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约个车吧

20多年前来北京的时候,北京的面的特别走俏。

面的即微信面包车做的出租车,车里可以坐5人左右,十公里起步,上车10块钱,绝大部分乘客都是10块钱以内的生意。因为生意特别好,司机会挑活,以前我在德胜门打小面到清河,司机都拉。

德胜门到清河十一公里,司机心里算得清楚,十块钱一个来回,感觉不值当,那时候交通不发达,晚上七点之后,从德胜门就回不了清河。小面不拉的活,想回去,就得受小公共的敲诈,白天的时候,小公共五毛钱一个人,没公交后就变成1-2块,晚上5块,就看他们要了。

我印象中,只有一次从德胜门打夏利车回清河,花了20多块。对于当年的我们,那是一笔巨款,要知道,90年代初,地铁票还是2毛钱一张,可以在一号线和二号线里面坐一天的。

后来,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小面就被淘汰出北京的运输市场,也许是不安全,也许是不美观,或者是不环保。官方认可的出租车只有1.2每公里的夏利出租车,和1.3元每公里的富康或者桑塔纳出租车,车价不算贵,无奈北京实在太大。打一次车也得20多块。

我很少打车,周末从学校到住处都是公交车,冬天车不好等,有次比较极端的情况是,平时2个小时的车程,那天坐了5个小时。当年,路面上除了公交车就是个别公家的小车,私人拥有轿车的还是很少,坐公交车是绝大部分市民的必然选择。

后来有了交通补贴,每个月有固定的打车额度,实报实销。

那段时间,出门打车,是一些白领人员的首选,要是出门不打车,好像都不符合白领的身份。现在很多单位好像还是这样的制度。

再后来,交通补贴变成现金补贴,省得每个月必须要把额度用完,或者四处找人要票,有时,司机要是多给几张票,感觉就像给我钱一样。现金补贴虽然不用找票了,但是,有点不好的是,每个月要随同工资扣税。无形之中,补贴就少了一块,现金补贴政策激励有条件的人买车。

买车后,出门大多是开车,假如周末出门,就选择公共交通,毕竟北京的公共交通还是非常好的,地铁四通八达,免除了停车和交高额停车费的苦恼。

现在路面上最多的是私家车,随着日子越过越好,一批批富裕起来的人都开始买私家车了,所有买车人都会经历从新鲜到适应的过程。记得刚开始买车的时候,出门都要开着车的,即便是去市场上买捆葱,或者去商场买包盐。有钱人,好像就该是那样的,有钱人就该有那个派头。

当然,我刚买车的时候不是那样的,因为,我的技术到不了那个水平,路上人稍微多一些,我就会手心出汗、胸口发闷,假如在去早市的人堆里行车,那简直就是给我身上上刑。

周末外出,我一般都是走到最近的地铁站,然后开始“地下活动”,事实证明,坐地铁是最快最便捷的出行方式,我坐地铁游遍了北京城。

我不知道的是,互联网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出行方式,以前站在路口,冲着驶来的出租车一招手,车在身边就停下了。现在,这样的叫车方式已经不灵了,因为,过来的车差不多都已经被人事先预定,不预定,在路上很难遇到空车经过。

我打车还是喜欢打出租车,可年轻人已经选择互联网约车,约车的选项有拼车、快车、顺风车、专车、豪华车等等,我都搞不清楚什么是什么。

我还是不习惯打当年的黑车摇身一变的快车和拼车,可现实是,这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首选。晚上跟年轻人喝酒,为了安全,他们都会给我打上快车,打快车的好处是,叫上车后,把我送到家,他们适时把握我回家的信息。即便我说自己回去,不劳烦他们打车了,他们也不让。

于是,在没人的时候,我自己操作过几次,感觉软件还是挺好用的。后来的酒局散场,我都要求自己打车,以便跟上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

在所有的约车中,我有两次印象深刻,一次是跟两个十几年未见的老友畅饮,喝到半夜,我当时还不太会用打车软件,就约了一个某公司的专车,按照他们的规定,我得预付车费,那天晚上,我充了三百块钱,先叫了一辆车把他们俩从北京的西边拉到东边,等其中一个回家后,又叫了一辆车,把另外一个从东北拉到西单,然后再回家。那个司机说,要是我今天这业务给他一个人,他就合适了。好像那个充值还有余额,后来也不想用了,因为在微信里面叫车,不用预先支付费用。

另外一次在中关村,当时手机显示可以拼车回家,价格是17块钱。考虑到疫情还比较严重,且那天喝得比较多,我不想影响别人,于是我就放弃了拼车。朋友们陪着我在街边等车,我怕耽误他们,于是,我就全选了打车方式。不一会儿,一辆奔驰停在我面前,我看车牌号是我叫的。

在车上,我问师傅车的型号,他说是S350,那一瞬间,我有点小惊讶,真没想到,互联网还能约到这么高级的车。一路上,跟师傅聊着天,他说一个月差不多有3万多的收入,生活还算可以。我说,你不至于开着S350跑出租吧,司机佩服我的眼力,他说以前做生意,车是因为生意买的,后来生意做不下去,车还得养着,于是,一咬牙,干起了出租,虽然不满意,但是,也算是一种生活。从上车开始就觉得司机是有水平的人,现在看,我的水平也不差。

出门的时候,我还是不习惯约车,北京的公共交通真的很好,周末时候出门,我基本没有什么太紧急的事,慢慢地在街面上走着,其实也是非常好的享受,看世间人生百态,这也是一种贴近世界的方式。

开车是个很辛苦的差事,可这几十年中,只要好好开车的人,都过上了不受约束、自由自在的日子,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生活状态。就像那个开S350的哥们,也许他赚不到大钱,但是以他的收入在北京过得也有滋有味,我倒是觉得,他现在的生活不比当年竞争激烈的生活差。

出门约个车吧,在自己不方便的时候,这样也可以贴近不一样的生活,这也是挺好的,坐在别人的车里,就像到别人家里做客,可以趁机了解一些别人家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