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老人不生病?我这里有几条经验

上个月,我爸做了个心脏支架手术。

听着挺吓人,其实没什么大事儿,现在支架手术已经很成熟了,微创,从手腕处血管把支架放进去,一会就完事了,术后两天就出院了。

现在父上大人的状态很稳定,从外表啥也看不出来,昨天还踩凳子换灯泡呢。我也能静下心来把一些经验和体会,以一个患者子女的角度,分享给大家。

毕竟,年纪到了,谁家老人不生个病呢?

经验一:一定要定期体检

我爸有个优点,特别惜命,哪儿不舒服立马上医院,一点没有很多老人讳疾忌医的心态。我妈也跟着受影响,两个人每年都住院体检,虽然说大大小小的毛病不少,但是起码能做到心里有数。

这次发现心脏的问题,就是在例行住院体检中,做了心脏CT,才发现左前降支动脉硬化。医生说狭窄程度都到快90%了,这才做了支架的。

关键我爸平常根本没有任何心脏方面的症状,虽然一直是高血压,但从来也没觉得心脏有问题。

我爸还觉得莫名其妙,自己也没觉得胸闷、胸痛,怎么就要做支架了?

我说,偷着乐吧,要是等你觉得难受才上医院,指不定多严重呢,能不能救回来都两说。

我先生高中同学的父亲,职业海参捕捞潜水员,身体素质杠杠的,还不是走走路就心梗倒下了。万幸倒在医院门口,捡回一条命。

也问过医生,医生说,男性到了一定年龄,又有高血压,心脏有这些问题很正常。但是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很大,同样的症状,有些人感觉都不行了,有些人却什么感觉也没有。但其实后一种情况更可怕,因为等到有感觉了,就已经很严重了。

所以,爸妈上了岁数,一定要定期体检,任何疾病都是越早发现越好,没有症状不代表没问题。疾病也不是做体检做出来的,掩耳盗铃、讳疾忌医,除了拖延治疗的最佳时机,给自己、给儿女都增加隐患,没有任何好处。

正是因为体检的习惯,这次我爸虽然做了支架手术,但是我和我妈并没有经历「人突然倒下叫救护车送医院抢救各种手忙脚乱忧心忡忡抱头痛哭」的狗血桥段。

而我爸也因此开始在生活方式上,更加留意心脏方面的禁忌,按时服药、清淡饮食,适当运动。

都是相当正面的收获。

经验二:选择正规渠道,相信医生

心脏CT结果刚出来,医生说要做支架的时候,我爸还一时接受不了。让我妈给我打电话,原话是:「你上网查查,我这个情况要不要做手术?」

我第一反应是:上网怎么查?问谁啊?再说我手上什么资料都没有,就算找到人问,起码也要看看造影、CT、数据都是怎么样的吧?

其实爸妈的想法很容易理解:

一来,两个人从来没动过什么大手术,支架听起来这么严重的操作,又来得这么突然,心里肯定突突,需要一个再次验证的过程。

二来,受媒体很多负面报道的影响,怕医生过度治疗。

你上网百度「心脏支架」,很容易看到这样的题目:《对不起,告诉得太晚!装上心脏支架,生命步入倒计时! 》《心脏支架:支不起健康,更架不起生命!》

换谁看了,心里都有个疙瘩。

这跟大家不知道怎么买保险,上网一通查越差越迷糊的情况,是不是一模一样?

我自己也不是医学专业的,也不敢随便判断,更不敢看看网上的东西就做结论。「魏则西事件」这就忘了吗?

我做了两件事:

1、找人脉比较广的朋友,看看有没有人认识心脏专科的医生,寻求一下意见。

保险行业和医学行业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很快就找到了资源,术前有北京心内科的主任医师给出意见,术后又有上海心外科主任医师视频问诊。

其实这些意见并没有影响最后的治疗方案,但是在安抚爸妈的情绪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且有些话,从做儿女的嘴里说出来,毫无作用,但是专业医生一讲,老人简直当圣旨听。

两位医生的指导都是付费的,但我觉得非常值。

2、在朋友的群里问身边老人做心脏支架的经验。

一问之下,还真不少,六七十岁的人,有一两个支架的,大有人在。做儿女的多多少少有些经验,当地哪个医院感受好?哪个医生信得过?术后感受怎么样?也能问出不少有价值的信息。

但是,我必须强调一点:最重要的意见,还是来自于患者的主治医生。任何人,都没有患者的主治医生最了解患者的病情。主治医生才是掌握患者所有医学检查的第一手资料的人,也是除了家属以外,最希望把患者治愈的人。不要舍近求远,更不要表现出对医生的不信任。

有句话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要么你干脆换医生,不然你表现出的犹豫、怀疑、审视,除了让医生烦你,对治疗没有任何正面的作用。有疑惑可以直接问,但千万不要拿「我在网上查应该是怎样怎样」这种问题去问医生,这是一个同时暴露智商和情商的傻问题。

每一个站在你面前的主治医生,起码经历过五年本科、三年研究生、三年规培,一共十几年的学习+实践,还要考无数个证。查百度能自学?一口老血喷死你。

我跟我爸是这么说的:

「你看啊,咱住的这个医院,已经是全市最好的了,不找关系你连床位都没有,医生巴不得你赶紧治完了出院换下一个。

而且你这个手术也不大,对医生来说稀松平常,既不能靠你赚钱,也不能拿你练手,你要是用不着做支架,人家也没必要非让你做,开点药让你赶紧出院不更好?

