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红旗丨论《文选》在隋唐时期的经典化历程

注:本文发表于《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五十二辑(胡晓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5月),此据作者word版,引用请以该刊为准。感谢丁红旗老师授权发布。

论《文选》在隋唐时期的经典化历程*

丁红旗

[摘要]《文选》编成后,直到隋末展示在学术舞台上的萧该、曹宪,有近五十余年的空白。北方表现了对南方文化的倾慕和艳羡;在南方江都一带,因曹宪的孜孜努力,而蕴育出了江南的第一个《文选》学圈。《文选》受到了学者们持久的关注,且已引起了高层的注意,即初唐时,太宗及其周围人的追摹与取法。重要的是,随着《文选》的读习渐趋向普通士子蔓延,这一摘句模拟的思维方式得到了后代的认可,最终形成了摘句赏析的时代风尚。这直接促使了科举试题对《文选》的借重,并用在了最高的省试——进士科试中。由这一更强大、更持久稳定的助力,最终从稳定的制度层面,彻底完成了《文选》对时人或者说芸芸书生的普及,进而确定了其经典地位。之后,《文选》又进一步普及、渗入,甚且沉潜、凝定成了更广泛意义上的生活常识,在唐传奇中广泛传播。

[关键词]传播历程 摘句传统 科举的借重 普及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经受住了大浪淘沙,《文选》在隋唐时期的接受、发展过程,其实,也就是一种经典化的历程。这一历程,早在民国时期,骆鸿凯先生《文选学》已有简略提及;之后,研究《文选》的著名学者傅刚先生《〈文选〉的流传及影响》也有一些陈述,郭宝军兄《试论〈文选〉经典化之可能与生成》[1],更直接切入了这一论题。但实际上,因李唐一代二百八十九年间弘大的跨度,且其间各种史料又不无纷繁、复杂,甚且歧异而难以统系,一些史实又沉湮在历史的茫茫流光之中,而有较大的难度。而今,随着《文选》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一问题又浮出水面——毕竟,唐代是《文选》学的一个重要繁盛期,由此是一个《文选》学研究中不能跨越而不得不审视的重要问题。今即据一些史料,从更详细、宽广的层面试加概述、拓展,以求能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究。

一、北齐、隋、初唐时期《文选》的浮出

《文选》的编纂成书,一般认为在梁普通(520——526)初年至中大通(529——534)年间,[2]下限是昭明太子卒的中大通三年(531)。但直到《北史》卷八二《儒林下》,以及《大唐新语》卷九《著述》才载有隋萧该、曹宪二人传习《文选》的情形,这中间约五十余年的空白。在这一时期,今能见到的应该是唯一直接关涉《文选》的史料,就是《太平广记》卷二四七“石动筩”条,载北齐高祖高欢尝令人读《文选》。高欢在武定五年(547)去世,说明这之前《文选》已传至北朝。就是说,编成仅十余年后,《文选》就已传到了北齐的邺都(今河北临漳),这个速度是相当快的。本来,高欢等北齐最高层是以六镇军人崛起立国,又鉴于北魏的衰落,本就倾心复兴业已衰落的鲜卑文化中的尚武风习,清人赵翼就讥讽其“适还其为猴”,[3]“源其指归而不好辞彩”。[4]周围奔走之人的文化水平也往往较低。因此,高欢令人读《文选》,当主要是学习南方文化的需要。

这也不是孤例,而有其社会土壤,北齐一直保持着对南方文化的倾心和思慕。“(济阴王元)晖业尝大会宾客,有人将《何逊集》初入洛,诸贤皆赞赏之。”[5]这是武定(543——550)之前的事(当时都城在洛阳)。《何逊集》约编集于大同三年(537)[6],其传播的速度同样很快,亦是十余年间。“皆赞赏之”,也说明了北齐对南方文化的渴慕。元晖业此举并非一时心血来潮,其文学水平较高,史称其“涉子史,亦颇属文”。还有一件事,即《北齐书》卷三九《祖珽传》所载抄写、盗取《华林遍略》一事。文襄指高澄,当时领中书监。武定五年(547),高欢死后继掌朝政,但两年后即遇刺身亡。而《华林遍略》是在普通四年(523)编成[7],这样看来,其从扬州传入北方的洛阳,最多是二十年。这些典籍快速的转播,只能是当日对南方文化极度渴求、南北交流频繁的结果。如何逊,当日在梁朝就有重名,一代名流沈约曾备赞何逊,“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8]《华林遍略》,六百二十卷,作为皇皇巨著,是梁武帝特意纠集一班人马编撰以压倒刘孝标《类苑》的大型类书,天下三教九流、六艺七略自然是无所不包了。[9]有此一本,尽可囊括天下知识,高澄焉得不喜!其重视也是自然。因此,高欢尝令人读《文选》,就不再是一件孤立的事,而在渴求背景下《文选》至少已受到了北方高层的关注。

