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贵远: 深度学习中《比喻论证》的教案、学案与PPT

   田贵远:

深度学习中《比喻论证》

教案、学案与PPT

作者简介

田贵远: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市骨干教师,重庆市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重庆市学科带头人,南岸区教育学会中语会理事,南岸区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书院文化”高中语文课程创新基地负责人。多次获得校级、县(区)级、市级先进,先后培养了四川省状元唐显丽和重庆市状元王棋明,先后培养升学进入北大、清华、剑桥、卡耐基·梅隆学院等名校学习的学生一百多人。先后参与部级、市级课题主研三项,其中一项获得教育部基础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个人科研成果获得重庆市二等奖,曾担任重庆市雅道语文课程建设基地核心成员研究工作,在《人民教育》《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等报章杂志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获奖论文二十多篇,曾担任阅读研究名师工作室主持。多次获得全国、市级赛课一等奖。多次获得重庆市先进个人,曾获得江北区优秀班主任,南岸区优秀班主任,多次获得重庆市巴蜀中学优秀共产党员、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多次指导青年教师获得全国、市级赛课一等奖。

Part.01

说理求深刻,精心打比喻

      教案      

一、教学目标

01.

语言建构与运用目标

(1)通过学习比喻论证的写法,复习造比喻句的方法,用形象的事物来比喻形象的事物,写出恰当的比喻句。

(2)通过学习比喻论证的写法,复习造比喻句的方法,用形象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写出恰当的比喻句。

(3)通过学习比喻论证的写法,运用比喻句来论证一个抽象的道理,写出一个议论性的文段。

02.

思维发展与提升目标

(1)在造比喻句的过程中,训练孩子们形象思维的方法。

(2)在造比喻句的过程中,还原整个思维过程。本体是什么——本体有哪些特征——与这些特征的喻体可以选择哪些——本体和喻体用什么词汇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3)在训练比喻论证的过程中,训练孩子们逻辑思维:中心论点是什么——中心论点的特征是什么——与中心论点的特征一致的形象或现象有哪些——怎样写成一个运用比喻论证的议论性文段。

03.

审美鉴赏与创造目标

(1)通过人物面貌美妆,提升审美能力。

(2)通过比喻造句,提升一种审美能力。

(3)通过比喻句、比喻论证的写法训练,训练孩子们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写比喻论证的文段的思维过程的清晰。

三、教学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语文活动一:欣赏两个文段【一阶诊断】

纽带,是连接人或事物的桥梁。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我认为,当今社会之文化需要纽带来连接与传承。

龙应台曾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文化之于社会,如脊髓之于人体,是不可或缺的要物。尤其是如今社会发展迅速,各种文化盛行,很多人狂捧日韩,有些人将欧美什物奉为圭臬,而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却濒临消逝边缘。因此,我们需要传承文化,而文化的传承又需要一条纽带。

——节选自2017年高考北京一考生作文《说纽带》

臭不要脸可能也不是一件坏事,因为有时候的“脸”是真的不必要的。“脸”是什么,就是面子。面子就是《皇帝的新衣》中的那件华服,它美丽但虚妄,华丽而空无一物。各位国王,你们难道这辈子没见过这件华服吗?你们身上难道没有穿一件你以为人人都看得见、其实人人都见不着的衣服吗?难道你不曾穿着这件所谓体面的华服其实是光着身子在别人面前走吗?你们都有这种经验,所谓尊严、面子、矜持,乃至社会习俗、交际方式。——黄执中《奇葩说》第三季第六期辩词

1.从论证方法上赏析,你更喜欢哪一个文段?为什么?

【请学生发言】

语文活动二:总结其中规律【归纳】

【老师总结】因为两个文段都运用了比喻论证,这种论证方法,在论证过程中有如下作用:①在内容上,使复杂的道理浅显易懂;②在语言上,使行文的语言生动活泼;③在表达效果上,使论证的道理深刻有力。

语文活动三:调查真实情况【二阶诊断】

2.比喻论证有多方面的作用,我们马上能写出这样语言优美、内容深刻的语段困难吗?

答曰:困难。

语文活动四:探究其中原因。【二阶诊断】

3.难在哪些方面?

