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请保持怀疑,自己看到的才最真实

GOOD  NIGHT

朋友家的小家伙,最近刚学会走路。
这个以往见到熟人就会让人抱的小家伙,再见面时,无论如何也不让我抱了。
跟朋友说起这件事,朋友用小家伙的口吻说道:“以前咱是自己不会走,只能让你们抱着到处跑,现在小爷我自己会走了,我要自己探索这个世界。”
听他说完,一群人看着小家伙颤颤巍巍的样子,都笑了起来。
然后无意间意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不像那个曾经天不怕地不怕的自己了。
在看《道林·格雷的画像》一书时,曾看到这样一段话:
我喜欢自己去了解一个人。布兰登夫人待她的客人,完全就像拍卖师对待拍卖品一样。她要么什么都说,要么讲得事无巨细但就是不说你想知道的。
不由得想到经常在朋友圈中的人物标签,诸如XX运营老司机、XX客座教授、XX创始人、XX导师等,从不否认这些标签的真实性,但是也不能不考虑其中的可能存在的夸张成分。
当然,也不否认这样的标签更能吸引人的眼球,赢得他人的青睐,作为营销的手段,实属正常,但是笔者还是认为,自己去了解的,才是最靠近真实的。
不管是在学生时代,还是工作以后,每当遇到认识新的朋友或同事时,我们总会从他人口中听到很多关于此人的介绍,诸如能说会道或是寡言少语、情商很高或是特别聪明、酒量极好或是从不喝酒等等,现在再听到这样的话语,基本也就是作为一个参考罢了,至于这个人真实的样子,我相信自己亲眼看到的,而不是别人介绍的。
曾在推文《一百个人口中有一百个我,我是天使也是恶魔。》中写道:如果你没瞎,就别从别人嘴里认识我。
于此处而言,算是异曲同工吧。

就读书而言,最初开始有计划的读书的时候,曾看过一段时间的《罗辑思维》,然而,现在几乎不再读他的内容。

究其原因,他说的那些东西,我自己也可以搜索到,自己能够去查阅,为啥要去看他那些带有很多主观思考的内容呢?

记得罗胖在《处理人际关系:就事论事》中曾说道:曾国藩身边的战友,左宗棠、沈葆桢、李鸿章,甚至包括他的亲弟弟曾国荃,都经常在他背后捅刀子。(PS:此处属于原文摘抄,没有改写,没有断章取义。)

因为读过不少曾国藩的资料,所以于此处写了以下评论:

我不知道罗胖读了多少曾国藩的史料,但是曾国荃作为曾国藩的亲弟弟,在太平天国覆灭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战天京就是曾国荃打下来了,而且曾国荃对其兄曾国藩很是信服,要不是曾国藩的战略决策——结硬寨打呆仗,曾国荃是坚持不下来的。同时当时天京攻陷的时候,左宗棠很明智的没有去抢占胜利果实,这也说明其实这一群人没有落井下石的情况。

只是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文正公作为理学出身的文人子弟,对于自身要求相当严格,但是其他的将士可是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人,他们打仗无非就是加官进爵,荣华富贵而已。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集众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这句话了?

自此以后,对于很多书中的内容,笔者基本保持一种怀疑的态度,自己去考证,自己去了解,自己去获取,然后形成自己的认知。

在很多地方,都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方式的便捷与高效,让人们误以为是信息爆炸式的增长,其实不然,只是无用的信息增加了。
也读过不少不痛不痒的书籍,三两个小时读完,然后合上书本,竟然不曾记起其中有多少内容。自认为记忆力不算太差,但是看完这样的书以后,不说乏善可陈,但也没有多少作用。
所以现在越来越接受这样一种观点,那就是——读书最终都是殊途同归。
要想研究国学,摆脱不了经史子集;
要想研究历史,不可能游离于二十四史;
要想了解人物,传记文学不可能少;
......
所以,越来越不喜欢那些所谓的“5分钟读透一本书”、“1小时让你了解XX”,如果真的这样的话,那这个世界上就都是“牛人”了。

与人而言,何尝不是?

别人说的群莺乱飞杂花生树,那也是别人,不是你!

末了,愿以后的日子里,不管对人对事,请相信自己看到的,虽然不可能是全部的,但也是最接近真实的。

祝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