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旧事‖第四十三回 ·清官辞职百姓比之羊祜丨西士传技雪樵制此水车

第四十三回

清官辞职百姓比之羊祜

西士传技雪樵制此水车

西宁文昌桥

话说冉德在都城修建了文昌宫、观音庙,在连滩重建了城隍庙,心情大好。但没想到,一天,罗定州知州金绵祖以其父71大寿为名,向冉德索要贺礼白银300两!

列位,金绵祖何许人也?据民国《罗定志》载,金绵祖是满族正黄旗人,荫生,康熙三十二年(1963年)任罗定州知州。这金绵祖贪污亏损没有节制,经常以奉送礼物为由,向冉德勒索 ,稍微不愿意,就用其他事情来使冉德难受。这次索取300两白银,冉德实在是无法满足,也忍无可忍。

那天傍晚,冉徳站在县署办公室外,眺望远处武功山的夕阳,久久不动,大约有一个时辰,冉德愤愤说了一句:“我不忍心搜刮民脂民膏来侍奉上司!”然后就回到办公室,执笔写了一封辞呈:

罗定直隶州金知州大人:

卑职自入仕以来,兢兢业业,廉洁奉公,无何学识浅陋,焉能望有伟绩?如今年过古稀,精力不济,且贱体欠安,恐有负圣恩。思之再三,自当请辞,望知州大人恩准,让卑职得以归家以尽天年。

次日,冉德将辞呈交给驿站邮寄。

冉德以疾辞官,很快获得批准,他收拾好行李,与县里交割完毕。

山城的早晨格外静谧,巳时(9—11时)刚到,冉德带着家属,仆人挑着简单的行李,缓缓地走出官邸。早已集中在官邸外送行的西宁城百姓,见冉德的行李这样简单,想起他为西宁百姓所做的贡献,十分感动,于是大家凑钱请他饮酒,并赠送银子给他。冉德接受了百姓的敬酒,但不接受百姓给他的银子。他对大家说:“感谢大家的厚爱,我在西宁工作了9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充满着感情。在此一别,我们今后也许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大家各自珍重!”话没说完,冉德已老泪纵横。百姓们更是放声大哭,好像失去了父母一样。

冉德与大家别过,在城外码头下船,从文昌江顺流而下,到罗旁口进入西江,再辗转回四川广元家乡。

冉德离去一年后,百姓因为思念他,在县城东郊立了一块碑,上面盖了一个亭子,亭子的匾额题上“砚山”二字。

有不知“砚山”意思的人问本县生员黄某,黄某解释说:砚山是湖北襄阳城郊的一座山。曹魏末年到西晋初期,荆襄一带连年战事,百姓流离失所。羊祜利用边境暂时的稳定,采取减免赋税的政策,鼓励人们发展生产。东吴军民感其仁政,纷纷归附。咸宁元年(275年),羊祜因积劳成疾,与世长辞。当地军民闻讯无不悲痛欲绝。羊祜生前经常登临襄阳的砚山,襄阳百姓于是在岘山建庙立碑,以示纪念。百姓每来到这庙,都会睹碑生情,流泪不止。杜预因称此碑为“堕泪碑”。西宁百姓立碑建亭,以“砚山”题亭匾,是把冉德比作羊祜!

西宁百姓在县城东郊建起砚山亭后,百姓常常来到亭前读碑瞻匾,垂泪涕泣,表达对冉德知县的无限思念。不久听到冉德去世的消息,西宁百姓又在义仓后面建起了冉公祠,每年春秋进行祭祀他。冉德著有《树滋堂正略》《吉人遗铎》二书,当时已经刊行,可惜没有流传下来。

如今回头说顺治十五年(1658年),36岁的西宁县训导金璨先生去世。

金璨,字元度,浙江山阴人。顺治辛卯年(1651)考中举人,任顺德县教谕,不久丁忧离任,寄居在广州。守丧期满除服后,因为贫穷不能备办行装到京城吏部接受选派,只好按照当时的做法,到平南王尚可喜处,请求平南王奏请朝廷降职任用,于是获任西宁县训导。当时正是清朝建立的初期,学宫破败倾塌,而且没有生员学习与生活的东西斋室。金璨于是千方百计募集资金,把学宫修复加固,并建成斋室,每月召集生员学习。金璨强调,生员必须注重培养自己的器量,增长见识。他详细制定了生员行为准则,明确必须戒除的12种不当行为。知县推崇金璨的才能与人品,经常向他征求治理西宁县的办法,金璨也提出不少有益的建议。

