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陈何芳:硕士生成长需要怎样的“管理保障”
关键词:硕士生;成长;管理保障
摘 要:硕士生的成长需要院校层面优化管理,在教师、教学和学生等方面给予制度和资源保障。其一是师资管理,强调招收、培养、留住和用好优良师资;其二是导师管理,要求增强“导师负责制”的培训、交流和督导;其三是课程管理,需要优化课程设置并提高课程数量和质量;其四是教学管理,呼吁课堂内外增强开放、跨学科和互动性;其五是学生管理,需要加强调研与改进以落实和增强“学生中心”;其六是活动管理,呼吁加强校际交流与社会实践以促进知行结合。
硕士生的成长需要院校层面优化管理以加强保障。学院需要深入学习国家和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将外部期待或宏观战略具体转化为管理实践。其中的师资管理、导师管理、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活动管理,都能惠及硕士生的有效成长。
一、师资管理:招收、培养、留住和用好优良师资
优良的师资是促进学生成长的根基,需要制度的保障。高校及其学院应重视培养和引进高水平师资,在人才的吸引和聘用方面进行制度性创新。同时要健全合理的职称评定制度和晋升机制,不断提升高校教师待遇,减少金字塔尖“明星教授”的非正常流失,以此保证优质教师的相对稳定性。
二、导师管理:增强“导师负责制”培训、交流和督导
导师负责制凸显了导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研究生成长深受导师的影响,导师质量需要制度性保障。比如高校应完善研究生导师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制度,让导师具备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知识与能力。导师应明确自身在研究生招生、培养、毕业各环节的工作细则,全面熟悉学校研究生培养的基本政策、要求和流程。同时学校和学院还需要举办导师之间的育人经验交流会,召开学生评议导师指导状况的座谈会,等等,为导师的能力成长提供意见、建议和指导。
三、课程管理:优化课程设置并提高课程数量和质量
课程设置决定学生成长的规格,需要制度性优化。高校尤其是学院应科学设置硕士生所学专业的相关课程,保证硕士生课程要么“少而精致”,要么“多而不杂”,为学生选课提供具有足够质量和数量的课程选项。当然,课程授课质量更应加以保障,让硕士生在课堂上能真正学到他们在课下“通过自学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
四、教学管理:课堂内外增强开放、跨学科和互动性
院系是大学的基层组织,是大学落实教育目标、实践育人理念的前沿阵地。也是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最有创举的场所,院系的积极探索和首创精神是大学改革的活力所在。硕士生的课堂教学要增强自主性、开放性和跨学科性,注重对学生学术思维和信息获取能力的训练。在课堂内外还需要加强人际互动。学校要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渠道交往,提供研讨室、素质拓展设备免费租借等硬件条件支持,并定期开展多主题的学生活动或师生交流活动。
五、学生管理:调研与改进以落实和增强“学生中心”
当前各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大都以“管理便捷”为核心,较少关注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而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就要突出管理中的“消费者意识”,为“学生顾客”提供更加灵活的选择,尊重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自主性。硕士生的自主学习具有天然的优势,他们往往具有提升自己的强烈愿望,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遗憾的是,当前研究生的成长自主性常常受到管理性干扰。比如调查中发现,学校和学院层面的学术奖励制度过于功利、过于强调实践活动参与,并且学生管理制度缺乏相对稳定性,对于学生成长产生了功利化和紊乱性的“指挥棒”作用。此外,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生成、调整和终止都还比较随意,降低了制度成效。未来的学生管理需要突出学生视角,尊重学生发展在兴趣和能力上的多元性,增强学生管理的灵活性和适切性。
六、活动管理:校际交流与社会实践以促进知行结合
顺应当前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硕士生培养需要树立“大学习”观念。高校管理对“大学习”的重视程度,体现了院校的实力,也反映了院校对于硕士生成长的实际支持力。除了抓好课堂上的正式学习,高校还要重视研究生的同辈交往,重视师生关系及其教育意义,甚至要重视校园围墙之外的个体人际交往,因为这些活动和行为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学习意义与教育功能。为了促进硕士生的全面发展,高校需要加强活动管理,充分开发正规和非正规性教育资源,加强校园内外的联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一方面是打破校园界限。学校要积极拓展校际交流的空间和频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校际交流机会,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和成长经历。另一方面是促进知行结合。高校应利用好校外教育实践基地,提高硕士生“做中学”的科学探究意识,在实践中锻炼人际沟通能力,促进研究生学业、人格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总之,院校层面优化管理能够发挥“管理育人”作用。师资管理、导师管理、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活动管理,为硕士生成长提供了制度和资源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