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说地图】浦东沿江地区(原黄浦区部分)居民点的形成与发展

原黄浦区境内的浦东地区是指黄浦江东岸的今陆家嘴(包括原东昌路、崂山西路2个街道)、潍坊新村(包括原张家浜、潍坊新村2个街道)和洋泾3个街道的所辖地区。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设上海县时,该地区属高昌乡。明朝永乐年间,黄浦江水系基本形成,该地区属上海县高昌乡二十四保。境地为河浜密布、地势平坦的水网地带,流经境内较大的河流有洋泾、高巷浜、东洋泾浜、咸塘浜、俞家浜、张家浜、华漕澾等。这是居民聚集地(自然村)形成与发展的优越地理条件。

同治《上海县志》中的《上海县北境水道图》可见清代浦东地区水网基本概貌

一、早期浦东的自然村

境内大部分自然村落,形成于明、清两代。有的是为官宦人家耕种田地或看管坟山的农户形成的村宅。如西小石桥,原为明正德年间翰林院学士陆深家族坟地,俗称陆家坟地。有的因俞家庙、戚王庙、钦赐仰殿等寺观的兴建和重建,香火鼎盛,促进了附近一带居民点的发展,有的因水上交通方便,外地船民靠近河浜建屋定居,逐渐发展成居民点。明代后期,在今源深路两侧和钦赐仰殿一带,自然村落有盛家行、西张家湾、叶家巷、老鸦窝、吴家堰(张家楼)、沈家宅、唐家宅、草庵陈家宅、赵家宅、冯家宅等。东部洋泾镇周围,有东张家湾、东唐家弄、西唐家弄、东栅口、西栅口。北部沿江有吴家厅。西部沿江在今杨家渡已有散居船民。

因钱家巷聚落得名的钱家巷路留存至今(周文俊 摄)

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在今源深路以西、浦东南路以东一带的自然村,属于今陆家嘴街道的,有王家桥、北姚家宅、铁地桥、小吴家宅、坟塘桥、小石桥、庄家桥、毛家宅和坟山屋等,属于今潍坊新村街道的,有张家楼、龚家宅、码头浜、朱家滩、钱家巷等。在今浦东南路以西至沿江一带的自然村,属于今陆家嘴街道的有杨家宅、彭家宅、冶坊桥等,属于今潍坊新村街道的,有杨家宅、草泥塘等。清嘉庆至道光年间,境内陆续出现的自然村和居民点,在今陆家嘴街道的有朱家宅、乔家宅、张家宅、西桃园宅、姜家弄、冰厂田、吴家弄等,在今潍坊新村街道的有小吴家宅、杨家宅、胡家木桥、东张家宅、西张家宅、唐家浜、康家宅、麦家宅、陈家门、陈家宅、严家宅、垃圾塘,谢家宅等;在今洋泾街道的有张九房、小宅子等。这些自然村,大多以同姓宗族聚居为主,以宅命名,冠以姓氏。间有因桥、塘、弄、浜、楼、厅等得名的。

1988年洋泾镇鸟瞰

二、上海开埠后浦东沿江地区的变化

1843年,上海开埠后,英、美、法、日等国商人,竞相在本区浦东沿江兴筑码头,建造厂栈、仓库。自1862年起至20世纪初,在陆家嘴一带,有英商太古浦东栈、太古华通栈、怡和栈、祥生铁厂、耶松船厂、瑞镕船厂、隆茂栈、英美烟厂,法商永兴栈,日商日华纱厂等。在陆家渡有德商瑞记洋行火油池。在杨家渡、老白渡一带,有日商日清轮船公司码头、东省铁路码头、同春福栈房、菱华仓库、益昌栈等。在今浦东南路以东,浦江南岸有英商泰同栈、其昌栈、日商三井第二栈等。在此期间,以李鸿章为首的清政府官员和民族工商业者也在沿江一带兴建厂栈商号,有华章纸厂、江海关栈房、鸿升栈、招商局堆栈、沙船号同业公会、乾元兄弟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高巷浜两岸开设多家修造木船的船厂。由于中外工厂、码头、仓库、堆栈的开设,促使这一带居民大量集结,本地人和外来的江苏、浙江、山东、湖北等地的农民、船民,都在此落脚定居。1912年起,大批苏北高邮人在今陆家嘴街道东部陆家坟山荒地,搭棚栖居,形成高邮浜棚户区。1921年和1931年,苏、皖地区发生两次特大水灾,两地灾民背井离乡逃来浦东,在杨家渡一带沼泽荒滩搭盖草棚、简屋或“水阁子”“滚地龙”栖居,形成垃圾塘、草泥塘、江北村等棚户区。在近其昌栈的复兴镇,有苏北等地难民在煤栈附近搭盖草棚、简屋定居。外来的人口,有的进厂栈码头从事繁重的手工操作和装卸、搬运等劳动;有的拉车子、摇划子,有的串街走巷修伞磨剪或捕鱼摸虾等等。

