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喜欢你看不惯我,还干不掉我的样子
有书君说
三国是一个杀气腾腾的时代,其中的阴谋诡诈之术多到令人目瞪口呆。
这是不是说如果想成事,就一定要用阴谋呢?
肯定不是,其实阳谋才是更厉害的招数。
下面请跟随本文,一起来欣赏,诸葛亮是如何将“阳谋”发挥到极致的吧~
说起三国的风流人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绝对是那个最靓的仔。
他的对手阴险狡诈,但是面对他却无可奈何。
这并不是因为他比对手更阴险,而是他棋高一招,更善于使用阳谋。
所谓阳谋,就是我背地里并没有干什么见不得人的坏事。
虽然你明知我对你不利,你不喜欢我,但是你就是拿我没办法。
例如赤壁之战之前,曹操想联合孙权攻打刘备。
诸葛亮的对策,是让孙权把曹操打回老家。
然后刘备抓住机会壮大自己,先灭掉东吴,而后再灭曹操。
和曹操打上一架,然后被刘备灭掉,对于东吴来说,这算哪门子的好主意?
所以当时东吴的谋臣们,多数都打算让他们的主子孙权投降曹操。
但是诸葛亮却完全没有使用任何阴谋诡计,而是在光天化日、大庭广众之下,让整个东吴接受了和曹操打一架的馊主意。
诸葛亮这次阳谋的完美展现,就是舌战群儒。
来来来,掌声响起来,让我们看一下诸葛亮是以什么样的神操作,完美说服整个东吴的谋士圈的。
情绪稳定,沉着冷静
其实东吴的谋士们,都知道诸葛亮的馊主意。
所以对他是压根一点儿也喜欢不起来,恨不得用唇枪舌剑把诸葛亮扎成一个筛子。
张昭最先拿起了武器,他问诸葛亮:
“听说先生您在隆中那个破地方天天睡大觉。
却自认为是管仲、乐毅这样的能人,请问您真的吹过这样的牛吗?”
听听!这话说的可真不好听。
不过这还不算什么,因为张昭又补了一刀,他说:
“您没出山之前呢,刘备还是挺威风的。
不过自从用了您呀,就没打过胜仗。
用了您之后,还不如不用呢!”
言外之意,这是说诸葛亮是个大忽悠。
出山之前把自己说得多么好,出山之后连累了人家刘备,丢人现眼。
末了张昭还加了一句:“我这个人说话直,您别介意啊。”
话都说这么难听了,还让人不介意呢。
大家见张昭开了个好头,也都不甘落后。
谋士步骘就骂诸葛亮说:
“我看你呀,徒有虚名,不过就是个耍嘴皮子的说客!”
谋士陆绩倒是没骂诸葛亮,但是嘲笑刘备就是个摆摊卖鞋的小贩,哪里比得上曹操?
人家曹操是曹相国曹参的后代,是妥妥的贵二代。
言外之意,其实你诸葛亮也不过就是个天天种地的农民。
就算是现在进了城跟了刘备,也不过就是个农民工。
听听这话气人不?
这还没完呢,严畯、程德枢他们是怎么说的呢?
他们说诸葛亮这都是强词夺理,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也不知道有没有看过书,敢不敢列个书单呐?
看看东吴这些谋士们气焰多么嚣张,说话多么难听!
这些话要是去骂周瑜,周瑜说不定当时就要骂街,或者气得当场吐血。
但是诸葛亮呢,不但一点不生气,还动不动就微微一笑,对答如流,一字不乱。
倒是把对方说得要么恼羞成怒,要么垂头丧气,要么张口结舌。
可见,运用阳谋的第一条便是:
面对攻击,不能被别人轻易挑动情绪,而是要淡定,控制自身情绪的走向。
擒贼先擒王
东吴的谋士这么多,诸葛亮如果每个人都挨个怼一遍,那既浪费时间也未必效果很好,那么还是主攻那个最厉害的吧。
东吴最厉害的谋士就是张昭,资格老,地位高,能说会道。
张昭说自从用了诸葛亮之后,刘备倒了大霉。
从新野逃到樊城,再从樊城跑到当阳,又从当阳退到夏口。
诸葛亮却说:
“新野那种偏僻小县我主公不过是暂时容身,不可能真的留在那里。”
主公本来兵力非常少,但是我先后用了火烧和水淹等计谋,让曹仁那样的猛将都差点被吓死。
就算是管仲、乐毅打仗,也到不了这个水平。
至于樊城和当阳的败仗,那是因为我主公太仁义,一定要带着几十万人民一起撤退,不忍心抛弃他们。
再说了,胜负本是兵家常事。
像咱们的高祖起先也经常被项羽打败,最后在垓下一战成功,这是韩信的功劳。
国家大事不能靠耍嘴皮子,作为重要的谋士,一定要有主心骨。
诸葛亮的这一番话,先是解释了败仗的原因。
原因当然不在诸葛亮,反而是诸葛亮让刘备有了更多的胜算。
然后,诸葛亮用汉高祖类比刘备,把自己比作韩信。
意思是说来日方长,你就等着看我们崛起吧。
最后呢,则是暗搓搓地把张昭给骂了一顿。
意思是:大敌当前,你们的队伍人心不齐——文官想投降,武将想打仗,最高领导孙权拿不定主意。
你这个东吴第一谋士不去统一思想,反倒在这里跟我耍嘴皮子,真是可笑。
这一番话说的张昭是哑口无言。
搞定了张昭,诸葛亮对其他人都是速战速决。
所以说搞阳谋,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
做到这样,大局面就基本上稳定下来了。
攻心为上
诸葛亮似乎长了一双透视眼,对东吴谋士们的内心看得清清楚楚。
对于张昭,诸葛亮说他只会耍嘴皮子,关键时刻计谋不足。
这不由得让作为东吴第一谋士的张昭觉得好有道理,无言以对。
东吴的另一位谋士虞翻问诸葛亮:
“曹操现在有百万大军,一口就能把你们给吃了,你就不怕吗?”
