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伤疤忘了疼,敲起键盘就分裂
文丨张是之
公元2017年3月23日晚7点多,成都突然发布住房限购通知。
就像2020年的深圳,一下把很多人挡在了买房的资格之外。
更要命的是,不仅限购政策极为严格,还不给任何缓冲期。
此前一位购房者就差一个网签,限购第二天去办手续,结果被告知按新政实施她买的房子已经不能网签。
结果她当场情绪崩溃大哭:「没的人管我们的了!我要房子!成都,成都,我要房子!我要家啊!成都,不要我们了!」
网上的视频画面至今让我印象深刻,本来都已经即将完成的交易,仅仅是一则没有任何缓冲期的文件规定就不能继续。
而且,从法律角度讲,这还仅仅是红头文件,不是什么法律规定。
本来买房子的人要房子,卖房子的人拿钱,交易双方皆大欢喜的事情,搞到最后棒打鸳鸯,将双方都变成了受害者。
想要房子的人买不到房子,想要钱的人也恐怕卖不上更高的价格。
当年当场情绪崩溃的人可能不多,但因为受到政策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的人肯定不在少数。
除了房产限购,我们随随便便就可以列举出很多案例来。
比如网约车,才开始是禁止,后来是各种考证、资质或者户口。
再比如快递行业,才开始邮政联合各部门打击,后来挡不住历史大势了,这才实施所谓的管理。
再往前扒拉扒拉,今天的微商当年可能就是投机倒把的刑罚罪名。
更往前一点,养鸭子不能超过三只,买卖鸡蛋都是罪名。
又翻出读者熟悉的老黄历,实在是有些新读者,也许是老读者,真的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敲起键盘就分裂。
比如这位笃信「市场由暴力创造」的朋友。
即便他没有经历过鸡蛋都不能买卖的年代,没有经历过投机倒把罪从刑法中去掉的历史,他也一定经历了快递、网约车和限购的当代经济史。
也许他就是限购的受害者之一,或者退一步讲,他不是限购的直接受害者,他作为一个普通市民,终归是要跟某些公职部门打交道。
就是一般服务性部门,你去街道办盖个章、办个手续、出个证明,你去试试就知道了。当然最近两年有所进步。
而如果他从事的是需要有关部门审批盖章的行业,不用我多说,有多少辛酸和泪水,写出来恐怕文章都会被404。
这位朋友要么是生活优渥,从未自己经历过各种管制的痛苦。
否则,如果生活中遍尝来自垄断的暴力之下带来的「毒打和虐待」,他还依然坚称坚信市场由暴力创造,我只能说这分裂的够可以的。
这种分裂,我的分析是,在真实的情景下,他去求人办事,遇到大权在握决定其命运事业走向之人,所有精力都集中于搞定人办成事,哪里有什么闲工夫想什么暴力、市场等等这样的抽象、空洞和乏味的大词。
对方喜欢抽什么烟、喝什么酒,能不能吃辣?口味有什么禁忌?有什么特殊爱好?这些是他关注的重点。
而一旦事情办成了,终于坐下来和别人讨论一下理论问题了,所有的细节都丢掉,抽象成暴力和市场,他所看到的就是暴力创造了市场。
为什么他会和很多人一样笃信说,「纯粹的市场经济是不可能存在的?」
恰恰是因为他办了太多的事需要求人、需要盖章才能办成,在他的经验世界里形成了深深的烙印,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子的。
最后,也许会加上一个延伸:妈的,如果老子有权老子也这样。
所以我们看到,热门公务员岗位那都千人竞争、千里挑一的。
这就更加坚定了他的判断,因为管制存在,所以市场永远不可能纯粹,所以你们说的什么理论都是狗屁,都是脱离实际的空想。
这种人、这种观点都很常见。
经济学研究真实的世界,很多人在真实世界中遍尝无理强权的痛苦之后,一说起抽象的理论了,却又总想着给强权辩护,说这个世界就是强权政治说了算,就是谁拳头硬谁有理。
但他们忘记了,经济学作为科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当然,我不同意评论中说欧神是纳粹,这样的标签和帽子没有讨论价值。
我想说的是,一介浮尘,更应该明白论证的意义,在于为权利指明方向。
卖房子卖给谁、网约车、快递、买卖商品、养几只鸭子,这些不是强权暴力规定了才可以进行的。
任何人都应该看清楚,自由交易的权利本该就属于你,市场本该就自然存在在那里。
经济学家、法学家为权利所作的论证工作,只不过都是在为原本该属于你的权利辩护。
认为强权就是真理的人,也许正如他们坦言的,自由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所以随时可以抛弃自己的自由,甚至剥夺别人的自由。
正如他们在受到委屈时想到的也许仅仅是,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为什么不是我。
他们不是憎恨不公,而是憎恨自己没有这样的机会。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中国美国,只要有恶法存在的领域,市场竞争的失败者,通常寻找法律寻找有关部门,甚至动用刑法去迫害竞争对手。
权利既需要论证,也需要争取。而理论只能负责论证,怎么争取和实现权利,那要靠更多人的努力和行动,更多观念的传播。
仅仅是饱受现实虐待就放弃了对正确理论的追求,我们只能说,这样更加不利于市场、不利于自己。
而不论我们是不是浮沉,理论错了方向错了,我们终将都会成为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