所以也不用想太多,做完造影,真的需要做支架,就做吧。北京的大夫也说让你听主治医生的就好,而且放支架没有什么太负面的影响,只要定期复查,控制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行了。」

我劝人的本事一等一,所以全家谁也没纠结,乐乐呵呵顺顺利利把手术做了。

相信我,医生也很乐于见到明事理肯配合的患者和家属。

经验三:多渠道做好资金准备

我妈打电话通知我的时候,我们一家三口正在外面吃饭。先生在旁边听了一半就知道怎么回事了。等我放下电话,他已经问好了理赔部门的同事,说一般两个支架以内,15万差不多够了。下一秒我就在手机上从理财里解出来10万,准备第二天去医院交押金。

这是做同行的中年夫妇的默契。

说句实在的,真到了这一刻,你就能体会,手中有钱,心里不慌的感觉。

我爸有社保,但是医疗类的商业保险,除了防癌险也没有其他了。当年能买的时候,这代人是不认同保险的。等我进到这个行业,我爸的身体情况已经买不了了。重疾险、住院医疗都是拒保体。

我再专业也解决不了。

我爸这种情况,他的医疗资金储备体系就是:

社会医保+很少量商业保险+自有积蓄+他女儿我

实际花费比我想象少得多。

这次住院手术,前后一周左右,总费用是4万5。

做了一个进口的支架,支架费用1万4,手术费用5千。这两项,社保都能报销50%。

最后总的自费金额是1万5,社保报了3万。而且这类疾病后续服药,社保每年还有1800块的补贴。

我的直观感受:进口支架都这么便宜了?以前不都三、五万一个吗?我们还跟医生说用好的用合适的。还能给报销一半?社保这么给力了?

感觉自己省了好多钱。特别豪爽地跟我爸说,来,这个支架,我请了。

但是住院结账的时候,听见旁边窗口说,「之前押金一共交了7万8,还要再交5千3!」

立马觉得钱包一紧。还是得继续努力攒钱啊。独生子女,压力山大。

我自己也觉得既可惜,又后怕。

如果我爸现在是55岁以内,身体条件允许,能买个瑞盈康惠保之类的终身重疾,就算只买10万吧,带上轻症。这次做支架,不但能拿到2.5万的轻症赔偿,还能豁免后期的所有保费,享受终身的重疾保障。

条款中冠状动脉手术属于轻症

如果也买了百万医疗险,这自费的1万5,就算去掉1万免赔额,还能报销5千,也等于好几年的保费。

但如果,我爸没有社保呢?如果这次花了不是4万5,是45万呢?

保险再贵,贵得过医疗费吗?

我真想有个时光机,回到十几年前,跟还年轻的爸妈,说,买点保险吧,不是为你们,是为了我啊。

很多人跟我说,家里老人不同意孩子给自己买保险,或者研究一番发现健康问题买不到保险,怎么破?

说实话,我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就只能建议做儿女的,跟我一样,赚钱的目标里,总有一块,叫做「爹妈的救命钱」。多少才够呢?谁也不知道。尽人事,听天命吧。这就是人生。

这种在病床边敲电脑的状态,真心不想再有了

这次经历,我个人觉得还蛮典型的,能反映出很多家庭在医疗、保险、养老方面的实际风险和需求,也给了我很多启发。

我现在的状态,是典型的中年危机,四老一小,教育、医疗、房产、养老、婚姻,所有常见的社会问题都会一个个的面临。我和先生作为三个家庭的中流砥柱,就是两个互相扶持的队友,一路组队升级打怪。

专业让你看懂一件事,人生经验才会让你看透一件事。

同年龄段的人自然知道我在说什么,还没走到这一步的年轻人,你们也在同一条路上前行。

人生风险多如牛毛,按下葫芦又浮起了瓢。

看到这里,我猜很多人会问关于医疗资源、保险方面的问题。大家别急,这不是一两篇文章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留言就能回答的事情。我们都需要做功课。

给爸妈买保险的思路,看这两篇,先有个概念。之后我会再总结一次防癌险。

为什么给爸妈买保险这么难

如何给爸妈买医疗险,快来对号入座

关于医疗资源的部分,我也在整理高端医疗险和医疗服务,也和相关的机构在沟通。很多利好,很多细节。请大家后续保持关注。

其实默默做了好多事情,我是一个做了七分可能只说三分的人。

毕竟人到中年,稳最重要。

最后喊一句,收到礼物的朋友都后台吱一声哈。小助理阿九很辛苦,一个地址一个地址发的,等你们收货呢。

这里是愿和你们分享人生经验的公众号@关哥说险(ID:ggshuoxian),很多事情都是遇到了就体会到了。欢迎点击好看并转发给你的朋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