诸葛亮说:
“曹操那多数是乌合之众,就算是百万人马也没什么,我们可不会那么胆小。”
虞翻听了,翻了个白眼儿,冷笑说:
“哎哟,你可真能吹呀。
你们从当阳跑到夏口这儿,然后又跑到我们东吴来伸手求救,还说自己不胆小呢。
你骗得了自己,可骗不了我。”
诸葛亮说:
“现在我们在夏口,是因为有别的打算。
你们东吴倒是有兵有粮,还有长江的天险呢。
就这样,还非得让你们的主子投降曹操。
你倒是说说,这到底是我们胆小还是你们胆小?”
一听这话,虞翻就心虚了,然后一句话也不敢说了。
东吴的另一位谋士薛综说:
“大汉要完了,人家曹操现在已经打下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你想用鸡蛋碰石头,我看是等着被灭吧。”
诸葛亮回答他的时候,特意加重了语气,说:
“人生在天地间,既要尽忠又要尽孝。
你本是汉朝的臣子,却为逆贼曹操说话,真是既不忠又不孝。
你这样的人,没资格和我说话,闭嘴吧你。”
不忠不孝这四个字对于身为文人谋士的薛综来说,那得投下多大的心理阴影啊?
怪不得薛综听完,当时脸就刷地一下红了。
诸葛亮的这一番心理战,以毒攻毒,让对方的形势急转直下。
旁敲侧击,指桑骂槐
诸葛亮说的句句在理,但还是有人不服,他们就在其它方面挑诸葛亮的刺。
比如严畯说:
“诸葛亮你强词夺理,说的都是些没见识的话,你读过书吗?
敢把你读过的书列个书单吗?”
言外之意就是:诸葛亮你不过是一个耕地的农民,你能看过几本书呀?没看过书就想在这里指点江山呐?
我们知道,诸葛亮不可能没看过书。
相反,他看过的书不仅非常多,还非常专业,根本不是这些东吴谋士所能比的。
那么诸葛亮是不是要给大家开书单了呢?
诸葛亮可没这个兴趣。
要知道,一本本的书列下去,然后再每一本稍微讲一下,怕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于是他说:
“做事之前天天到书里去扒拉金句,那是酸腐文人干的事,这样的人能够兴邦立业吗?”
再说了,姜子牙还是个渔翁呢,就像张良、陈平这样的能人,也没见他们列过什么书单。
我们这些干大事的人,怎么能跟你们这些儒生一样,天天舞文弄墨呢?
一句话说的严畯垂头丧气。
不过程德枢还是不服,他说:
“诸葛亮你就吹吧,我看你未必有什么真才实学,怕是列出书单来被文人雅士笑话吧?”
诸葛亮不客气地说:
“文人有两种,一种是以文救国,一种是就知道瞎说。
那些文章写了一大摞,但是话从来说不到点子上的人有什么用呢?”
一句话说的不止程德枢答不上来,其他谋士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所以说,对于对方设的圈套,不一定非要硬钻出来,更高明的办法是不钻进去。
诸葛亮舌战群儒奠定了东吴抗曹的思想基础。
东吴的谋士们明明知道,自己是和曹操对抗的主力,人家刘备大部分时间只要观望就可以了。
但是,他们却没有办法,只能这么做。
这就是诸葛亮阳谋的高明之处:你可以不喜欢我,但是你就是奈何不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