答曰:①词汇量不够;②手法不会运用;③逻辑不够清晰。

语文活动五:给出恰当的建议。【调和】

方法介绍:比喻论证=比喻+论证。

语文活动六:探寻其中的规律【觉知】

4.第一个文段中有几个比喻?他们的本体、喻体、相似点各是什么?

除此之外:“文化之于社会,如脊髓之于人体,是不可或缺的要物。”“有些人将欧美什物奉为圭臬。”这两个句子中也有比喻。

比喻的规律是:①本体往往是比较抽象的、不熟悉的、深奥的的事物或道理,②喻体往往是具象的、熟悉的、浅显的事物或道理,③本体与喻体之间有相似的关系。

语文活动七:还原写作思维【调和】

5.写作者在写比喻句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思维过程?我们以第一个文段的第一个比喻句为例来分析一下:句子: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请同学们体会一下,你觉得这个北京的考生,在写这个比喻句的时候,整个思维过程是怎样的?

答曰:首先想到的是“人”,再想到“散落,随地乱滚”,再想到“珠子”。首先想到“人”,再想到“珠子”,再想到“散落,随地乱滚”。

【老师总结】在写比喻句的时候,写作者会有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由本体想到喻体,再想到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形成比喻句;一种是由本体想到本体的某一个特征,再由这个特征想到与这个特征有相似性的一个喻体。

【现场演示思维过程】比如例句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请问,“人”是不是只有这一个特征?

那么,我们按照刚才的两种思维过程来造比喻句。

(1)人——小草、梅花、青松——坚毅

造句:人要像小草(梅花、青松)那样即使在贫瘠的土壤里也要彰显生命的坚毅。

(2)人——随时要拷问自己的良心——鼠标

造句:人就是一直鼠标,随时点击自己的良心,拷问自己的德行。

人——随时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橡皮擦、黑板擦

造句:在人生的黑板(书写本)上时刻准备一只黑板擦(一块橡皮擦),擦掉人生的错误,清洁人性的污点。

【老师总结】现在我们知道写好比喻句的思维过程,写比喻句就比较简单了。但是,比喻句等于比喻论证吗?

语文活动八:比喻句与比喻论证的区别【觉知、归纳】

纽带,是连接人或事物的桥梁。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我认为,当今社会之文化需要纽带来连接与传承。

龙应台曾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文化之于社会,如脊髓之于人体,是不可或缺的要物。尤其是如今社会发展迅速,各种文化盛行,很多人狂捧日韩,有些人将欧美什物奉为圭臬,而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却濒临消逝边缘。因此,我们需要传承文化,而文化的传承又需要一条纽带。

——2017年高考北京一考生作文《说纽带》

我们即使能够写成上面的比喻句,但是,这个不是比喻论证。

第二段用“细丝串联珠子形成珠链(项链)”来比喻“文化串联人形成社会”,从而论证了“文化对于社会而言的重要性”;用“脊髓是人体不可缺少的”来比喻“文化是社会不可缺少的”,从而论证了“文化对于社会而言的必要性”。还有第三层,指出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濒临消逝的边缘。三层共同证明了“我们需要传承文化”这个分论点。

比喻与比喻论证的区别在于:

(1)比喻偏重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而比喻论证偏重于使复杂的道理简单化。

(2)比喻句中,本体与喻体之间重在形似,一般是对象与对象之间外在特点的相似;比喻论证中,本体与喻体之间重在神似,一般是对象与对象之间关系相似或者道理相通。

(3)使用比喻的目的在于突出描摹对象的特征,而使用比喻论证的目的在于使观点深刻,有很强的说服力。

语文活动九:运用比喻论证写出文段【迁移】

纽带,是连接人或事物的桥梁。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我认为,当今社会之文化需要纽带来连接与传承。

龙应台曾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文化之于社会,如脊髓之于人体,是不可或缺的要物。尤其是如今社会发展迅速,各种文化盛行,很多人狂捧日韩,有些人将欧美什物奉为圭臬,而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却濒临消逝边缘。因此,我们需要传承文化,而文化的传承又需要一条纽带。

——2017年高考北京一考生作文《说纽带》

1.用比喻论证写出文段的步骤:

第一步:先明确论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全文的中心论点是“我认为,当今社会之文化需要纽带来连接与传承。”但第二段的分论点是“我们需要传承文化”,分别从重要性、必要性、现状三个角度来论证的,前两个角度各用了一个比喻论证。

