物可以在傍晚服用,因为此时脾胃的经气最弱,则补益效果较好。
同时,中医服药时还讲究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调整服药方法。
比如患者服用的是泻下的药物,那么就要看患者泻下的情况,如果患者的大便不泻,那么就要继续服用,如果泻了,那就要及时调整用量。
在中医经典《伤寒论》中就规定服用大承气汤,如果患者泻了,那就要“止后服”,就是不要再服了,否则会损伤人体正气。
而有些药物,却并不能按照一天两次那么服用,比如病情紧急了,那么就需要频服,古代医书中经常记载此时要大锅熬药,随时频服;而对于像治疗咳嗽或者咽喉等疾病,则最好的服药方式是小口频呷,也就是小口喝,然后在嘴里含一会儿,再慢慢地咽下去。
另外,服用中药时的饮食禁忌也很关键,如果处理得好,甚至可以帮助中药增强疗效。
比如《伤寒论》中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桂枝汤,张仲景就让患者在喝完药后,再喝一些热稀粥,这样可以帮助人体生发胃气,祛邪外出。
所以,服用中药以后最好是清淡饮食,切忌膏梁厚味,大鱼大肉,因为这些因素会影响药物的吸收,而常喝一些小米粥、山药粥等则可以帮助人体的胃气迅速恢复。
朋友们关注最多还有中药和西药是否可以同时服用的问题。其实,中药里的某些成份会和西药产生化学反应,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铁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酶制剂、含有氨基比林等成分的解热镇痛剂、某些治疗心脏病的药物如洋地黄制剂等,就不能与中药同时服用,因为这些成份容易同某些中药里的鞣质发生反应,影响疗效,甚至产生有害物质。
由于每味中药都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的化学成份,具体会与哪些西药产生反应,现在还不是很清楚,所以我们的建议是:中西药最好是分开一个小时以上服用。
看来,中药的煎煮和服用方面讲究还是挺多的,大家可以在就诊的时候随时咨询医生,了解适合自己的服药方法。
罗大伦:聊聊表里与阴阳
阴阳与寒热的关系,就是寒热是阴阳的具体体现,用张景岳的话说是:“寒热者,阴阳之化也。”但是中医辩证讲的是八纲,就是阴阳、寒热、表里、虚实,这是中医用来判断疾病到底在哪里、到底有多强大的四对坐标,其中阴阳是总纲,其他的分别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位的。
最近有很多孩子身上发疹子,有个朋友的孩子,这个朋友一天突然来电话,说一岁多的孩子发烧三天了,问怎么办?我在电话中问:“吃什么药了?”回答是,他们带孩子去看了医生,医生给开了对乙酰氨基酚来镇热,同时开了小儿热速清口服液,但是服用后发烧仍然没有变化。
我问小孩子验血的结果如何,回答是白细胞正常。这说明没有细菌感染。(实际如果仔细看的话,应该是白细胞总数下降,同时淋巴细胞升高)。但是这个时候,孩子没有任何的其他表现,我就问,这个病是怎么得的?发病之前发生了什么事儿?原来,是孩子的母亲休息的时候,带着孩子到游乐园玩,孩子光着脚玩来着。我明白了,这样的事情我见过很多了。
在中医里,人体的表里是分开的,表属阳,里属阴,除了这个二分法,中医为了更加确定病位,还搞了个三分法,就是把阳分成太阳、阳明、少阳,把阴分为太阴、少阴、厥阴,并且把脏腑和经络也和他们对应,分别是太阳膀胱经,阳明胃经,少阳胆经,太阴脾经,少阴肾经,厥阴肝经。
其中太阳膀胱经是最外表的一道防护系统,而少阴肾经则是里面的最要紧的体统。但是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底的涌泉穴,走足跟,然后上行。它和足部的关系很密切。所以保护脚部很关键,比如我们经常按摩一下脚,不但可以流通足少阴肾经的气血,走足部的其他经络也可以得到保养。
同样,保护足部不遭受寒也很关键,我见过很多的肾炎患者,就是足部保护不利造成的,比如有个小伙子,就是大冬天的时候,穿个单皮鞋,到公园的结冰的湖面玩,回来后就患了肾炎。我还见过一个老太太,患肾炎,是因为下大雨,鞋里都是水,天还凉,一路走回家,就发烧了,一检查,患了肾炎。