还值得一提的是,今人所熟知的魏收、邢邵倾慕、学习南方的任昉、沈约,魏、邢都是北齐的文人。以上四例,都出自黄河中下游一带,这不是巧合,是事出有因:一,北齐所居地域,原本就是北魏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最为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自汉以来,就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北魏孝文帝实施汉化,也主要在这一地域。二,北齐所居之地,毗邻南朝(大体以淮河为界),更易于接纳、濡染和传播南朝文化。

至于南方,实难觅一丝读习《文选》的痕迹;原因也很简单,梁陈时期,宫体诗风甚嚣尘上(当日何逊清雅的诗风尚被排斥,亦可窥一斑),旖旎、艳情诗风大行其道,无时不在挤占、压缩典雅诗风的空间;这样,以典雅、庄重为选文特色的《文选》自然会因不合时人口味而被弃置巾箱。

这一切,都有待于另外的机缘。

《文选》首先受到了一些学者们持久的关注,这就是萧该、曹宪。从学者传播的视角看,此二人功不可没。不过,二人的传记极其简略(即前所提到的《北史》与《大唐新语》),但透过简洁的话语,仍能捕捉到背后的一些情形。萧该,梁鄱阳王萧恢的孙子,这一支脉有习文的传统。[10]西魏恭帝元年(554)九月,宇文护等率兵攻破了梁元帝占据的江陵,萧该被俘北上。开皇(581——600)初,赐爵山阴县公,拜国子博士。无论是社会地位,还是著述条件(能接触到国子监中大量的国家藏书),萧该都有机会沉潜于深究、述作。或者说,丧乱之后,或是痛感于先人事业的凋零、书籍散落,出于对家族长辈(萧统为其叔父)文化事业的敬重而潜究、注释《文选》。

曹宪,至少在大业七年(611),就已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江都(今扬州市)。[11]此际,曹宪已七十岁左右。或许已致仕,或许是感于世道的衰乱,曹宪潜心教授学子,以此度过余生。其教授《文选》,当有地域的影响,毕竟,扬州毗邻帝京、以及昭明太子时时读书的镇江,同属于京畿文化圈。睹物思人,进而重其著述,也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如与北方的萧该相比,曹宪明显有一种优势——即处在一个宽广、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江都,这时已因特别的历史机缘而迅速走向繁盛,这一人物就是杨广。开皇八年(588)十月,晋王杨广率军攻打陈朝。平陈后,任扬州总管,镇江都,每岁一朝。直到二十年(600)十月被立为太子(前太子杨勇被废),杨广一直驻守在江都,十余年的悉心经营,自然非同一般,也为此一再游幸江都。在他眼中,江都是一个美轮美奂、值得时时淹留的都市,其《江都宫乐歌》就充分表现了这一无限倾赏的心态意绪。文化上也在日益繁兴。这种背景下,曹宪教授的弟子“句容许淹、江夏李善、公孙罗相继以《文选》教授”,前后相承,无疑开始光大了《文选》的读习阵容,“于是其学大兴”,并最终形成了第一个江南《文选》学圈。

但在北方,据《北史》卷二六《杜正玄传》,隋开皇十五年(595)策试秀才时,掌管考试的杨素轻视举子,“志在试退”杜正玄,“乃手题使拟司马相如《上林赋》、王褒《圣主得贤臣颂》、班固《燕然山铭》、张载《剑阁铭》、《白鹦鹉赋》”,并限时完成。在杨素一意刁难的题目中,除《白鹦鹉赋》为临时借题外,赋、颂、铭三种体裁的文章均见于《文选》,可证实此际的《文选》,在高层(如杨素)、世家士子(如杜正玄[12])中都有人比较熟悉;否则,杨素也不会一时兴到,在神圣、严肃的策试场面拈出《文选》来一考秀才;至于杜正玄,更须习知甚且熟背《文选》,否则谈不上准确拟作。杜正玄,出京兆杜氏,如再结合开皇初萧该在北方注释《文选》的事实,能看出至少在隋时,《文选》已在一些学者和高层中间慢慢流衍开来。

