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珐琅彩如何辨真假
最著名的西方传教士画家郎世宁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携带一箱珐琅器进京,也许正由于这一箱珐琅器,郎世宁被恩准进入内廷画院(如意馆)供职。此时正值康熙对画珐琅器极为痴迷,并且希望将画珐琅技艺移植入瓷器制作中。没有具体文献记录郎世宁直接参与了珐琅彩瓷的创烧,但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广州和欧洲的画珐琅制作匠师进入内廷,参与珐琅器的制作,并带来了珐琅彩的绘制技术和绘制颜料。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法国画珐琅艺术家陈忠信被召至内廷指导画珐琅器的生产。同年,法国珐琅艺术家格雷佛雷被任命为清宫造办处珐琅作匠役长,专门为制造精美的画珐琅制品。在西方传教士画家的帮助下,大致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珐琅彩瓷烧制成功。
制作高 档珐琅彩瓷的第 一道工序就是选胎,白润坚质的薄胎瓷器是画珐琅生产的首要条件,完 美无缺的造型和精纯无瑕的瓷质才能使美妙的彩绘画面充分显现。派谴唐英这样一位尽忠尽职,深谙此道的优 秀内行把好第 一关是十分关键的,景德镇官窑生产的细白瓷是宫中珐琅彩烧制的先决条件,每年由唐英选择上好的白瓷胎解运进京,呈皇上亲选,上等好的留画珐琅用。雍正珐琅彩瓷胎细腻如脂、纯白似雪,光照之下迎光透影,从器物内壁可以清晰地映现釉面的花纹,如此成就理应有一代督窑大师唐英的卓 著功勋。
康熙朝是满地铺彩,色彩浓烈。雍乾后白地渐多,珐琅彩瓷的底釉为纯白釉,不偏青也不偏黄。釉面洁净,毫无瑕疵。
在清代康熙时期,西方有画珐琅的传统,传入国内,康熙十分喜欢,并将其运用到瓷器上,于是开始烧制珐琅彩瓷,从康熙二十七年开始,到五十九年烧制成功,耗时三十二年。那时的珐琅颜料都是进口的,但是画师都是欧洲人。比如有一个叫陈忠信的法国教士,给康熙写信,要求进京进传教,不允。然后陈又写一信,说我会画珐琅,康熙才允了。类似的教士还有郞世宁、安德义、艾启蒙等等,他们明明是来传福音的,结果被关在宫里给皇帝画了一辈子的珐琅。
珐琅彩正式名称应为“瓷胎画珐琅”,俗称“珐琅彩”。运用珐琅料在瓷胎上绘画,是我国首先发明的,其发明时间应为清康熙中期以后,因康熙五十九年(1720)已经成功地烧出了珐琅彩瓷器,这一点从康熙五十九年二月初二日皇上给曹\的批示中得到证实,“近来你家差事甚多,如瓷器珐琅之类,先有旨意件数,到京之后,送至御前览完才烧。”最迟在康熙末年宫中已经成功地烧出瓷胎画珐琅用的珐琅彩,雍正六年开始宫中自炼珐琅彩大为兴盛,一直延续至乾隆中晚期,乾隆三十五年以后档案中未见有珐琅彩的记载。珐琅彩是在清宫中孕育、产生、发展、消亡的珍 稀彩瓷品种,康雍乾三朝的珐琅彩使用纯正的西洋进口或自行烧制的釉药,不掺任何珐琅质以外的的其他成份,因珐琅质的釉水较一般瓷釉浓稠,所以器物表面花纹凸凹不平。乾隆以后,偶见嘉道官窑粉彩瓷器上的边饰或纹样中某一部位也有使用珐琅釉的,但仅是只鳞片爪,星星点点而已,不能与清三代纯粹的瓷胎画珐琅同日而语,可以说这样说:清代珐琅彩终于乾隆中晚期,而珐琅釉却自明代以来延用至今。
珐琅彩绘的发展有各自的时代特点。康熙时候的珐琅彩绘大都仿照铜胎画珐琅时的色彩图案。内容多为缠枝牡丹、缠枝西蕃莲、缠枝秋葵,也有写生花卉。构图上是讲究对称的规矩图案,花大叶大,内容简单,缺乏生气。这时彩色质地的衬托就显得非常有用,质地有红、黄、蓝、白等各种颜色,但所有色彩和绘画都在器物外面,内壁洁白。施色匀净是康熙珐琅彩的最 大特点。
珐琅彩瓷也叫瓷胎画珐琅,由铜胎画珐琅(也叫掐丝珐琅)演变而来。清康熙34年起,宫廷造办处的工匠将铜胎画珐琅的技法,移植到瓷胎之上,成功地创烧出了瓷胎画珐琅(珐琅彩瓷)这一新的瓷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