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相如:大黄在慢性肾衰中的正确运用
导读:大黄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有效药物,也是最常用的药物。但大黄属于苦寒泻下药,运用时应注意分寸,避免滥用。
本文重点从大黄治疗CRF 的运用标准、疗效判断两方面进行探讨。
大黄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有效药物,也是最常用的药物。几乎所有的医生治疗CRF都用大黄,几乎所有的CRF患者都用过大黄。
但从临床实践来看,不同的医生用大黄的结果不一样,不同的病人用大黄以后结果也不一样。也就是说,用大黄以后,有的疗效好,有的疗效不好,有的甚至使病情加重。
本文将就如何正确运用大黄和正确进行CRF的疗效评价做一阐述。
CRF的关键是肾脏的结构破坏,功能丧失,导致有毒的代谢废物潴留。
中医认为,CRF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指的是脏腑虚损,特别是肾脾虚损;标实指的是脏腑虚损,气化功能障碍,浊邪内留。
所以,CRF的治则应该是扶正与泻浊排毒并重。
能否准确、适度、辨证地运用扶正和泻浊排毒的方法,是反应肾科医生水平的标尺。
现在用大黄,用泻法,几乎成了治疗CRF的法宝,很多医生一味追求降低Cr、BUN,用泻法为主,不仅用大黄,而且还用一些更加峻猛的泻下药,初用有效,久用则不仅无效,反而会使患者的体质更加虚弱,病情加重。
大黄属于苦寒泻下药,具有通便导滞、泻火凉血、活血祛瘀等功能。根据笔者的临床体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患者有明显的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则应通腑泻浊以治其标。
热结便秘者可见身热面赤、口干口苦口臭、心烦尿黄、腹胀或痛、舌红苔黄燥、脉滑数等,应泻热通便,方用大承气汤,药物有生大黄(后下)、芒硝(冲服)、枳实、厚朴;
冷结便秘者可见腹胀腹痛、得温痛减、畏寒肢冷、腰脊冷痛、小便清白、舌淡苔白腻、脉沉迟等,应温阳祛寒通便,方用温脾汤,药物有生大黄、制附子、干姜、甘草、人参。
2
若大便通畅,呕吐停止,则应以扶正为主,兼以化毒排毒降浊,在辨证论治方中加入少量生大黄。
如辨证为脾胃虚弱者,可用香砂六君子汤加生大黄;如辨证为脾肾气阴两虚者,可用参芪地黄汤加生大黄等。
3
以大黄为主的灌肠剂可常规运用。
常用药物有生大黄、附子、生牡蛎、蒲公英等,隔日1次。用大黄后应保持每天大便2~3次,不到2次则应将大黄后下或加量,超过3次则应减少大黄用量。
4
虽然湿浊内留是CRF的核心问题,但中医认为,湿浊内留源于脏腑虚损,只有脏腑强壮,才能发挥化毒排毒降浊的作用;另一方面,扶助正气,增强脏腑功能,还可以提高人体对尿毒症毒素的耐受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笔者在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有些病人虽然肌酐(Cr)、尿素氮(BUN)很高,但病人体质状态较好,并无太多临床症状,生存质量尚可;相反有些病人Cr、BUN并不太高,但病人体质状态较差,临床症状较多,生存质量很差。
笔者曾治疗一位患者,血Cr超过795.6umol/L,西医院让其必须透析,否则不给治疗;找中医治疗则以泻下为主,最后病人被泻得大便失禁,不能活动。
后邀余治疗,改用扶正为主的治法,血Cr反而下降到618.8umol/L,重要的是病人大便恢复正常,体质增强,不仅生活自理,而且每天还可跳舞1~2个小时。
可见,即使是排毒,也不能完全依赖于强制性的泻下,而应以恢复人体正气,增强人体的气化功能为目的,气化功能增强,浊毒的排泄自然增加。
所以,古人认为“化不可代,时不可速”。化不可代,指的是中医治疗不能靠包办代替;时不可速,指的是不可拔苗助长,否则往往欲速则不达。
由于CRF属于复杂性的难治病,所以对于治疗目标和疗效判断都要实事求是,否则就会陷入被动。
经常有医生跟我说,治疗CRF要是Cr、BUN不下降,病人就会对医生不信任,医生自己也会失去信心。
其实对CRF的疗效判断应该是动态的、综合的,不能只以Cr、BUN的下降为标准。
CRF时,Cr、BUN的上升是肯定的,经过治疗下降是疗效,上升得慢也是疗效,虽然上升,但病人症状改善,生存质量提高,也是疗效。
这只是一个认识问题,但这种认识必须来源于对CRF的透彻了解和大量的临床实践。肾科医生没有获得这种认识,就会对许多患者的治疗失去信心,肾科医生不能让患者获得这种认识,许多患者就会放弃治疗。因此也可以看出,治疗CRF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