这迈出了《文选》被经典化的第一步,即已在一些学者的注释中,在一些特定的地域内传播。

但是,“其学大兴”,恐怕只能是史臣事后的一种追忆,因这一时节还远没这般繁盛,至少在隋末还只是局限于江都一地,仅在一些学者,如曹宪、许淹、公孙罗等中间传习、阅读与注释《文选》。不过,这一批后来发扬光大《文选》学的弟子们的最终走向却值得深入考察。据《旧唐书》卷一八九上《儒学上》所载,许淹所居,就在建康周围一带,不曾远离。公孙罗也是在江南一带停留、居止。这都在江南以江都为中心的《文选》学圈的范围内,例外的就是李善。应当说,李善的遭际比较坎坷。显庆中,已累官补太子内率府录事参军、崇贤馆直学士(正七品上,见《通典》卷三〇“太子庶子”条),兼沛王李贤侍读,已快步踏上了中层的清望官系列,凭借沛王侍读的阶梯,自会有一个美好的前程。李善也在孜孜努力,甚至结交了当日炙手可热的权贵贺兰敏之(即武敏之,武则天姐的儿子)。但宦途险恶,武敏之后被赐死,李善竟以此惹祸,“配流姚州。后遇赦得还”。但要回何地,却也颇费一番心思:故乡江都,已经离开有二十多年了,早已生疏;再回到帝京长安,但以一曾经的罪人身份,想要东山再起,又谈何容易?时人恐怕避之都来不及。重要的是,调露二年(680)八月,因受正议大夫明崇俨为盗所杀一事的牵连,李善昔日所依附的旧主李贤在残酷的政治争斗中,被武则天借机废为庶人,永无出头之日了。李善的希望只能随之破灭。这时,李善也可能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不得已,滞留在东都洛阳附近——汴、郑间以讲《文选》为业[13],度过了余生;这是因这一时节的神都洛阳,已因武则天的原因,而日渐显露出大唐盛世的勃勃气象。

这样,如从遇赦的上元二年算起,李善郑、汴间讲学的时间为十四年。应当说,这是一个在《文选》学传播史上关键的十四年。显庆三年(658)九月十七日,李善《上〈文选〉注表》谈到一己注释《文选》的情形:“故勉十舍之劳,寄三余之暇,弋钓书部,愿言注辑,合成六十卷。”“十舍”是“驽马十舍”,出自《淮南子·齐俗训》,意谓即便是驽马,只要奋力拉车十日,亦可至远。“三余”出自《三国志·魏志·董遇传》。又说“握玩斯文,载移凉燠”,则持续了很长的时间。这都足以见出李善的努力、勤奋。同时,也可想见,自然而然,在专职教授《文选》之余,肯定也会与诸生一起讨论《文选》的一些问题,碰撞、激发,或一己偶有心得,都会提升注释、研究《文选》的水准。最终“诸生四远至”,就直接促使了《文选》学在这一毗邻帝京、文化厚重地域的迅速传播。可以说,这一时节,《文选》已开始渐趋向普通的士子蔓延。这是在北方的第二个《文选》学圈。

再从文风的角度看,南齐以来,时人摘句嗟赏的风尚已较为流行,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指出:“张眎摘句褒贬……各任怀抱,共为权衡。”“褒贬”与“权衡”相提并论,说明文学批评史意义上的“摘句褒贬”业已形成。这也是实际情况的概述,如南齐时,时人以江淹诗“绝无美句”,而谓为“才尽”;[14]“宋孝武殷贵妃亡,灵鞠献挽歌诗三首,对'云横广阶暗,霜深高殿寒’,帝摘句嗟赏”;[15]萧悫曾秋夜赋诗,“'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为知音所赏”。[16]对此,《文心雕龙·隐秀》更直接提出秀句“所以照文苑”,即能辉映文苑、烛照出彩的文学观念。可以想见,积久下去,为方便,势必会将一首诗中能相对独立、精彩警醒的句子摘出,加以品评、标榜;持续下去,也自会模拟写作。这是因倾赏之余,也可藉此时时锻炼、提升写作的技巧。从隋时的一些作品来看,逯钦立辑《全隋诗》卷四王胄《白马篇》(显系模拟、铺陈曹植的同名作)、诸葛颖《赋得微雨东来应教诗》(源自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卷六孔德绍《赋得涉江采芙蓉诗》(源自《古诗十九首》,但文意、语词倒近于陆机《拟古诗·拟涉江采芙蓉》)、刘斌《送刘员外同赋陈思王诗得好鸟鸣高枝》(源自曹植《公宴诗》);卷七李巨仁《赋得方塘含白水》(源自刘桢《杂诗》)等,这么集中,当是模拟《文选》中诗作的结果;因为这两卷,题目标明“赋得”二字且为诗句的,仅此七首。这当然不是巧合,而是时人有意模拟《文选》诗句的结果。而一部编著欲成为经典,核心就在于其不断地被追摹、取法。

从作者的地域来看,王胄,仕陈,大业初为著作郎,后亡匿江左,是地道的江南人;诸葛颖,丹阳建康人,侯景之乱奔齐,待诏文林馆;孔德绍,会稽人,窦建德称王,署为中书令;刘斌,南阳人,梁时名士刘之遴之孙。除李巨仁籍贯不详外,其余四人实际上都生长在江南,或者一生多数时光在江南度过,受江南文化的滋养。与北方比较,南方就厚实多了。这也是第一个《文选》学圈在江南形成的根本原因和文化土壤。