金璨担任西宁县训导不到2年,因病逝于任上,年仅36岁。其时儿子金光绶才5岁,因为家贫,妻子潘氏没法带着年幼的儿子回家乡浙江山阴,于是落籍西宁。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金光绶40周岁,他知道父亲的骨骸是无法送回浙江山阴家乡了,只能入土西宁。于是写信给他父亲的门生、山东泗水县知县、西宁人区孟贤,请求他为父亲写一篇墓志铭。

区孟贤接到金光绶的来信,心里就好像滚滚的西江,他想到自己和西宁的很多读书人都出自先生的门下,都不会忘记先生的培养之情,感到自己有责任也有激情为先生写一篇墓志铭。

一连几天,区孟贤思潮澎湃,脑海翻腾,他想起金璨先生对自己的谆谆教导,想起先生英年早逝,心里万分难过。还想起了先生在顺德的治盗的经历,想起自己多次到先生家里,看见先生家徒四壁,俸金都拿来资助族人或亲戚读书的情况。

那天晚上,区孟贤在家里的书房,面对铺开的信笺,一时不知道如何下笔。当忆起先生曾经说过的话:“有志于治国平天下的事业,一定要从做训导、教谕等教职开始,因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不觉潸然泪下。于是下笔写下了第一段:

金灿先生担任西宁县训导,我区孟贤可以每日在先生跟前侍奉,先生教育我的一言一行,我从来不敢忘记。西宁县的读书人和我区孟贤,都出自先生的门下,凡是受过先生教导的人,都和我一样,不敢忘记先生的培养之情。

然后追述先生在顺德担任教谕的故事:

之前先生在顺德担任教谕,因此顺德和西宁的读书人都接受过先生的教诲。顺德知县和西宁知县都倚重先生。顺德的读书人、先生的学生李殿超曾对我说过:顺德是水乡,江河、渡口很多,先生担任顺德教谕时,群盗经常出没。有贼首某某,知县吩咐先生缉拿他。先生抓到这贼首后,登记并没收他家的所有财产,发现有一本小册子,上面记录了几百名参与盗窃的人。先生立即焚烧了这本小册子,只杀了其中的首恶分子。然后秘密把小册子中有姓名的人叫来,告诉他们不予追究的意思,希望他们必须洗心革面,如果再犯,就不会再赦免了。众盗贼都感动得哭着离去,互相劝告对方改过从善。顺德的盗风因此得到遏制。知县又委托先生征收紫泥、都宁等巡检司历年拖欠的赋税,全部按照规定的税额完成。先生巡行乡里,亲自安慰、晓谕大家说:“你们难道真的是愚妄不化的人吗?你们不过是因为饥寒交迫,不能急公家之所急才欠税的。但法令严厉,上级领导不会为你们而让朝廷处分他们的,你们应该及早为自己考虑,如果派其他人来征收赋税,小吏和差役收取的杂费可能是法定赋税的两倍。这样,你们即使粉身碎骨,卖掉妻儿,也不能缴完这些赋税和费用,我不忍心看到你们走到这样一步。”到如今,百姓都称赞先生是德高望重的人。

最后为之铭曰:

仕不必达,志之所寓。

处不必丰,累之所去。

先生之功,矢于胶序。

博士传经,多在门生。

亦在其子,既文且美。

谓翁数奇,其偶在此,

大儒之德不以识?

这几句铭的大意是:

仕途不需要官运亨通,

关键能实现自己大志。

生活不需要很多物质,

为之所累会失去志气。

金璨先生一生的功劳,

是坚守学校尽心尽力。

博通古今并传授儒学,

精力大都倾注于学子。

也不忘对儿子的教育,

儿子文雅写得好文辞。

有人说金璨独一无二,

实是一对虎父加虎儿。

学问渊博的人他的道德必定被人认识!