1949年复兴镇棚户区面貌

沿江一带,由于居民集聚稠密,烂泥渡、陆家渡、杨家渡、老白渡等渡口往来人众,并开辟了南洋、坟山、春江、隆茂栈、游龙路等码头,增加了水上交通线。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已形成陆家嘴、烂泥渡、杨家渡、老白渡等4个集镇。由此房屋营造商应时而生,营造商先后兴建旧式里弄住房,出租给职工家属居住。光绪后期(1900年前后)在今东昌路首建的仁记里,是浦东最早的旧式里弄住宅。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沿今东昌路两侧兴建的旧式里弄有东长里、昌兴里、东昌里、浦东里、市范里。沿今浦城路有新浦东里,东宁路有延庆里,北护塘路附近有培德里、富安里、鸿奎里、典当弄、合德里。当时烂泥渡街屋舍毗连,店摊作坊鳞次栉比,成为市面繁荣的商业街,也是人口密集的居民点。

1988年的烂泥渡地区

在陆家渡沿高巷浜两侧,因有船厂,于是陆续开设了与修船配套的篙橹、锚链、油灰麻丝等店,还有米店、肉庄、烟纸杂货店、饭店、茶馆、酿酒作坊等,成为集市。

在杨家渡一带,除康熙、乾隆年间,有川沙籍孙、马、姚、钱等姓建瓦房定居外,咸丰至宣统年间,开设了纱厂、油厂、牧场、酿酒作坊、豆芽作坊以及烟杂店、油粮店、茶馆、浴室、书场等20多家,商业日趋繁荣,居民日益增多,形成鸿丰里、厚德里、明德里、东新里、协升里、福昌里、东升里、福庆里等居民点。其中有草棚,有瓦房,也有砖木结构的楼房。

在老白渡、张家浜一带,20世纪初开设五和精盐公司、上南川盐栈、浦东发电厂等。在沿江外商厂栈的影响下,外来人口增加,建屋出租者随之增多,先后建造了十三埭头、景贤里、庆生里、东方里、懋业里等。还有苏北盐城、扬州、淮安等地贫民逃荒来此,搭盖大批草屋或“滚地龙”定居,称余庆里、庆余里、新民里、福民里、裕民里等。老白渡南街、北街有太平里、福善里、湖北弄、警局里、三阳弄、仁德里、长裕里等居民点。

至此,浦江东岸,北起陆家嘴,南讫张家浜,东至浦东南路,厂栈林立,渡口繁忙,人口密集、商业兴旺,成为浦东的闹市地区。

1990年代洋泾镇上的洋泾桥

洋泾镇一带,清初在洋泾港东西两岸,已建成街市,称东镇、西镇,居民集中,后来又形成孟家宅、凌家弄、鹤州里等居民点,成为近郊较大的集镇之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浦东遭受兵燹,烂泥渡街毁于战火,陆家嘴、陆家渡、杨家渡均遭炮火之灾,居民纷纷外出逃难,战事稍平,东昌路发展成商业街。当时苏北等地难民又一次涌入上海,陆家渡、冶坊桥、冰厂田、杨家渡、老白渡一带,人口骤增,棚户区再次扩大。抗战胜利后,居民重建家园,在东昌路上有新建的裕华新村,在浦东南路东侧庄家桥附近有新建的光明村等居民住宅。