但是,不管怎样,《文选》在隋末已渐次浮出了水面。

二、唐时摘句赏析的兴盛与《文选》走进科举

但《文选》的进一步广泛传播,还势必需其他的助力;这是因为由个别学者带来的兴盛并不表现在比较稳定的制度层面,而无久长、持续不断的可能。

初唐以来,沿袭宋齐以来已蔚为兴盛的极端重视“美句”、摘句赏析的传统,进一步发展,就是编集各种秀句、名篇丽藻以供揣摩、仿效,切实提高一己的写作水平。《文镜秘府论·南卷》“论文意”条引王昌龄论诗,就说当时“凡作诗之人,皆自抄古人诗语精妙之处,名为随身卷子,以防苦思;作文兴若不来,即须看随身卷子,以发兴也”,可见秀句在当日运用的普遍和切实功效。这种汇编诗中佳句的“秀句集”、“摘句图”的集子,现在还能考见一些:如贞观中褚亮等编的《古文章巧言语》、元兢《古今诗人秀句》二卷[17]、张为《诗人主客图》,“《古今诗人秀句》二十卷,元兢编;《文场秀句》一卷,王起编”[18]等。王起,贞元十四年(798)中进士,长庆二年(822)曾为吏部侍郎主持进士科考试,[19]当日声望甚隆。这也看出从初唐直到中晚唐,编集秀句一直都络绎不绝,是一个时代的风尚。某种程度上,《初学记》的编撰,也不妨视为此种风尚下的产物,毕竟,唐玄宗为教育诸子的作文,所选亦是当日公认的名篇丽藻。

而且,时人品评,也多有从佳句着眼的,如一代诗人杜甫就明言一己“清词丽句必为邻”(《戏为六绝句》),“为人性僻耽佳句”(《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在辞藻、佳句上苦下功夫;并评王维“最传秀句寰区满”,说李白“李侯有佳句”(《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重要的是,唐时仍旧沿袭六朝以来摘句赏析的传统,肯定、颂扬他人诗作中的名句,如李白言说“张翰黄花句,风流五百年”(《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 郑谷谈“何如'海日生残夜’, 一句能令万古传”(《卷末偶题》)。再如开元二十六年(738),郑曙以一联“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而得通籍[20];中唐时,徐凝以“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而夺得杭州取解的机会[21];贞元中,周存则以一联“倘若从龙去,还施润物功”得中进士[22]等。极度推重之下,兼带功名利禄,诗人们也自是潜心琢磨,尽可能写出一些佳词秀句,至如唐末贾岛《送无可上人》自注所说的“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道出了这一极端的情形。

这是初唐以来一个影响深远的倾向。

但也显然,这种推重、倾赏秀句的风尚,还不一定能落实到《文选》身上;《文选》地位的进一步上升与经典化,还需借助其他的机缘。

武德七年(624)九月十七日,欧阳询等编撰《艺文类聚》成(历时三年),在实际的编撰中,《文选》是其选文的重要蓝本之一。又,今检《全唐诗》,仅从诗题看,太宗时,引用《文选》诗句的就已较多,如太宗《白日半西山》、《置酒坐飞阁》、《采芙蓉》、《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褚亮《赋得蜀都》,李白药《赋得魏都》,刘孝孙《送刘散员同赋陈思王诗游人久不归》,许敬宗《送刘散员同赋得陈思王诗山树郁苍苍》,杨师道《侍宴赋得起坐弹鸣琴二首》,李百药《赋得班去赵姬升》、《鹦鹉赋》、《笙赋》,岑文本《藉田颂》、《拟剧秦美新》等。这些的众多的“赋得”诗,虽不乏戏作、随意的成分,但也见出模拟秀句的兴盛。《文选》在初唐的影响亦可略见一斑。可以说,此际的《文选》已进入了高层知识界关注的视野。

或者说,不管基于何种原因,初唐政治最高层及其周围已在关注《文选》,并倾注了更多模拟、取法的目光。在一个帝国政治就是帝王政治的社会中,帝王的导向性无疑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或者说,这足以或明或暗地加速世人对《文选》的接受。这是初唐时期《文选》传播的一个重要变迁。因此,显庆三年(658)九月李善上《文选》注,就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其语气也敢说的大,“后进英髦,咸资准的”。李善当已看到了《文选》开始兴盛的种种迹象。或者说,与前些年唐太宗亲率一帮文臣模拟《文选》写作的旨趣不谋而合,李善凭借一己所长,在潜究《文选》的典章故实之余,不失时机地顺应了这一来自高层的时尚,并推波助澜——让《文选》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获得认可,并发展。

从这一时期能够考知的关涉《文选》的一些记载看,大体上以开元中期为界,这些不同角度的史实勾勒出了一个《文选》在整个社会渐次发展、兴盛的网络——一百一二十年间,一方面,重视《文选》的范围日渐扩大,已从政府高层、高官下移、蔓延至普通文人,甚至方外之人、隐士等,发展自是比较迅速;另一方面,重视的方式多样,除了高层不辞辛苦地细细抄写,作为经典被赐行域外等,地方上《文选》的讲授,甚且有隐士一再注释、编续、拟作《文选》等,都见出《文选》在当日整个社会的器重。重要的是,一代诗人李白[23]、杜甫、韩愈等模拟、化用《文选》,更让我们看到《文选》在写诗中的典范作用。而标榜、提倡的人属于何种领域和层次,往往更直接决定了其经典的价值和在文化场域中的高度,特别是帝王的高度肯定,使得《文选》更具有了文学典范的意义。