来电话问发烧怎么办的孩子,我判断其实就是光脚在地上玩,四月北京的天还不是很热,所以寒凉影响了足少阴肾经,造成了抑制的状态,就是邪气潜藏于人体里面的阴经,不能发于阳,就是无法发到外表,所以这个发烧一直持续。
所以我告诉她买回来三十克的苏叶,然后每次用一小把熬水,兑入开水,泡脚。这样可以保护足少阴肾经,使得肾经温暖,振奋人体机能,让邪气往外发。
结果后来情况的发展很令人意外,等到第二天,孩子突然出了满身的疹子,同时发烧立刻退去了。这是什么?我分析,这可能是幼儿急疹,这说明孩子的正气开始足了,所以才能把疹毒给发出来。也就是说,从里发到了外,从阴发到了阳。
后来我给他们开了解毒的中药,同时为了让家长确认孩子的疾病类型,电话建议他们去儿研所,他们去后,医生判断为幼儿急疹,开了一个中成药,也是解毒的,但是医生说发出的疹子这么多,可能是药物过敏。
这个诊断稍有糊涂,幼儿急疹和过敏是两种疾病,截然不同,你单看疹子的形态就可以知道是过敏还是急疹了,怎么可能还是过敏?如果是过敏,怎么不给开抗过敏药物?这个孩子的急疹,发出来后,只要慢慢的解毒清热治疗,就会痊愈的。
中医治病时分层次的,当邪气闭藏在体内阴经的时候,就要用温热的药物(甚至泡脚都可以),振奋一下人体的机能,让它抗病邪外出,然后到了体表,到了阳经,再解毒治疗。很多人以为这种病就是个温热之邪,其实病毒本身并没有寒热之分,只是在人体在不同的部位、不同的阶段会造成寒热的表现,我们只需要根据症状调整就可以,这是中医灵活的部分。
这样的病例很多,我再举个例子,北京的年轻人经常开车去郊区玩,这是一种时尚,没到周末,去郊外的路上都会塞车,有一对夫妇,带着孩子去郊外玩,去的门头沟那边,有山有水的地方,看到了山间的清溪,一家人高兴的不得了,孩子就光着脚去趟水,赤脚在山涧里玩了很久,这一天就很快乐地过来了。
结果,在回来以后,孩子很快就发高烧,没有精神头,去医院服药没有效果。
后来电话咨询我,因为都是朋友,一天给我打了无数遍电话,我就告诉他,就是孩子在冷水中,伤到了肾经,在中医里面,这叫太少两感,就是外面的太阳经病了,同时最里面的少阴经也病了,都被外邪给侵袭了,其实外邪从人体的体表,如果正常侵入的话,要经过三阳经,然后进入阴经,要经过太阴,然后才能到达少阴,但是,因为孩子在冰冷的山涧的水中足部被冰,所以邪气直中了少阴,这是自己帮助病邪进来的。
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只能从里面往外发,增加人体的抵抗机能,把邪气从阴经往阳经发,用的方子就是张仲景的麻黄附子细辛汤,方子里面的附子和细辛都是温肾经的。结果孩子最后很快就恢复了。
这个也是个把病邪从里向外发的例子,从阴经给发到阳经,然后宣出体表,这是中医治疗此种疾病的一个程序。因为足少阴肾经和足部关系密切,所以我讲了两个足部受寒的例子,当然,还有其他不是足部受寒的例子。
有的孩子,并不是足部受寒,但是邪气也会潜藏在阴经,比如,有个孩子,家长反映学校里很多的孩子都患了“风团”这个病,身上起红色的一团一团的肿块,一般认为这种东西类似荨麻疹,不传染吧,但是孩子们确实是在此起彼伏地起,这说明此病是有传染的可能的,但是不管是什么病,总之是正在这个母亲庆幸自己的孩子没事儿的时候,这个孩子也患上了,于是就找我。
当时我心里想这个皮损是红肿热痛的,应该是属热,但是孩子的舌质颜色却有些淡,这说明阳气还有些不足,那么就会在阴经会潜藏一些外邪,于是就没有先开清热解毒的药物,而是开了温热的药物,期待振奋孩子的阳气。
结果,只两服,孩子的皮损就开始增加了很多,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孩子自己的正气开始足了,开始把外邪发越出来了,这种疮疹类的疾病,但是外发则顺,内闭则留患于未来。
此时,我分析应该发越得差不多了,就开始使用解毒的中药,于是皮损就开始慢慢的消退。这是我常用的方法,就是尽量不留邪于阴经,总是尽量把邪气发越出体表,发到阳经,这样才是顺治。
当然,人体表里的问题还有更加复杂的,有的时候,中医的八纲坐标会互相结合,比如里热,里寒,里实,里虚等,但是总是不外阴阳的变化,因为传统认为,阴阳是可以继续分下去,乃至无穷的,比如阴中之阴,阴中之阳,依次下分。而且,我现在讲的是外感的疾病,如果是内伤病,那么复杂的情况也会很多,这个以后再聊。
总之,表里也是对应阴阳的,我们调理身体的时候都要考虑。
本文来源:罗大伦博士的新浪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