浦东南路以东,今崂山新村和潍坊新村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时,除原有自然村外,开设牧场甚多,间有菜田、农田,仍属农村景象。

三、1949年后浦东地区的新村建设

1949年后,为了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在东起洋泾镇,西至浦东南路两侧,南至张家浜,北达浦东大道的范围内,上海市、黄浦区两级政府及有关单位分期分批征用自然村宅基和农田,移去坟堆,填没浜沟,大规模地建造新村住宅。主要有崂山、乳山、潍坊、梅园4个大型新村和13个中小型新村。至1986年,建筑总面积约310万平方米。按建造时间简述如下。

长航新村旧照

1951~1952年,上海港务局、航道局在浦东大道南侧的即墨路以东,以及昌邑路、吴家厅一带,利用荒地,最早建造了一批二、三层砖木结构的住房。同期,长航局和上海港口机械厂在浦东南路以西,原东宁路以北,征用菜田、坟地,建造砖木结构的二、三层职工住宅10 幢,后又建五层住宅1幢,取名为长航新村。浦东供电所在浦东南路以东,原王家宅以北,建造了职工家属宿舍,其中二层住宅5幢,三层住宅3幢,取名为浦电新村。

崂山新村旧照

1953年起,在浦东大道以南,文登路(今东方路)以西的铁地桥、小吴家宅等自然村落和许多奶牛场原址上,开始建造浦东地区最早的大型新村住宅——崂山新村。首批建造的为砖木结构清水红砖墙的三层楼房,竣工后分配给市劳动模范及海运系统中层以上干部居住。至1958年建成了大批三层住宅,定名为崂山一村、二村、三村、四村。

桃园新村旧照

1955~1956年,在洋泾地区东北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海舰队四八〇五厂征用仁和村的农田,建造二层住宅4幢,三层住宅10幢,命名为海防新村。在原东昌路街道田度路以西,东宁路以北,利华造纸厂、上海毛纺厂、上棉十厂等单位,征用菜田,以自建公助的办法,为职工建造二层住宅13幢,定名为桃园一村、二村、三村。在原崂山西路街道张杨路以北,坟塘桥以东,由上海海运局和港务局港驳公司建造二层职工住宅16幢,取名为海港新村。

乳山新村旧照

1958年起,在文登路(今东方路)以西,浦东南路以东,乳山路以南,沈家弄路两侧,开始建造浦东地区又一大型的新村——乳山新村。初期在庄家宅一带建造三层住宅20幢,四、五层住宅5幢,定名为乳山一村,主要由纺织、海运、邮电等系统的职工居住。同期,上海船厂、海运局等单位,在浦东南路以西,田度路以东,东宁路以北,征用陆家坟地、菜田,建造三层职工住宅8幢,取名为长田新村。

1965~1968年,在今陆家嘴街道东宁路以北,长航新村东侧,由上海船厂、海运学院、乳品三厂、上海航道局等单位建造四、五层住宅6幢,定名为长田二村。在洋泾地区东北部小宅子附近农田中,建造三层楼房1幢、平房18间,称船民新村,后又建五层住宅2幢,二、三层住宅16幢,取名为阳光一村。在张家浜街道草泥塘路以东、福民里的东北部,上海港务局为装卸职工建造三层住宅3幢,取名为大庆新村。

1971~1975年,在原东昌路街道田度路以西,由远洋公司、立新船厂、海运局,黄浦区集管局、教育局等单位,建造五、六层住宅12幢,定名为桃园四村、五村。在原张家浜街道小南庄、谢家宅旧宅基,由上海港务局建造四、六层住宅22幢,定名为东明新村。在洋泾镇永安街(今崮山路)以东“十五间”旧址建造五层住宅4幢,连同原已建造的五层住宅2幢,定名为永安新村。在浦东南路以东,王家宅以北的龚、杨、曹三户旧宅基和菜园空地上,建造五、六层住宅12幢,定名为东建新村。