不过,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最高统治者太宗的爱好也可能转移——一切都还不稳定,都不无偶然的因素,还需要更强大、更持久稳定的助力。这一助力,就是在武则天之后日趋兴盛和稳定的科举制度。也能想象,在这样一个热烈读习的氛围中,借鉴时下兴盛的摘句赏析传统,但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即与仕途衔接,上升到国家层面,就势必会在《文选》中摘录一些秀句而构成了唐时进士科杂文试诗赋的题目(作五言排律六韵或八韵,称“试帖”或“试律”),如贞元十年(794)的“春风扇微和”、咸通七年(866)的“新蒲含紫茸”等,都是择取名句来命题。这也能举一个例证,如太宗所作《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这一诗题,正是贞元中一次省试的试题;[24]这说明,正是这一摘句模拟的思维方式,得到了后来掌贡举者的青睐和认可,即迎合时代摘句的风尚,并在最高的省试中——进士科试中得到了确认,并以名句为题目的方式考核。这一点甚为重要,可说它直接决定了此后进士科命题的一种基本方式——摘句,以及进士科与《文选》的密切关系。

就现今所能考见的进士科试杂文的试题,[25]最早出自《文选》的题目是垂拱二年(686)的《朝野多欢娱》(出自张协《咏史》);此后,是开元九年(721)的《清如玉壶冰》(《文选》卷二八鲍照《白头吟》)、开元二十六年(738)的《拟孔融荐祢衡表》(《文选》卷三七)。再后,就是在大历——贞元时期(766——805)出现了一个借《文选》诗命题的高峰。[26]诚然,现存的进士科试题有脱漏,不能一一排列;但就这已能大体看出,在进士科考试诗赋基本定型的开元时期:之前,已有零星的采用;之后,则是一个命题的高峰。这种情况充分说明,中唐以来,《文选》已深入融合到了进士科的考试之中(省试试题没有出自唐人诗句的)。或者说,之前是靠芸芸众生的努力推动,之后则是从稳定的制度层面推进、加强了这一稳健势头,并互相促进。可以说,唐时进士科的这种考试,实际上正有其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绝不是突然爆发、一蹴而就的。

就在天宝末年,出现了一件在当日极其有名的事件:

(会昌四年,844年)时左仆射王起频年知贡举,每贡院考试讫,上榜后,更呈宰相取可否。……帝曰:“我比闻杨虞卿兄弟朋比贵势,妨平人道路。昨杨知至、郑朴之徒,并令落下,抑其太甚耳。”德裕曰:“臣无名第,不合言进之非。然臣祖天宝末以仕进无他伎,勉强随计,一举登第。自后不于私家置《文选》,盖恶其祖尚浮华,不根艺实。然朝廷显官,须是公卿子弟。”[27]

取士时如何对待贵势子弟,固不必论;但李德裕“不于私家置《文选》”却需发明。不管怎样,开元、天宝时试诗赋业已盛行;因此,其祖李栖筠所为——“仕进无他伎,勉强随计”(这当然是李德裕在武宗面前的谦辞),凭借《文选》“一举登第”[28],确实说明了《文选》在科举中的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更多的当是偷工减料、走捷径的结果,即诵读、记忆、融汇一些词句来应付科考,这从进士所作文章隶事的雷同,以及对《文选》词句的采摘中能清楚地看出,如大历八年(773)周存、员南溟《禁中春松》,以及元和二年(807)白行简《贡院楼北新栽小松》、李晔《尚书都堂尾松》、李胄《文宣王庙古松》等对左思《咏史》语词、诗意的化用和沿袭——这当然是“祖尚浮华,不根艺实”了,难怪李德裕几近要深恶痛绝了。这一点在一代诗人韩愈的身上也有表现,“退自取所试读之,乃类于俳优者之辞,颜忸怩而心不宁者数月”。又说,“使古之豪杰之士,若屈原、孟轲、司马迁、相如、扬雄之徒进于是选,仆必知其辱焉”(韩愈《答崔立之书》)。因此,会昌年间李德裕再次提及时,就更多的有独逆众流的意味,“此盖有激而说也”[29]。实际上,这只是一种举止,一种姿态。再一个事实就是,这之前的大历、贞元年间正是运用《文选》极其兴盛、风靡的时期。

