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将我们“设为星标”,遇到保险问题随时来提问
点击上方“关哥说险”→ 点击右上角“...”→ 点选“设为星标”
最近咱们讲产品和方案比较多,都是「是什么」层面的问题,今天讲一个「为什么」层面的原理。只要你明白了这个原理,不但能清楚「为什么百万医疗险目前不能做成终身的」这种高阶知识点;而且完全可以在被推销保险的时候,配合你最不动声色的表情,向对方抛出这个问题。有95%以上的概率,对方可能根本不懂你在问什么,说不定还有人会回答你「死差费差利差」这种牛头不对马嘴的答案。保险设计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产品定价,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工作,那是年薪百万脑子贼快的精算师们,经过一系列的数据测算、建模而预测出来的。
【损失】预计未来的赔款+直接理赔的费用;
【费用】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主要是一些手续费、保险公司的运营费,税和保险保障基金;
【风险加成】应付未来真实损失比预期高的风险准备金;
【利润】保险公司或投资人合理的利润;
只要你能记住【损失、费用、风险加成、利润】这十个字,聊保险的时候说出来,别人都一定觉得你超牛der的!这四个部分,每个环节都关系到日后我们所交保费的多少,所以非常关键。保险的特点,是定价在前,赔付滞后,但赔付又决定着定价,所以精算师们只能利用过去的数据经验或高深的精算模型对未来发生的成本进行预测。既然是预估值,那谁都没有绝对的把握确定未来,这就导致了,没有长期数据支撑,哪家公司都不敢冒进推出「新奇」产品,或者只会短期、小范围的尝试销售。长期百万医疗一直以来就是精算师们不敢动的「蛋糕」,明知市场潜力巨大,用户需求广泛,但仍是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敢做。
长期医疗数据不完善,没有官方可参考数据。
重疾也好,寿险也罢,都有行业官方颁布的《重大疾病发生率》和《生命表》作为参考依据,而且数据持续年龄长达105岁,但百万医疗险,嘛儿都没有啊。没有数据支撑,精算师们也不敢随意瞎算,对未来预计赔付款就无法确定;现在的医疗水平发展如此之快,5年后的医疗水平发展到哪一步,我们都未可知,更别提10年、20年、50年之后的事情;况且,不只是医疗发展的问题,医疗费用预估更是重中之重。医疗险保险公司赔付的是报销医疗费用,精算师首先要预估未来的医疗花费,但这样的数据,目前就无法长期预测。就好比这些年新研发的癌症特效药,能明显提高癌症患者的存活率,从医学角度看,是件好事。但是对保险公司来说,定价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到特效药的出现。不但患者存活时间变久,治疗周期变长,特效药一直用下去,又是巨大的支出。但如果是长期产品,条款没有把特药免责,又不能调整费率,注定赔穿。这样的产品必然不会长久。因此,之前,医疗险一直都没人敢尝试10年以上的中长期产品。直到银保监会颁布了这样一个文件——《关于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费率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内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出了「保证续保」条款的长期医疗险,后期可以进行费率调整。可别小瞧这政策的放宽,实际上它就解决了医疗险无法长期定价的问题。只要明确续保规则,让用户能一直保下去,长期费率预估不了,咱就不预估那么长时间,3年调整一回,调不调根据保险公司实际赔付率而定。这样既保证了用户可以长期续保,又能让保险公司可以常态经营,一举两得。正因为有利好长期医疗险政策的出台,才使得我们现在可以享有平安e生保长期医疗,还有好医保·终身防癌险的保障,让我们告别百万医疗无法长期续保的困扰。一是因为后台有小伙伴留言,觉得长期医疗保费会变,买着不安心;二是上周五的测试题。第2题错的人比较多,很多人认同【选项A:医疗险是补偿性,只能报销实际费用】,但是忽略了【选项B&C:医疗险的费率确定性和续保稳定性都不如重疾险】。当然了,这两个特点未必是缺点,它影响了我们在做产品的组合时的配置(重疾+医疗),但并不会影响我们配置百万医疗险的必要性。而今天的内容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从定价的角度来看,正因为保费会变,才能让我们拥有长期保证续保的医疗险;而不是保费会变,这样的医疗险就不好。而且,费率波动,是根据实际承保情况来看,可上也可能下,但它无论怎样变,一举一动都是受到银保监会严格要求和监管的,不会损害咱们的利益。只有保险公司和用户互相理解,互相成就,这样的产品才能长久。
上一篇:
2020最全保险方案,来了~
相关内容:
医保 | 医保卡 | 百万医疗 | 高端医疗 | 普通医疗险 | 意外医疗 | 团险 | 门诊 | 孕期险 | 理赔材料 | 体检
定心丸 | 好医保 | 平安e生保 | 微保长期医疗 | 普惠医疗 | 众惠e生
老人 | 少儿 | 单身青年 | 三口之家 | 体检 | 甲状腺 | 乙肝 | 抑郁症 | 肺结节 | 医保卡 | 甲状腺癌 | 癌症 | 健康告知 | 如实告知
点个赞/在看 🌟
让算法知道你是爱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