第二步:通过论点联想喻体,找出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找到论点的某个特征,联想一个喻体。用“细丝串联珠子形成珠链(项链)”来比喻“文化作为串联人的纽带形成社会”,从而证明了文化的重要性。第二个比喻用“脊髓对于人体的不可或缺”比喻“文化之于社会的不可或缺”,从而证明文化的必要性。本文段还有第三层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已濒临消逝的边缘。三层连在一起证明了本文的第一个分论点“我们需要传承文化”。

第三步:用得自然贴切。

2. 以“学习之道”为话题,用比喻论证写一个文段。

示例:

学习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观点)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够走进知识的大观园,见到更多富丽堂皇的楼台亭榭,听到更多清脆悠扬的鸟雀鸣唱,嗅到更多的沁人心脾的馥郁芳香;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够走进人生的“三体联盟”,感知人伦的上下尊卑,人品的高雅低俗,人性的良善邪恶。不学习的人就像一只井底之蛙,只能看到碗口大的天空,当它跳入知识的海洋,才知道世界有多么博大;不学习的人就像一只孤雁,只能独自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感知飞翔,当它与群雁同伍,才能够相互交流更多的天气、地貌、水源、栖息地等信息,才知道经历的世界有多么绚丽多姿。

3.提示:观点可以多维的。

学习是一种享受;(“是什么”的角度立论)

学习是一种修行;(“是什么”的角度立论)

学习可以提升人的智慧;(“为什么”的角度立论)

学习可以探索人生的奥秘;(“为什么”的角度立论)

学习需要智慧;(“怎么办”的角度立论)

学习需要深思慎取;(“怎么办”的角度立论)

… …

语文活动十:生活中的比喻论证【迁移】

生活中,自己或者朋友常常会遇到一些烦恼,这个时候,我们希望自己说服自己或者希望自己说服朋友,从某些烦恼中走出来的时候,我们常常引用别人的名言来开解,其实,这就是生活中的比喻论证。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我国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大师的弟子神秀大师偈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国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最终传法的六祖惠能大师偈语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也可以自己写一写有一定哲理的句子,来送给自己或者朋友,比如:

山不转,水转;水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

《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

扎西拉姆·多多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

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

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

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

不弃

来我的怀里

结束语设计:

今天我们学习了比喻论证,老师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心香一瓣,通幽深之径;絮语千言,成润物之声。谢谢!

Part.02

   说理求深刻,精心打比喻         学案      

一、教学目标

01.

语言建构与运用目标

(1)通过学习比喻论证的写法,复习造比喻句的方法,用形象的事物来比喻形象的事物,写出恰当的比喻句。

(2)通过学习比喻论证的写法,复习造比喻句的方法,用形象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写出恰当的比喻句。

(3)通过学习比喻论证的写法,运用比喻句来论证一个抽象的道理,写出一个议论性的文段。

02.

思维发展与提升目标

(1)在造比喻句的过程中,训练孩子们形象思维的方法。

(2)在造比喻句的过程中,还原整个思维过程。本体是什么——本体有哪些特征——与这些特征的喻体可以选择哪些——本体和喻体用什么词汇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3)在训练比喻论证的过程中,训练孩子们逻辑思维:中心论点是什么——中心论点的特征是什么——与中心论点的特征一致的形象或现象有哪些——怎样写成一个运用比喻论证的议论性文段

03.

审美鉴赏与创造目标

(1)通过人物面貌美妆,提升审美能力。

(2)通过比喻造句,提升一种审美能力。

(3)通过比喻句、比喻论证的写法训练,训练孩子们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写比喻论证的文段的思维过程的清晰。

三、教学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语文活动一:欣赏两个文段【一阶诊断】

纽带,是连接人或事物的桥梁。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我认为,当今社会之文化需要纽带来连接与传承。

龙应台曾说:“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文化之于社会,如脊髓之于人体,是不可或缺的要物。尤其是如今社会发展迅速,各种文化盛行,很多人狂捧日韩,有些人将欧美什物奉为圭臬,而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却濒临消逝边缘。因此,我们需要传承文化,而文化的传承又需要一条纽带。

——节选自2017年高考北京一考生作文《说纽带》

臭不要脸可能也不是一件坏事,因为有时候的“脸”是真的不必要的。“脸”是什么,就是面子。面子就是《皇帝的新衣》中的那件华服,它美丽但虚妄,华丽而空无一物。各位国王,你们难道这辈子没见过这件华服吗?你们身上难道没有穿一件你以为人人都看得见、其实人人都见不着的衣服吗?难道你不曾穿着这件所谓体面的华服在别人面前走,觉得自己有穿吗?你们都有这种经验,所谓尊严、面子、矜持,乃至社会习俗、交际方式。

——黄执中《奇葩说》第三季第六期辩词

Part.03

说理求深刻,精心打比喻

     PPT      

THE

END

(0)

相关推荐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小窍门,助你决胜2021!