总之,中唐时期,李德裕的言行,特别是其所言说的“私家置《文选》”,足以标志着这一时期《文选》借助于稳定的科举,最终从制度层面,彻底完成了《文选》对时人或者说芸芸书生的普及。至此,《文选》已被世人完全接受和认可——也自然完成了经典化的历程。或者说,它直接意味着,面对贤才,不论你何种出身,都可以凭借这一稳定、规范的制度以及《文选》的助力,持续努力敲开仕进的大门,进而参与到国家的治理洪流之中,在理政中实现那一时节一个士人的远大抱负和理想。这从制度上保证了有一个宽广的发展前景。

这也有一个例证。宝应元年(762),寒家士子李郱“年十四五,能闇记《论语》、《尚书》、《毛诗》、《左传》、《文选》,凡百余言”。[30]李幼时即丧父,由姑姑代为养育,而发愤以学。其所读,《左传》为大经,《毛诗》为中经,《尚书》为小经,则为通三经,其能“闇记”,正可应对明经中重要的一项测试——帖经。据《墓志》,李郱的才能传到了“诸父”的耳朵,致使其感泣泪下,“吾兄尚有子耶”,“迎旧而坐问之,应对纵横无难”,都清楚显示出伯父们的期待,以及借科举弘扬门庭的意图。其后,李郱所走的正是这一条路,“以朝邑员外尉选,鲁公真卿第其所试文上等,擢为同官正尉。……其后,以书判拔萃,选为万年尉。”万年,为京师的赤县,从八品下[31],比其他四个赤县(洛阳、河南、太原、晋阳)更为紧要,有较好的仕途前景,一般为中制举后,且由畿县尉迁转而来,极为不易。

三、《文选》对中晚唐社会、文化的进一步深入影响

在《文选》业已经典化的中唐时期,其对社会的渗入在日益深入,向纵深发展。范摅《云溪友议》卷上《古制兴》载,开成二年(837),高锴司贡籍,诏曰:

夫宗子维城,本枝百代,封爵所宜,无令废绝。……所试赋则准常规,诗则依齐梁体格。乃试《琴瑟合奏赋》、《霓裳羽衣曲》诗。主司先进五人,一诗最佳者乃李肱也。

高锴在进五人诗时,奏曰:

其次沈黄中《琴瑟合奏赋》,又似《文选》中《雪》、《月》赋体格,臣与第三人。[32]

高锴所评诗赋,虽有主观因素,但与诏书的原则性规定相比,还是能看出一些问题。“齐梁体”是一个从开元、天宝直至晚唐都比较流行的语词。当然,“齐梁体”并不等同于《文选》;但某种程度上,《文选》却可作为“齐梁体”诗歌的范文,因为这一时期的名作名篇,《文选》大都收罗进来了,下引《宣室志》中,唐人陆乔把《文选》中“不拘音律”的诗句视为“齐梁体”,就能充分证实这一点。总之,文宗、高锴的做法至少能说明,沿袭到唐末,还是在看重《文选》,齐梁体格甚至在一个时期内还上升为国家选士、拔擢的钦定标准。如再结合大历、贞元年间是《文选》运用较为兴盛、风靡的时期,就能说文宗的做法固然有一己喜好的因素在,更多的却可说是这之前《文选》兴盛的延续,即明确以法令的形式加以肯定。

这不能不对士子有深远、巨大的影响,“草上之风必偃”,时风所至,士子不能不诵读《文选》,深深浸润其间。《文选》正借科举的力量在整个社会的进一步普及、渗入,除一般意义上的名人士子韩愈、白居易外,甚且宫女都在自觉读习《文选》——作为女性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贞元(785——805)中,翠筠宫奉恩院王才人的养女凤儿曾言“初从母学《文选》、《初学记》,及慕陈后主孔妃嫔为诗,数日前临水折花”。[33]更重要的是,甚至还被编入了变文、鬼怪故事,在广为流传:

乾元(758——760)前后,处士萧旷赞扬《洛神赋》“真体物浏亮,为梁昭明之精选耳”。[34]这说明《文选》已进入了传奇的关注视野,并且作为其间一个真切的知识背景。

唐末张读《宣室志》卷四《陆乔》载:元和(806——820)初,有进士陆乔自言“某常览昭明所集《文选》,见其编录诗句皆不拘音律,谓之'齐梁体’”。一个“常”字,道出了陆乔时时读习的情形。

约在太和、开成年间(827——840)以后,《秋胡变文》中出现了秋胡携《文选》应“明五经”的故事。[35]

这三则故事都出现在中唐偏后的一段时期,也是其全面渗入社会、普及到芸芸众生的一个重要表现。这都表现了《文选》的深远影响与典范地位,也自然走进了唐人的心灵深处。

《大唐新语》卷十一《惩戒》载:

张由古,有吏才而无学术,累历台省。尝于众中叹班固有天才,而文章不入《文选》。或谓之曰:“《两都赋》、《燕山铭》、《典引》等并入《文选》,何为言无?”由古曰:“此并班孟坚文章,何关班固事!”闻者掩口而笑。

