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桂鱼与刺婆

每当进餐馆点上清蒸鳜鱼时,都会想起学生时代读过的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一波才动万波随。

黄帽岂如青箬笠,羊裘何似绿穰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一直以为四大名贵鱼之的鳜鱼很神秘,我们四川没有。当一次在超市看到卖的活鳜鱼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鳜鱼就是小时候我们在沱江水浑时摸的刺婆!百度一下才知,原来鳜鱼与桂鱼是同一种鱼,也就是我们家乡叫的刺婆。

既然刺婆就是鳜鱼,我就想起小时候在沱江摸鳜鱼的情景。那是真资格的浑水摸鱼呢!

浑水摸鱼是一个成语,还成为《三十六集》中第二十计,有不少文章举古今中外的战例来说明这个谋略的意义。笔者无需在此饶舌,本文不讲谋略,继续讲我童年的趣事,真正的浑水摸鱼——浑水摸鳜鱼。

刺婆,是我们家乡对鳜鱼的称呼,可能因其背上的刺多,有毒而得名。沱江中的鳜鱼,一般藏于深水,或一些大石缝中,很难钓到。但当沱江涨洪水时,鳜鱼会随洪水靠近岸,在洪水没褪色时,依附在一些大鹅卵石旁。所以我称之为“浑水摸刺婆”。那些鹅卵石还被水淹没,露出水面的鹅卵石边一般不会有鱼,必须去一尺多深的水中摸石头,摸石头边是否有鳜鱼。鳜鱼的刺有毒,摸鱼时要两手向石头靠近——合围,避免碰到它的刺,从其肚腹往上抓。因为摸到的“刺婆”无鳞(有文说鳜鱼有细鳞),皮面光滑,顺着它侧面在石头边摸到它时,手感舒服。这时它很温顺,它背上的刺不会刺你的手。一般摸到的鳜鱼有巴掌大,约半斤左右,运气好一次可以摸到好几条。

每年只有涨大水,水浑退水时,才是抓鳜鱼的最佳时期,平时很难抓到鳜鱼,也难钓到。鳜鱼以吃鱼虾为生,必须用小鱼或泥鳅为饵,还要寻找合适的地方。

鳜鱼自古就被列为名贵鱼类之一。肉洁白、细嫩而鲜美,无小刺,富含蛋白质。其味清香扑鼻,鲜嫩可口,可谓“席上有鳜鱼,熊掌也可舍”。因此,吃鳜鱼最好是清蒸桂鱼,能保持其鲜美味,不会被浓厚的调料掩盖。据说有的餐馆用鲈鱼冒充鳜鱼,识别方法是看鱼嘴。鳜鱼的嘴宽大,口朝两边展开;鲈鱼嘴小,口朝上翘。

那时我们只觉得摸鳜鱼的时机难得,并不觉得刺婆(鳜鱼)是什么名贵的鱼。一旦抓到鳜鱼回家,母亲就会拿来做酸菜鱼或豆瓣鱼,鱼肉和鱼汤都很鲜美。如今餐馆除清蒸外,也有做松鼠鳜鱼,红烧桂鱼,干烧鳜鱼的。


          图片来自网上,特向作者致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