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自由生活意见 | 我读
最早看到双城生活这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是在《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一书中。作者是企业高管,也写书、旅行,生活在东京和夏威夷之间来回变换,悠游有余。
最近在看的一本叫做《周末田舍生活》,住在东京的马场小姐一家,每周都要到乡下去过周末。在匆忙的都市生活中挤出两天时间,在乡下打理一片风景如画的田园茅舍。既辛苦,又让人觉得羡慕。
相对于住在东京的人来说,每年都有一半的时间在夏威夷度过,不是谁都能实现的。但是去乡下买一所上百年的老房子,精心的打理照料,每年夏天坚持割草,似乎是比较能够实现的双城生活方式。
双城生活不一定就很好,未必适合每个人。
过去的一年,我一直长期出差成都工作。每个月我尽量回昆明一次。每次时间或长或短。我也曾经自嘲的把这成为“双城生活”。其实不论身在哪里,心里总是惦记着各种工作的事情。在家的每一天都不踏实,每天都觉得说不定哪一天又要离开。一想到要去机场就不舒服,一回家就要病一个星期。再后来,终于不用再去成都了,在家的每一天都让人无比眷恋。不用担心明天在何处,终于双脚落地踏实了。阳台上刚种上的花花草草也终于可以亲自照顾了。虽然以前交代给二师兄的时候,他也浇过水,但是还是有忙忘了的时候。现在我亲自来弄,害羞草、黑法师、栀子花这些已经摸清楚习性了。
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无聊。如果真的有机会去多个城市生活的时候,大部分人也搞不定。因为多一种生活方式,就要多一倍的信息量。如果连自己日常的生活都一团糟,就不要奢求多种生活了。
《周末田舍生活》并没有大力推广这种双城两地的生活方式,她也会告诉你这样的生活需要面对的很多很多的挑战。当然也有很多很多的收获,包括和乡下的淳朴农民做邻居,建立密切的生活圈子,促进城市和乡村的交流和沟通,在乡村设立学习项目。然而生活是没有长期的满意状态的,生活在不断变化,在克服了眼前的困难之后,又会出现新的挑战。
作者在书的最后说,双城生活,是自己主动选择生活方式的重要一步。如果我们不想被生活推着走,那可以更积极、更高效率的尝试多种生活方式。让自己变得不要那么无聊。或者丧失了对世界、对生活的敏感度。
书中我最有感触的部分是,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的对比。
城市中的生活看似很便利,什么东西都是现成的,不需要自己动手就可以轻松获得。但是,一旦城市运转出现问题——大地震(这是作者亲身的经历)、物流出问题(双十一、春节这样的特殊时期,都会影响到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便利)——城市人的有序生活就会被打乱。但是在乡村,每个人都可以自给自足,食物可以通过劳动种植,或者跟邻居要一点,总之随处可得。小一点的房屋,甚至一个人都可以完成。这种生活方式更为踏实,让人不会无端的心慌和恐惧。
我从小在乡下长大,我怀念那种很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生活方式。现在我离乡村生活越来越遥远,在努力融入城市生活的同时,慢慢就会丢失在乡村生活的能力。
小时候喜欢捉知了、抓蝌蚪或者是小鱼,还敢抓蜘蛛和蚯蚓。壁虎、螳螂、蚂蚁、蚂蚱都是小时候的玩伴。现在任何昆虫我都害怕,看到图片浑身都起鸡皮疙瘩。
尽管如此,我还是期待生活中有属于田园的一部分。在安静的山间树林,有一个小破房子,自己围起一个小院,在房前屋后种满鲜花绿植。在接地气的自然环境中,植物一定能够健壮的成长。而不是可怜兮兮的生活在我有限的阳台的空间里,缩在小小的花盆中,远离地面,不情不愿地生长。
作者: [日] 马场未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