张由古虽没弄清班固、班孟坚的等同,确实值得掩口而笑;但一无学术之人,竟能脱口说出《文选》所选班孟坚的文章,并振振有词地加以辩驳,则其必定熟悉《文选》。这是唐高宗显庆年间的事。[36]此也正吻合显庆三年(658)李善《上〈文选〉注表》所说的“后进英髦,咸资准的”。而《文选》浸润之广泛——早在高宗时期,就到了一无学术之人都加以关注、学习的地步。就是这个因素,五代人丘光庭《兼明书》中也不得不承认“盖以时有王张,遂乃盛行于代。”曹道衡认为,“王张”当为“王章”,即国家的制度,“把'五臣注’作为法定的《文选》注本”,[37]这种阐释就颇合情理、洞达一间,确实是切入肯綮之见。


*本文为2014年度国家重大社科项目《文选汇校汇注》(项目编号:14zdb067)的阶段性成果。
[1]以上两文分别见《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年第1期、《文学遗产》2016年第6期。又,拙文与郭兄大作虽题目较切近,但视角基本不同。
[2]曹道衡、沈玉成《有关〈文选〉编纂中几个问题的拟测》(见《沈玉成文存》,中华书局2006年版)。
[3]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增补本)卷十四,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07页。
[4]《北齐书》卷六《孝昭纪》,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79页。
[5]《北齐书》卷三十八《元文遥传》,第503页。
[6]据《梁书》卷四十九《何逊传》,何逊“服阕,除仁威庐陵王记室,复随府江州,未几卒。东海王僧孺集其文为八卷”(第693页),则其文集为死后编撰。又据《梁书》卷三,大同三年庐陵王萧续为安南将军、江州刺史,则何逊当卒于此年。
[7]《南史》卷七二《何思澄传》:“天监十五年,敕太子詹事徐勉举学士入华林撰《遍略》,……八年乃书成,合七百卷。”(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82——1783页。)
[8]《南史》卷三三《何逊传》,第871页。
[9]《续谈助》卷四引唐杜宝《大业杂记》载。
[10]见拙著《唐宋〈文选〉学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32——33页。
[11]《唐宋〈文选〉学史论》,第41页。
[12]杜正玄,出京兆杜氏,杜预之后。同卷载其父“裕,字庆延,虽官非贵仕,而文学相传”。
[13]调露二年(680),武则天虽仍为皇后,但已与高宗并称“二圣”,东都洛阳的地位在急遽上升。
[14]《南史》卷五九《江淹传》,第五册,第1451页。
[15]《南齐书》卷五二《丘灵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二册,第889页。
[16]《北齐书》卷四五《萧悫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二册,第628页
[17]学者一般认为,日人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南卷·集论》部分为元兢《古今诗人秀句序》。
[18]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三《唐上》“唐人好集诗句为图”条,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165页。
[19]赵璘《因话录》卷三载:“李相国程,王仆射起,白少傅居易兄弟,张舍人仲素,为场中辞赋之最,言程式者,宗此五人。”《文苑英华》共载王起赋作49篇,李程赋作21篇,张仲素赋作17篇,白行简赋作15篇,白居易赋作14篇。
[20]《太平广记》卷一九八引《明皇杂录》。
[21]王定保《唐摭言》卷二,上海古籍出版1978年版,第17——18页。
[22]陶宗仪《说郛三种》第七册《林下诗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889—3890页。
[23]李白“三拟《文选》”,可参周勋初先生《李白“三拟〈文选〉”阐微》 [《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1期]。
[24]陶拱(一作陶洪)、王维均有同名作,见《文苑英华》卷一八一《诗》,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86页。
[25]陈铁民先生《梁玙墓志与唐进士科试杂文》,《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6期。
[26]拙著《唐宋〈文选〉学史论》,第144页。
[27]《旧唐书》卷十八上《武宗纪》,第602—603页。
[28]其祖父李栖筠,《新唐书》卷一百四十六有传,但只言“始,居汲共城山下,华固请举进士,俄擢高第”(第4735页)。
[29]胡仔纂集、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6页。
[30]韩愈《中大夫陕府左司马李公墓志铭》,见《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三。案:李郱卒于长庆元年(821),时七十三岁,逆推则生于天宝八年(749)。
[31]《唐六典》卷三十“京县”条,中华书局2017年版,下册,第750页。又,关于唐代县尉的级别,以及入仕条件、仕途前景等,可参赖瑞和《唐代基层文官》第三章《县尉》一节,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99——155页。
[32]《全唐文》卷七二五高锴《先进五人诗赋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466—7467页。
[33]《补侍儿小名录》,见《全宋笔记》第九编第二册,大象出版社,2018年版,第8页。
[34]《太平广记》卷三百一十一“萧旷”条。
[35]拙著《唐宋〈文选〉学史论》,第144页。
[36]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刘肃撰《大唐新语》卷十一《惩戒》,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97页。按:《唐会要》卷六十二《御史台下》“知班”条载,“显庆四年,侍御史张由古知班。”知当为显庆年间的事。(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278页。)
[37]《论〈文选〉的李善注和五臣注》,《江海学刊》,1996年第2期。

