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半年开箱透气,储存白茶有这项要求?听说做过的人都后悔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好心办坏事,从古至今,屡见不鲜。

《儒林外史》里的杜少卿,对谁都慷慨,老好人一个。

久而久之,周围人什么事都找他要钱。

最终落得散尽家财的结局,一无所有,而那些他帮过的人,也基本不见踪影。

升米恩,斗米仇,便是如此。

古往今来,同样的戏码也在当下上演着。

朱之文,那个在星光大道上穿着军大衣,一展嘹亮歌喉,最后一炮而红的草根歌手。

从一个普通的农民,翻身成为了众人瞩目的明星。

成名之后,用自己的积蓄给自己的村子办了很多实事,却没得到村民们的好印象。

贪心的人,如同蚂蟥,贪婪的吸食着他人的“血液”。

好心办坏事,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频频发生。

在茶圈中,依然普遍存在着。

有位茶友说,“我存了好几箱白茶,每几个月都会拿出来透透气,让它们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听到的瞬间,心里已经凉了一大半。

恐怕这些白茶,是凶多吉少了。

《2》

白茶储存需要定期打开透气吗?

答案是,不要!

茶友害怕白茶在密封的环境下,无法呼吸外界的新鲜空气,从而被闷坏。

因此偶尔将白茶“解放”出来,拆掉三层包装法,打开透气。

茶友极宝贝自己所珍藏的茶叶,难免小心谨慎一些,这无可厚非。

没想到,这个方法不仅没帮到它,反而好心办了坏事。

白茶不是人,不需要依靠氧气而存活。

况且密封储存的白茶,包装内还存有微弱的空气,足够白茶陈化,并不是完全真空。

它的内部,既不闷,也不热,很是干燥,适合陈化。

而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汽,与白茶过度接触后,会造成不良后果。

白茶喜干怕湿,本身的含水量极低,合格的白茶含水量在8.5%以下。

因此,它更喜欢呆在一个干燥的环境。

若是贸然将其打开透气,则会让空气中的水汽大量入侵,被茶叶吸收之后,导致自身的含水量超标。

超过了8.5%之后,品质会逐渐受到影响。

在初始阶段,会发现白茶的香气减弱,不聚集。

在喝茶的时候,能够明显的感觉到茶香微弱,汤感变薄,与之前相比,滋味稍有不足。

代表着白茶出现了轻微的跑气现象。

随着水汽的愈演愈烈,茶叶在潮湿的环境下,再次发酵。

如此一来,受潮变质,并生出了一些怪味,比如酸味,闷味,巧克力味等等,皆是白茶被存坏的证明。

最终的结局,大家可想而知。

逃不过变质发霉,走向了破灭。

其次,在开箱透气的过程中,空气中的异味也会对白茶的香气产生一定的影响。

茶叶本身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如此一来,让原本香气纯正的白茶,附着了一些异味,怪味。

不仅浪费好茶的风味,更影响了品饮者的兴致。

之前有位茶友,十分粗心的将老白茶与陈皮存放在一起。

若是经过严密的密封,倒还有一些挽回的余地。

但万万没想到,茶友是以敞口打开的方式,让白茶大量吸收了陈皮的气味。

可想而知,在之后喝茶的过程中,总能在茶汤里喝到一股怪味,滋味难以言喻。

最后,白茶在陈化的过程中,除了定期检查的需求,最好不要太过于频繁的开箱。

否则,会让好不容易陈化出的香气大大减弱。

比如药香,陈香,枣香,花香,毫香等,消散在空气之中。

多年存茶的心血,付诸东流,实在令人惋惜!

《3》

白茶的储存不要空气流通吗?

需要。

不需要透气,却需要通风,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

非也。

并不是让茶叶与空气直接接触,而是将白茶存放在一个空气适当流通的环境下。

不能让房间整日紧闭,毫无空气流动,更不能存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

密封,是指用三层包装法,将茶叶层层密封,隔绝外界的空气。

通风,指的是空气流通。

注意,并非敞开大门,打开窗户,让户外的风和空气大量涌入房间内部。

这样也会让水汽过多的进入,导致存茶环境过度潮湿,增加白茶受潮风险。

只需要一个小小的缝隙,可以轻微的透气、换气,适当通风即可。

将屋内原本污浊、不清鲜的空气排出,保证房间内始终处于一个舒爽,洁净的状态。

那么,便是最佳的。

如果存茶环境的空气沉闷,阴郁,不干净,则会被白茶吸附。

茶叶在陈化的过程中,与异味朝夕相处,久而久之,便影响了自身的香气和滋味。

从而,还让白茶催生出了一种奇怪的仓味。

就像偶然闯入了一件破旧的木房子,空气中布满了灰尘,散发着一股不清爽的气味。

茶汤入口,少了原本的清新感,空灵感,灵动感。

反而像是被束缚住了,且鲜爽感被异味所掩盖,好茶的风华难以彻底展现。

错误存白茶容器

《4》

白茶密封储存之后,就可以不管不顾了吗?

当然不是。

定期开箱,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收藏白茶,存在着很多极与极。

有部分茶友,将白茶密封打包好之后,存放在房间中,便认为万事大吉。

只需要静静的等待上几年,便能收获老白茶。

还有部分茶友,买到优质白茶后,如获珍宝。

于是,对它爱不释手,几乎天天都想开箱查看存放状态,生怕有个万一。

究竟哪种做法是对的呢?

事实上,两种都是错误的。

定期开箱,能够及时发现白茶储存过程中的变化,若是出现了纰漏,便于及时调整。

正确的频率,建议隔半年左右开箱一次,过程中不需要打开塑料袋和铝袋。

只要打开外箱,看看里面有无出现怪味,内部是否有水汽。

若是没有异样,则及时密封回去,让白茶继续陈化。

但如果发现出现了异味,或是茶香减弱,则要及时调整储存的方式。

早发现,早挽救。

假如完全不管不顾,等到白茶完全变质之后才反应过来,为时已晚。

过于频繁的开箱,则失去了密封的意义。

同样也会让水汽侵入包装内部,并且附着在袋子上或是纸箱内,导致茶叶受潮变质。

香气减弱,汤感变薄,内质受损,严重影响了白茶的品质。

《5》

茶友们爱茶心切,自己感同身受。

但也同样惋惜那些被存坏的白茶,丧失了价值。

好心办坏事,最让人扼腕叹息。

抱着一腔热忱,却最终只落得一个受潮变质的结局,心如死灰。

而后,态度急转直下,放弃了存茶。

再也无缘享受收藏白茶,亲手存出老白茶的快乐。

其实,存出好茶并不难。

两个字,细心。

观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一个对存茶产生影响的小细节,都值得引起重视。

终究有一天,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存出独一无二的老白茶。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