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马可大教堂(内部)
先通过这张教堂的顶视图,看几个穹顶的关系。
进入教堂,只有西侧和北侧有这样的门廊(南面的被封起来改做了洗礼堂)。这是西侧的,因为头天广场上刚刚发过大水,门廊地面的水还没有退干净。进入教堂有临时搭起的架子。
门廊上方全部是马赛克壁画,西面和北面门廊内的马赛克还允许拍照,教堂内部就不让拍照了(几年前还可以)。
圣马可教堂内最初制作的马赛克就位于这个门廊和教堂内的东穹顶,而东穹顶的壁画16世纪重新制作了,所以这里的壁画就是教堂现存最古老的部分,始于11世纪末。
西侧门廊的马赛克小穹顶有六个,主题以旧约为主,这个《创世纪》里面有亚当、夏娃、诺亚、亚伯拉罕、摩西等形象,共二十多个场景。
其他主题的小穹顶,这个可能是《出埃及记》。
圣彼得。
当然,这些画风明显就不一样的,都是16世纪以后的了。
这个能猜出是所罗门的裁决。
如果能把所有的马赛克研究明白,可以写一本书了。
这是北侧的门廊,有小穹顶4个。
门廊上方的马赛克。
主题是圣母马利亚的生平。
教堂内现在已经不再允许拍照了,只好使用七年前的照片了。不过那时很多不懂,所以照片拍的不到位。
进入教堂内,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眼花缭乱。墙壁上、穹顶上布满了马赛克,教堂内部的装饰从11世纪末开始,也陆陆续续持续了数百年。据说马赛克的总面积有4000多平米(也有说8000平米的)。当初威尼斯人把教堂装饰的如此奢华,也是一种实力和财富的炫耀。
虽然历经数百年的装饰,但整体风格还是明显的拜占庭式,最初使用的也是拜占庭工匠,然后威尼斯工匠学会后再自己做。所以壁画的文字注释,虽然是拉丁文居多,但也有少量希腊文。
据说每天不同的时间段,由于光线的变化,教堂内金色的马赛克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耶稣、马利亚和圣马可。
教堂内的马赛克壁画,内容除了旧约,还有新约和一些基督教圣人。这是中央最大的穹顶,也是最高的,将近30米。主题是《耶稣升天》,是13世纪威尼斯工匠制作的。
西边的穹顶叫五旬节穹顶,是五个穹顶中最古老的,大概始于12世纪,拜占庭特征最明显。穹顶下面的壁画,从画法上看,则要晚几百年。
东侧的主祭坛位置。
主祭坛下方的地下室,是装有圣马可遗骨的石棺。
主祭坛后面的东穹顶,是11世纪末期与入口门廊同时绘制的,不过由于损毁严重,于16世纪重新制作了。主题是圣经旧约中的主要先知。
将祭坛前的圣坛屏,制作于14世纪。下方的柱子是红色大理石制作的,上面的圣人雕像也是大理石的。
主祭坛屏幕的后面,就是教堂内最珍贵的宝物,著名的黄金围屏(黄金祭坛)。
这个黄金屏幕(Pala d'Oro),宽3米,高2米。从10世纪开始,历经四个世纪的多位总督不断地装饰并扩大而形成。由无数的黄金、白银、玛瑙和宝石镶嵌而成,其中还有一部分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从君士坦丁堡抢来的,是拜占庭精湛的法郎镶嵌工艺的杰出代表大作。
黄金屏幕由两百多个人物小屏组成,中间是耶稣、周围的是基督教圣人和少数拜占庭总督及拜占庭皇后。
12世纪拜占庭风格的地面。
较低的墙面贴的都是大理石砖。
主祭坛北侧的这个讲经台,是教士讲经用的。
教堂内还有若干个不同主题的小礼拜堂。
主祭坛南侧的这个台子,是历代新当选的威尼斯总督与威尼斯人民见面的地方。当有战争时,总督也在这里向民众发表鼓动宣言,并向军事指挥官颁发任命书。
讲台后面有个通道,可以直接通往总督宫。
再强调一下,1807年之前,教堂一直属于共和国总督,而与罗马教廷没有关系。
马斯科里小堂(Mascoli Chapel),也称新小堂,马斯科里是威尼斯贵族家族名。
告解室
我也不知道这些二层能不能上去。
教堂内的壁画太多,实在是难以搞清楚。由于壁画的年代跨度也有数百年,尽管都是一致的色调,但还是能明显看出不同的年代感,壁画大部分还是13世纪中完成的,14-16世纪也一直都有过修复。
据说文艺复兴时期的诸多名画家,如保罗乌切洛、委罗内塞、丁托列托和提香等都参与过壁画的修复或重新创作。
壁画上都有拉丁文注释,如果懂拉丁文的话,也许有助于理解。
2欧元点支蜡烛,希望以后能再来一次威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