【作者简介】

丁红旗,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籍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汉魏六朝唐宋文学文献学。

相关链接:

丁红旗丨再论南宋刻书业的利润与刻工生活

“书目文献”约稿:凡已经公开发表有关文献学、古代文史相关文章,古籍新书介绍、文史期刊目录摘要等均可。来稿敬请编辑为word格式,可以以文件夹压缩方式配图(含个人介绍),发到邮箱njt724@163.com。感谢您的支持!
(0)

相关推荐

  • 唐诗与科举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个比较有趣的现象,那就是人们喜欢将一些成就影响相当,或者艺术风格相近的诗人作家,编组成团队方式一并提及,比如"建安七子"."竹林七贤".& ...

  • 【隋朝历史简介】隋朝是怎么建立怎么灭亡的 隋朝历史大事年表

    [隋朝历史简介] 隋朝 581-618年 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大统一的开始.581年,隋文帝杨坚代北周称帝,国号隋.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自西晋末年以来,南北分裂近300年的历史,是由隋朝的统一 ...

  • 诗词 |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冬柳 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 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 寒鸥惊起一双双. 译文: 水边一行行的柳树斜对着我的窗口,衰败的枝条,零零落落地堆积在江岸边上.一阵寒风吹来,把柳树的枯枝吹断,栖息 ...

  • 开成年间试诗依“齐梁体格”再探讨

    仲瑶 [摘要]开成年间试诗依"齐梁体格"是文宗本人的政治理想.对开元诗坛革新科举弊端举措的效法以及好古思想等复杂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直接产物.这种押仄韵而不拘平仄粘对."体格 ...

  • 他是唐代著名诗人,留下很多名作,不过他的状元头衔却来路不正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代表作之一,他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 ...

  • 诗鬼李贺才华横溢,为何终生不能考科举

    ​李贺是李唐宗室,乃是李渊叔父大郑王李亮的后裔,本就是远支宗室,传到李贺这一代,家道早已没落了,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宗室血脉给李贺带来的荣誉感,李贺自小也心怀远大抱负,发奋读书,以备他日考取功名重振门楣. ...

  • 赏珍贵文物,看战国至隋唐时期的辽宁丨辽宁博物馆随记

    开疆设郡 秦汉一统 战国晚期中华大地呈现出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的态势.随着燕国势力的东进,东北南部纳入燕国版图,辽宁地区逐渐成为中原文化的一部分.秦汉时期,随着国家的繁荣强盛,中央王朝加快了开发东北的步 ...

  • 隋唐时期最绝的阳谋,即便反复使用对手也无可奈何

    变化无穷,各有所归.今天,海佑老师继续给大家讲解隋唐时期历史风云. 什么叫阳谋?就是摆在台面上的计划,对手可能知道我计划的每一步,也可能知道我每一步的目的,但就是对我无可奈何,并最终败于我手. 隋唐时 ...

  • 王者玩具-大唐盛世,隋唐时期玉器风貌

    隋唐时期玉器风貌 在中国历史上,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两大强盛帝国.这一时期国家强盛,经济发达,国富民强.此时东西方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外来文化进入中国,给中国人带来了许多新鲜的事物与观念. ...

  • 【研究】北朝至隋唐时期织物翼马纹样来源及其成因

    摘要 翼马纹样作为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典型的织物纹样,不仅反映了此时期社会的审美趣味与思想情趣,更是丝绸之路畅通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例证,具有较高研究价值.文章以中国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的纺织翼马纹样为 ...

  • 【随笔】丁一丨拐杖

    我乃古稀之人,平时已不开车.日前女儿送我去新安一区公交站,乘118路公交车,给于铸梁老先生送拐杖去.事先把拐杖放在门前琴台上,以免出门时忘在家中.许是途中在手机上写着什么,忽听广播报出到站的站名,才意 ...

  • ​经济战第二篇 隋唐时期的阿拉伯国家

    ​经济战第二篇 隋唐时期的阿拉伯国家 .txt 经济战第一篇:汉晋时期的世界 上文本人介绍了汉晋时期,南亚的孔雀帝国,中亚的贵霜帝国,以及西亚的安息帝国在经济上因为中原王朝内部的战乱导致贸易通道被打断 ...

  • 校长之声丨陈立华:特殊时期培养孩子自主学习习惯,促进综合能力提升

    校长介绍       陈立华:正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校长,现任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校长,全国自主教育联盟校校长.曾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首都劳动奖章,"三八"红旗奖章,北京市特级教师 ...

  • 专稿丨杭州湾酒店集团新时期用工管理模式变革

    2020新冠疫情给世界经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饭店业更是首当其冲,生意一落千丈,经营举步维艰,整个行业遇到了严重的外生性危机.不过对于企业来说,危机也是变革发展的契机.面对疫情危机,一部分企业积极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