    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语文阅读题在中考中占有很大的分值比重,如果还没有掌握到方法,孩子们在练习时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精力,甚至事倍功半.下面这些阅读小窍门,老师希望能在中考前帮助孩子们事半功倍, ...

  • 作文评点‖淮阴中学9月月考优秀作文点评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黙默不语的泉水的 ...

  • 阅读议论文,要能够指出作者使用了哪些论证...

    阅读议论文,要能够指出作者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很多,比如,例论法.引证法,对比论证法.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当谬法.例证法就是用事实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引证法就是引用名言警句.定理法则来 ...

  • 苏州高三学生高分作文精细批改升格‖文以积则深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泉水在地下蓄积,一旦有机会,它便骄傲地涌出地面,成为众人瞩目的喷泉,继而汇成溪流,奔向远方,但人们对地下的泉水鲜有关注,其实,正是因为有地下那些黙默不语的泉水 ...

  • 深度学习中的知识蒸馏技术(下)

    本文概览: 写在前面: 这是一篇介绍知识蒸馏在推荐系统中应用的文章,关于知识蒸馏理论基础的详细介绍,请看上篇文章: 1. 背景介绍 1.1 简述推荐系统架构 如果从传统角度来看实际的工业推荐系统,粗略 ...

  • 深度学习中的知识蒸馏技术

    本文概览: 1. 知识蒸馏介绍 1.1 什么是知识蒸馏? 在化学中,蒸馏是一种有效的分离不同沸点组分的方法,大致步骤是先升温使低沸点的组分汽化,然后降温冷凝,达到分离出目标物质的目的.化学蒸馏条件:( ...

  • 一文概览深度学习中的激活函数

    人工智能算法与Python大数据 致力于提供深度学习.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干货文章,为AI人员提供学习路线以及前沿资讯 2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点上方人工智能算法与Python大数据获取更多干货 在右上 ...

  • 总结 | 一文读懂深度学习中的各种卷积

    仅作学术分,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于 :机器之心,towardsdatascience 如果你听说过深度学习中不同种类的卷积(比如 2D / 3D / 1x1 /转置/扩张(Atrous)/空间可分 ...

  • 透过新视角理解深度学习中的泛化

    文 / Google Research 团队 Hanie Sedghi 和哈佛大学 Preetum Nakkiran 如何理解泛化是深度学习领域尚未解决的基础问题之一.为什么使用有限训练数据集优化模型 ...

  • 使用Numpy进行深度学习中5大反向传播优化算法的性能比较

    OSC开源社区 昨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DeepHub IMBA ,作者P**nHub兄弟网站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计算二次凸函数的最优点来比较主要的深度学习优化算法的性能. 简介 深度学习被称为人工智能 ...

  • 深度学习中的对抗性攻击都有哪些?怎么防御?

    2021-06-10 18:20 深度学习中的对抗性攻击都有哪些?怎么防御? 中国工程院院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工程院院刊(ID:CAE-Engineering),作者:任奎.Tianhang ...

  • 深度学习中的 Attention 机制总结与代码实现(2017-2021年)

    作者丨mayiwei1998 来源丨GiantPandaCV 编辑丨极市平台 极市导读 由于许多论文中的网络结构通常被嵌入到代码框架中,导致代码比较冗余.本文作者对近几年基于Attention网络的核 ...

  • tensorflow 学习笔记-- 深度学习中epochs batchsize iteration的概念

    深度学习框架中涉及很多参数,如果一些基本的参数如果不了解,那么你去看任何一个深度学习框架是都会觉得很困难,下面介绍几个新手常问的几个参数. batch 深度学习的优化算法,说白了就是梯度下降.每次的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