墓志铭稿写好后,区孟贤寄给先生的顺德门生、文林郎、知江西赣州府信丰县事李长清,由他用朱砂书写,供刻碑用。李长清是顺德龙江人,顺治庚子年(顺治十七年、1660年)举人。他用朱砂在宣纸上书写完毕后,寄给西宁的金光绶。金光绶随即请人刻碑。

金璨的墓地在西宁城西门外的继武岗。墓志铭镌刻好之后,金光绶择定吉日安碑。

再说冉德辞职后,张宗日代理了一年的西宁县知县。康熙四十年(1701年),朝廷任命李以宁为西宁县知县。

李以宁,号雪樵,四川营山人,康熙二十三年(1654)甲子科举人。有《绥山诗草》行世。清乾隆版、同治版《营山县志》中,收录了李以宁13篇歌赋,6000多字,其中1500多字的《峨眉山赋》被《四川通志》选载。

李以宁来到西宁不久,即遇到了旱灾。身为知县的李以宁心里万分焦急。这时候,刚好有一位朋友来西宁探访,看见李以宁终日为旱灾一事眉头紧锁,于是为李以宁献计,说:“是否考虑过制作机械来引溪水灌溉干旱的田地?”

李以宁问:“有可以解决如此严重旱灾的的机械吗?”

朋友说:“桔槔如何?”

李以宁一听,立即摇头,说:“不行,不行。”

朋友问:“为什么?”

李以宁答道:“桔槔俗称吊杆、称杆,是在一个竖立的架子上加上一根细长的杠杆,当中是支点,末端悬挂一块大石头,前段悬挂水桶。把水桶放入水中打满水以后,通过杠杆末端的重力作用,轻易把水提拉至所需的地方。这种机械,在水田与溪水距离不远,高低不是很悬殊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如今西宁县的水田,很多离溪水比较远,高低也比较悬殊,不适用,不适用。”

说着说着,李以宁突然想起来西宁前,曾经在王子经参政的书斋里看见一本利玛窦著的《制器图说》,里面有平衡、玉衡等水车,是最重要的引水机械。平衡、玉衡都是用两条水柱抽水,最高的扬程有几十丈,用于把井水抽到高处。但井水有限,与西宁的旱灾相比,不过是杯水车薪。只有龙尾车这一种水车适合。龙尾车抽水灌溉农田,如波起浪涌,水流迅急;如洪水决堤,一日可以灌溉千亩。如果取水点没有源源不断的水源,就会一下子被抽干。该书说一架龙尾水车可以抵得上30架平衡或玉衡水车。龙尾车这种机械只需要三四人轮流操作,省力气又工效大,没有比它更好的了。

李以宁把龙尾车的情况和朋友说了,朋友听了,十分惊奇,说:“还有这样的机械?太神奇了!”

看官,利玛窦何许人也?利玛窦原名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利玛窦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乃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之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教,他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以西方僧侣的身份,用汉语著述的方式传播天主教教义,并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利玛窦的《制器图说》虽然介绍了龙尾水车的制造原理,但能不能根据所介绍的原理制造出一架甚至多架龙尾水车,运用到当前的抗洪救灾,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好在李以宁在庚辰年(1700年)的冬天,在中州遇到了地方长官罗淑鉴,他于李以宁谈到了引水机械,曾口授给李以宁有关龙尾水车的制造方法。

李以宁与朋友说起这些情况,朋友让李以宁画出龙尾车的示意图,并写出文字说明。朋友对着图纸和说明,制造出一个比图纸尺寸小50倍的龙尾车,然后在县署旁的水沟试验,结果抽水十分顺畅,不仅流量大,扬程竟然可以达到差不多1丈高。李以宁大喜,立即找来2位城里的木工师傅,让他们按照图纸的尺寸,参照比图纸尺寸小50倍的龙尾车模型,制造一架龙尾车。朋友自然是担任技术指导角色。

不到5天时间,西宁历史上第一架龙尾车制造成功!

这天上午辰时中(约8时),李以宁让县里的胥吏找来10多位汉子,把龙尾车抬到了最近的溪边。大家把龙尾车固定好后,火辣辣的太阳已经升得很高,红云好像火一样,似乎要把高高的土山烤焦似的。李以宁看着山坡上的稻田,一大半已经干旱得出现了一道道的大裂缝。前来围观龙尾车抽水灌溉的农夫,脸上写满了希望旱灾得以解救的迫切。

这时,在现场指挥的朋友向李以宁报告,说:“龙尾车已安装完毕,可以抽水。”

李以宁看了看现场,发现冒着酷热观看龙尾车抽水的百姓非常之多,心里默默祷告:“希望龙尾车抽水成功!”然后大手一挥,说:“开始抽水!”

