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才是最好的老师
正文共2163字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六一节晚上,我居然不用加班了。一回到家就瘫在书房的沙发上,随手捡起一本书来看。
墨宝跑过来非要跟我坐一个沙发。他把腿搭在我的腿上,就是要粘着我跟我一起看书。
我让二师兄给墨宝拿两本绘本过来。他从书架上随手找了两本新的绘本,我一看,是蒲蒲兰的小熊宝宝系列第二季。这套书是低幼绘本,第一季主要是行为养成,第二季就开始涉及抽象的内容。比如二师兄递给我的两本分别是:《现在几点啦?》,把时间和生活场景结合起来;《大和小》,学习大小、宽窄、深浅、粗细等概念,为数学启蒙做准备。
我们一边读绘本,一边找生活中的场景来发散,通过游戏的方式一起熟悉时间和逻辑概念。我还教墨宝玩一个我小时候经常玩的“猜长短”的游戏。我们俩特别有默契,不时的哈哈大笑。
这是我第一次感觉和娃在一起非常的轻松愉快。
以前我总是苦恼自己没有孩子缘,不知道怎么跟小孩子相处,对自己的孩子,也是责任大过发自内心的爱,很少感受到情感的流动。我还很羡慕二师兄能自然的和墨宝玩到一起,一起做屁事儿。
能和孩子愉快相处的人,一定记得自己童年的模样,他可以通过孩子的眼光观察世界,和孩子们心意相通,孩可以一起分享快乐。
二师兄是拥有童心的人。
我突然发现,不会和孩子相处的我,可能是过早学会做一个大人,早就忘记了怎样当一个小孩。我甚至不记得童年哪些时光曾经带给我纯粹的快乐。我分不清哪些事情是被要求完成,哪些是自己特别喜欢才去做的。
其实哪怕只有 一岁的小孩,也有丰富完整的情感。他有大大的好奇心,想要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不断的拓展对世界的认知。
假设小孩是上天派来人间的天使(想象成外星人也行),他的第一个朋友就是父母,他通过父母的帮助,开始熟悉生活,了解世界。他有纯真的情感,但是没有人类社会那么多的复杂情绪。他有学习的热情,但是没有内卷的焦虑;他想了解一切未知,但没有对与错的判断,也没有善与恶的概念。
如果,你遇到这样一个外星人朋友,你想怎样帮助他了解地球、适应人类生活呢?
你会故意捉弄他,逗他生气、哭、着急;还是给他立很多规矩,要求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未来当个公务员或者科学家?还是帮助他去探索地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当他想做你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作为朋友,你是批评并阻止他,还是提供帮助和支持呢?
作为父母,我们和孩子应该建立一种什么关系呢?
是权利关系?还是平等的关系?
如果想和孩子做朋友。那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也做一个孩子。
只要带着大人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就很难真正理解孩子。
比如我觉得玩水真的很无聊,特别浪费资源。陪他玩一小会儿可以,如果每天都要去开水龙头玩,我付不起这个水费啊。如果阻止他玩,他会在洗脸刷牙洗手的时候,想尽一切办法拖延,每天都忍不住发火。
后来我看了关于敏感期的书,原来小孩子有玩水玩沙的敏感期。他就是喜欢体验水流过手掌的感受。我买了一个专门玩水、过家家的厨房套装给他玩儿。在洗菜盆的底部,有蓄水箱和水泵,只要注入水,打开龙头就有源源不断的循环水流出来。我也不用陪他,他可以自己过家家,还会做“山珍美味”给我吃。
小孩子就是喜欢简单且重复的游戏。
比如在床上跳跳跳,翻跟斗,哪怕挠痒痒,他都能乐半天,还要你反复跟他玩。
我以前觉得这些都是无聊的屁事。我还有很多书没看,很多工作没完成,能不能你自己翻跟斗,我在一旁一边看书一边陪着你呀?
事实证明,不可以。小孩子就是想要你陪他一起翻跟斗、一起挠痒痒。如果你能从中体会到跟他一样的乐趣,那才是心意相通。
如果大人心里总是想着其他事:锅里煮的粥,电脑里的工作,明天上午的会议内容……陪玩的时候就会心不在焉,小孩子就会不高兴。他能感受到你的敷衍。
再比如吃饭,永远是个难题。一两岁的小孩子还不能熟练掌握餐具,那就让他用手抓。他弄到地上和弄到衣服上又有什么关系。他可以自己练习使用餐具,学习就是在一次次的练习中失败的过程,直接喂饭,会破坏他的学习能力。
我告诉自己,以后不要用带娃的心态去和孩子相处(“带娃”这个词感觉带个拖油瓶,是个负担)。而是要抛开一切杂念,跟孩子玩到一起,尽情玩耍,享受纯粹的快乐。
我现在相信,玩可以带来真正高质量的休息。
等孩子长大了。需要上学写作业了。也不要去指责他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题目不会做。成年人觉得1+1等于2很简单,这是从大人的角度出发看问题。如果从孩子的角度看,他可能是因为搞不清楚数字的概念,没有建立起数理逻辑。那就从这个根本入手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让他多做加减法的题目,建立错题本,背题,本末倒置了。
就像跟孩子说话的时候,应该蹲下身,平视孩子一样,跟孩子交流的内容也要放下“成年人”的精神身段(我吃的盐比你吃饭还多),用孩子的思维去思考问题。
孩子就是我最好的老师。
他教会我耐心,教会我休息,教会我享受生活,教会我铭记初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