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中秋望月,写下一首《折桂令·中秋》,成为元代最经典的中秋散曲之一(该文内还有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中秋诗词,公认以苏轼的《水调歌头》为第一,胡仔表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这话得到了后世很多人的认可。其实中秋诗词,除了苏轼这首知名度极高的作品外,还有很多其他不错的作品,因为中秋是古今同样重视的大节,所以吟咏中秋的作品历来不绝,宋词中咏中秋的佳作,比唐诗更多。

比如,辛弃疾有一首《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无疑是咏中秋的名作,词曰: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辛弃疾通过古代神话与传说,以丰富的想象,构成了一幅超现实的艺术境界,其中又寄托着自己立志收复中原却屡遭挫折的爱国情怀,并影射了南宋朝廷中的妥协投降派是月中的桂影婆娑,只有将他们去除,才能让清光更亮,即才有望统一中原,赶走金人。辛弃疾这首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又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深层寓意,的确是一首写中秋的千古名词。

南宋之后,元朝建立,元朝政治腐败、官场黑暗,即便是有一二清官,也会遭到别人的攻击和弹劾,著名词曲作家张养浩便有着深刻的感触。张养浩为官清廉,主张清除官吏弊端,改革局势,但却因直言敢谏获罪,晚年他在山林中隐居了很长一段时间。张养浩所经历的官场环境,与辛弃疾类似,所以他们之间有着共同的感情基础。这一年中秋夜晚,张养浩望月饮酒,有感辛弃疾的《太常引》词,于是熔铸辛词,写下了一首《折桂令·中秋》的小曲。

张养浩最著名的散曲作品,是我们熟悉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其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名句,触动人心,胸怀博大,而这首《折桂令·中秋》,也是触景生情的佳作,只不过曲中没有了对民生百姓的悲叹和沧桑,但却多了些中秋望月时个人感情的空灵与沉闷,全曲经过对月光的渲染,通过妙用前人的成句,创造了出了一种清幽宁静的意境与氛围,前半写景,后半抒情,用典不露痕迹,堪称别具一格的佳作,在元代写中秋的散曲中,张养浩的这首是最经典的作品之一。

折桂令·中秋

元·张养浩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首句以问句开头,“一轮飞镜谁磨”?天空中这犹如明镜一般的明月,是谁将它打磨得这样浑圆清亮呢?这是词人中秋望月后的疑问,但张养浩并没有回答,而是转笔写月光洒下人世间的壮美景象。

照彻乾坤,印透山河”,明亮的月光照遍了大地,印透了山河,作者并没有直接写月,而是通过月光洒遍大地、山川的效果来表现,月光本是阴柔、幽静的,所以作者才说是“照彻”、“印透”,将月光悄无声息,无孔不入的感觉写了出来。

接着四句,继续写景,“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中秋的月光将露水衬托的更加澄澈而又清亮,露水也因此映衬的月光更加洁白优美,犹如水洗过一样。由于中秋月圆,所以月亮反射的光线更足,“比常夜清光更多”,即便月中有桂树婆娑,也丝毫于光亮无碍,明月当空,清夜澹澹,共同为我们构成了一幅幽静、空灵的图画。

作者因此也引发了感慨,“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这又是一个问句,张养浩对月高歌,把酒问那月中的嫦娥,这样的良辰美景,何不纵情一醉?这是词人感情的宣泄,也是对美景的态度和欣赏。或许词人会自叹不如嫦娥那样长生,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浮沉起落,也足以引起人们的无限悲伤了,对此,作者不解,只好尽情一醉。

张养浩的这首中秋曲子,所表达的感情是有其特殊性的,作者主要通过写景来表现感情,着力描绘了中秋之夜月光格外澄澈空灵的特点,同时化用辛弃疾的词意,创造出了非常清幽宁静的意境与氛围,让人读罢有一种淡淡地沉闷和伤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