听到知县一声令下,4位操作龙尾车的汉子按照李以宁朋友的指挥,开始操作控制各自负责的机关,随即,溪水像济南趵突泉那样,高高地喷涌到山曲的水圳,现场观看的老老少少都被惊呆了,一位秀才模样的人说:“不需乌云密布,不需要响雷闪电,比雨水还大的泉水立刻就降临人间,这龙尾车真的神奇!”另一位离龙尾车比较近的文人骚客诗意大发,说:“在烟雾中蜿蜒而卧的龙尾车,好像飞天长龙,双目闪光,动作矫健,姿态优美,这情景真值得我们吟咏一番。让我们祝福这龙尾车,可以在巨大的山崩地裂的响声中挽倒银河,让巨大的水流尽情地倾洒在南方荒远干旱的西宁大地!”

用龙尾车抽水灌溉,让西宁百姓的抗旱救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李以宁心情大好,当晚在书房挥笔写下《夏日宁人告旱,因制龙尾车运水以救之,谩赋》:

阳乌赫赫行炎歊,火云峍兀土山焦。

按视稻畦半龟拆,村农望救如原燎。

焚虺鞭巫亦非策,溪流不得膏良苗。

有客见诣兴婆娑,踌躇水法将如何。

桔槔难施抱瓮拙,侧闻西海欧巴罗。

梯航万里精制器,龙尾之象若旋螺。

试问工师考尺度,鲸吞虹饮临沧波。

圜转千钧引一发,颇似趵突喷岩阿。

童叟来观惊未见,不须屏翳随飞电。

真疑蜿蜒垂溟濛,修鳞天矫双眸眩。

更投雅咏劳群贤,隃糜侧理同葱蒨。

安能倒挽银河摆雷硠,一洒槁壤遍南荒?

这首诗的大意是:

太阳如火散发出的气浪炎热升腾,

如火的红云似把土山烤成了灰烬。

察看稻田一半干旱到出现大裂缝,

农夫希望获得救助真是心急如焚,

焚虺鞭巫两种祈雨方法都不凑效,

溪水不能引来把茁壮的禾苗滋润。

到我这里的客人为救旱灾而奔波,

他说可否考虑制作机械把溪水引?

桔槔很难适用人工挑水更是愚蠢,

听说东半球西北部的欧洲很先进。

制造出通达万里的水陆交通工具,

龙尾车就像是旋螺外形简单得很。

我问工匠可否推求出龙尾车尺寸?

江湖大海它像鲸鱼彩虹把水吸吞。

像一根头发牵动重物轻易能旋转,

溪水像趵突泉喷涌到山曲的水圳。

老少都来看这未见过的引水机械,

不需乌云闪电雨水即向人间降临。

龙尾车犹如在烟雾中蜿蜒而卧着,

也像飞天长龙双目闪光矫健腾身。

这情景让文人呕心沥血风雅吟咏,

大家用好墨好纸写出华美的诗文。

如何才能在巨大的山崩声中挽倒银河?

向南方荒远干旱的西宁土地倾尽?

李以宁在诗序中具体介绍了自己是如何了解到龙尾车及其作用的,记述了中州地方长官罗淑鉴给自己口授龙尾车的制作方法,自己如何据此画出了龙尾车的示意图并写出了文字说明。随后交代西宁发生大旱的背景。诗歌则交代了西宁严重旱灾的情况,介绍了龙尾车的外形、工作原理,描绘了龙尾车引水灌溉的热烈场面。诗歌运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手法,把旱灾的情景和引水灌溉的场面渲染得形象而生动,富有感染力。

根据道光十年《西宁县志·卷三·舆地志(下)·水利》载,李以宁的龙尾车其实就是屈大均《广东新语》所说的水翻车,一名大輣车。该车水轮大三四丈,四周都放置了竹筒,竹筒用来吸水,水从上冲击下来,水轮即转动,水就自己注入架在高处的水槽中,这样,高处的农田就可以都得到灌溉。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敬告读者

《西宁旧事》以章回体小说形式叙述从明朝万历五年(1577年)建立西宁县起,到民国三年(1914)西宁县易名为郁南县止的一段历史。书中主要以今存的明万历二十年,清康熙六年、二十六年、五十七年,道光十年5本《西宁县志》和民国二十六年《旧西宁县志》所载事实为依据,参照今存的明清诗文、族谱等材料,坚持“七分史实,三分演义”的原则,力图为读者展现这337年波澜壮阔的郁南历史画卷。限于作者水平,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指正。

《西宁旧事》欢迎读者转发。但如果在本公众号外的其他公众号和载体转载、使用,必须获得作者本人的书面授权,否则视为侵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