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钟楼
前天,从《新东西》微信群欣闻,已停止报时的黄石钟楼,修缮工程趋近尾声,正在进行安装调试,2021年1月1日零时,钟楼将再次敲响新年的钟声了,我这位伴随着黄石钟楼一起学习、工作的黄石人,怎么也按捺不住内心深处的激动。
时光荏苒,历经70余年风雨沧桑的这座钟楼(当年名为邮政大厦),留给人的记忆,依然鲜活,恍若昨天。我们为曾经拥有这座钟楼而倍感骄傲,也为此倍感自豪。遥想当年,黄石邮政大厦建在此地,没有过多的设想,也仅仅是把这里当成一个供人收发信件的去处,并不十分靓眼。到了1979年4月26日下午3点,这座改建的钟楼第一次敲响钟声了,此时的钟楼已开始伴随着黄石人一年四季遥相呼应,同呼吸,共成长。据实地了解:这座钟楼共九层,是黄石当年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自从1980年5月1日正式运行以来,早上7点的钟声成了黄石这座城市的符号。要知道,当年的黄石,城市的发展滞后,市政府想百姓所想,集中财力办大事,钟楼的修建,这在当时是一重大举措,它集中了建筑师的智慧,透着恢宏与时尚,彰显着典雅与华贵,极大的提升了黄石的影响力,钟楼的建成,已经很超前了。回想过往,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年,我们正在黄石师范学院(现已改为“湖北师大”)学习,当年,我们有六位室友,同住在覆盆山下的一间简陋的“面包房”内,每当下午没课时,趁着好时光,我们几位常常是拿着书,去覆盆山上阅读,清风徐来,耳际还偶尔听到钟楼传来的“咚咚咚”声,这声音,暖暖的,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悦耳,仿佛是一位长者,催促着我们,趁着年轻的好时光,要抓紧时间读书。有时,站在山上,不经意间,还能望见中心城区上空,钟楼那高大、巍峨、挺拔的身影,它仿佛是文明的使者,向市民传递着正能量;又像是一位好客的主人,伸出双臂,笑迎八方来客;更像一位忠诚卫士,日日夜夜地守护着这座英雄的城市。更令人难忘的是:我们读书的学校,当年没有地方洗澡,我们曾常常步行到钟楼斜对面的一澡堂洗澡;也顺便到过这座钟楼大厅与家人发过书信,并多次与钟楼有近距离的接触与碰撞,因此,提起黄石钟楼,我们曾经一起共同成长,一起见证过过往的这一段艰难的岁月。黄石钟楼地理位置十分显要。附近的码头,火车站,汽车站分布其中,只要是来往黄石的旅客,这里成了必经之地,它成了宣传黄石的一张名片;黄石钟楼附近,又是市政府、市教育局、市图书馆、市文联、市文化宫所在地,这里已然又是黄石政治、文化的中心;黄石钟楼附近还分布着大冶钢厂、锻压厂、华新水泥厂、黄石电厂、美尔雅制衣厂,又是黄石市重、轻工业发展基地;黄石钟楼聚金虹大厦、红旗百货、车站商场、一百商场、黄石百货等商场如一区,这里商店云集,商品琳琅满目,是市民集中休闲、购物、娱乐的好去处。自黄石钟楼建成至今,几代黄石人伴随着钟声一起生活与成长。黄石钟楼以傲然之势,一直屹立在城区的喧嚣繁华之地,是黄石大型公共建筑中的翘楚之作,身为黄石市民,我们倍感自豪。岁月历历,脚步匆匆。伴随着钟楼那悠扬宏亮、震撼大地、气吞山河的钟声,改革开放四十年,催人迈进新的征途,黄石的发展日新月异。
晨钟声声繁华景,岁月悠悠百世芳。四十年来,黄石变了,黄石真的变美了。我发自内心的赞美黄石市政府及勤劳的黄石人的大智慧,大手笔,竟然把当年的一个破败不堪而又"光灰”的城市,经过改革的车轮反复辗压而已销声匿迹,如今规划得既环保又如此科学,建设得既美丽富饶而又如此靓丽动感。现在的黄石,大都市格局已具规模,轻、重工业,已在山南扎根,十分兴旺发达,显示出它的勃勃生机;黄石老城区,成了商业场所,市民安居乐业、休闲娱乐之地;团城山已然成了黄石市政治、文化中心,彰显着黄石的新鲜活力和勃勃生机。当下,站在江边公园,遥望着气势恢宏的钟楼,我不禁感慨:这座钟楼,代表了一定时期的文化,它是市民心里的一段凝固的音乐,它伴随着时代的步伐,与市民一起成长。它雄踞市中心,与浩浩荡荡的长江相依偎,与东方禅寺的祥和的钟声相闻,与磁湖处美丽的睡美人相唱和,随着2021年新年钟声的敲响,它和着时代的节拍,穿云破雾而来,恍如天籁神曲,空灵且缥缈,这动听悦耳的钟音,声声熨贴在百姓的心坎,催人奋进,昭示着黄石新的航船已经开启,黄石未来的发展前程似锦。美丽的黄石啊,让我们每一个黄石人,乘着十四五规划的东风,去亲手描绘我们美丽的家园,让我们每一个黄石市民的心,伴随着这新年的钟声,深深扎根在这块肥沃土地里……
皮文龙,男,大冶市还地桥镇人。湖北师大中文系毕业,高中教师退休。著有诗集《璧合诗选》,散文集《文心集》。偏爱诗词,怡情随笔,有诗歌散文多篇在《新东西》《东楚升学宝》《三苏文学》《沧浪书院》《东坡词馆》等媒体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