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刻石高清版

​法帖简介

《泰山刻石》又名《秦封泰山碑》,相传为秦朝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撰文并书丹,是小篆唯一的传世真迹。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李斯在大篆的基础上改省结体,整齐笔画,为秦统一文字、创立书体作出了卓越贡献。

《泰山刻石》的小篆书体,线条横平竖直,工整匀称,圆健似铁;结构左右对称,平稳修长,疏密适宜。它上承甲骨文、金文、石鼓文遗韵,下开汉隶、唐楷先河,峻拔古厚,骨力丰沛,雍容渊雅,其雄奇威严之神采、山岳庙堂之气象,为秦代小篆之正宗,是中国古文字的最后阶段,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现今传世的《泰山刻石》拓本,存字最多又最为著名的是一百六十五字本和五十三字本,原均系明代江苏锡山人安国(字民泰,号桂坡)旧藏,上世纪三十年代流入日本。一百六十五字本现藏日本东京台东区书道博物馆,日本三省堂《书苑》第五卷第十一号曾影印;五十三字本现藏日本三井文库,日本二玄社『书迹名品丛刊』『中国法书选』『原色法帖选』有影印。此二本各纵二七·八厘米,横一四·三厘米。

秦代的刻石基本上就是用来歌功颂德,毕竟统一天下不容易,确实值得吹一吹。刻石的内容是四言韵文,而且很有特点的是三句一韵。要是论文学价值,泰山刻石不怎么高明,但难得就难得在它是秦相李斯书写的。李斯除了当丞相这个主业,还有另一重身份——书法家,而且是开宗立派的那种。刻石的书体是小篆,秦统一后才设为标准字体,所以李丞相堪称小篆的鼻祖。李斯的小篆画如铁石,圆润流畅,字若飞动,疏密匀停,其用笔之法奠定了后世书法的基调。所以书法爱好者要想用笔高古,就离不开对李斯小篆的参悟,而泰山刻石正是李斯的代表作。

篆书《泰山刻石》欣赏:

法帖来源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帝国统一后,『先帝巡行郡县,以示强,威服海内』。其在东巡期间,为彰显自己的统一事业功绩,在各地立了七块小篆碑刻,分别为《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邪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和《会稽刻石》。

公元前二一九年,秦始皇率群臣封禅泰山。在泰山极顶,除举行祭天大典外,还立石颂德,于是便有了著名的《泰山刻石》。《泰山刻石》共一百四十四字,着重宣扬了统一天下的功绩,表达了治理国家的决心。公元前二一〇年,秦始皇病死于东巡的归途中,其少子胡亥继为二世皇帝。公元前二〇九年,秦二世东行泰山,并在《泰山刻石》之阴刻其诏书,二世诏书共七十八字。刻石四面广狭不等,刻辞二十二行,每行十二字,共二百二十二字。现仅存秦二世诏书十个残字,即『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又称『泰山十字』。

据清道光八年(一八二八年)《泰安县志》载,宋政和四年(一一一四年)刻石在岱顶玉女池上,可认读的有一百四十六字。明嘉靖年间,北京许某将此石移置碧霞祠东庑,当时仅存二世诏书四行二十九字,即『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请』。清乾隆五年(一七四〇年)碧霞祠毁于火,刻石遂失。嘉庆二十年(一八一五年),泰安知县汪汝弼等在碧霞祠西侧玉女池内觅得残石两块,存十字『臣斯臣去疾昧死请矣臣』,将其嵌于大观峰前东岳庙西新筑宝斯亭(又名读碑亭)内。

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年)山洪暴发,东岳庙西墙倒塌,宝斯亭倾毁。后泰安知县徐宗干『索残石于瓦砾中』,命道士刘传业移至山下岱庙中保存,并为之题跋。光绪十六年(一八九〇年)残石被盗,县令毛蜀云严加追查,大索十日,得石于泰城北关桥下,重置道院。宣统二年(一九一〇年),泰安知县俞庆澜在岱庙环咏亭造石屋一所,将残石和徐宗干跋及自己的题跋共三石一并嵌于石屋,并围以铁栏加以保护。一九二八年春,国民党孙良城部驻泰,改岱庙为中山市场,环咏亭被毁,刻石又移于岱庙东御座院内,修筑一座门式碑亭,将以上三石垒砌其中。新中国成立后,在碑亭正面镶装玻璃加以保护,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使游客能一睹《泰山刻石》的风采。

临习要点

一、笔法。笔画书写时要发力均匀,粗细一致。行笔保持中锋,藏头护尾,这样才能使线条有质感和力度。最有难度的是,在走弧线时要控制好笔的走势,转折处不能露出棱角来。一些封闭的笔画并非是一笔完成的,而是从中间剖开,先写左边,再写右边,中间搭接的地方要自然不露痕迹。

二、结字。单字呈长方形,宽长比接近黄金分割点0.618。间架以匀称为主,左右追求对称,重心的高度则多追求上紧而下松,使字显得俊秀飘逸,避免了过分均匀带来的刻板。

三、构章。泰山刻石的构章使一目了然的,摆得整整齐齐,行列间距非常接近。这与小篆的端庄是搭配的,所以临习时可打好格子来书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