1980年代潍坊新村旧影

1976年,在浦东南路以东,潍坊路以南,原东张家宅、西张家宅、朱家滩旧宅基地,开始建造浦东最大的新村住宅——潍坊新村。首期建造五、六层住宅29幢,后命名为潍坊三村。

1978年,在浦东南路西侧,原张家浜街道天后宫、东新里、协升里旧址,建造五,六层住宅24幢,定名为东南新村。

1978年后,潍坊、乳山、崂山三大新村全面进行扩建。在原康家宅建造五、六层住宅35 幢,为潍坊二村。在赵家门建造六层住宅24幢,为潍坊五村。在原唐家浜宅建造六层住宅25幢,为潍坊七村。又在原唐家浜宅建造六层住宅67幢,为潍坊六村、九村。在原严桥公社的唐丰三、四生产队建造六层住宅140幢,十七层高层住宅3幢,为潍坊一村、四村、八村、十村。至1986年止,潍坊新村共建住宅311幢。

1979年起,在三家村、沈家弄、草庵陈家宅一带,拆除旧房,继续建造五、六层住宅66幢,划分为乳山二村、三村、四村、五村,整个乳山新村共建住房94幢。

梅园新村旧宅旧照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崂山新村地段的奶牛场、自然村以及零星旧房全部拆迁,继续兴建五、六层的住宅,划分为崂山五村、六村、七村。整个崂山新村共建住房169幢。拆除梅园宅南部原简陋平房22幢,二层楼房4幢,进行重建,动迁南姚家宅、北姚家宅、王家桥等自然村落,大规模地兴建大型的梅园新村。至1984年已建成梅园一村、二村、三村和沪海住宅区,共建五、六层住宅65幢。另外隧新、隧建、隧成、市建等住宅区都已竣工,并都安装了煤气管道。在洋泾地区填没双泾港,征用农田,建造六层住宅42幢,划分为阳光二村、三村;原永安新村又扩建六层住宅8幢;上海毛麻纺织工业公司在海防新村扩建五、六层住宅23幢;上海海运局在民生路以西,浦东大道以南,建成五层教工住宅18幢,命名为海运新村。

1980年起,在今陆家嘴街道境内,拆除东昌路461弄(高邮浜)棚户区,建成五、六层住宅15幢。

1954年建成的东昌电影院

随着大批新村住宅建设的发展,新村地域内的文教、卫生设施也相应发展。在崂山新村地区建造了东昌电影院、浦东工人文化馆、浦东中心医院;东昌地区建造了浦东公园、浦东工人体育场,黄浦区第二体育俱乐部;张家浜地区建造了兰馨影剧院;在洋泾镇建造了洋泾电影院、洋泾文化馆、洋泾人民医院。新建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托儿所分布在各个新村。

浦东地区新辟的道路,东西向的有栖霞路、乳山路、张杨路、潍坊路、浦电路、唐家浜路,南北向的有崂山东路(今崂山路)、崂山西路(今南泉北路)、文登路(今东方路)、福山路、南泉路等。各新村内主要地段增设了商业网点和农副产品集市贸易市场。沿路及新村周围种植各种花木,美化了居住环境,仅潍坊、崂山、乳山三大新村,绿化面积即达82000平方米。

1984年《上海市地图集》中的浦东沿江一带(原黄浦区部分)新村分布情况

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浦东地区的居民点建设突飞猛进,东园、兰园、南泉、竹园、泾东、泾西、泾南等社区,或正动工兴建,或已纳入筹建规划,新的居民点成片地不断地出现。

1988年洋泾地区鸟瞰,泾东新村正在建设中

说明:

1、本文选自《上海市黄浦区地名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出版)附录,收入时略有改动。

2、鉴于原文作于上世纪80年代中,所涉及的行政区划、道路地名以及相关统计数据都反应的是当时的情况。

点“在看”,把好看分享给更多的人

上海市测绘院

地图文化品牌

新品发布|叙说地图|上海故事

编辑丨张渊源

审核丨忻⿰静 叶⿰草

(0)

相关推荐

  • 收藏:上海市浦东新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一览

    去年,小编通过搜集整理,为大家呈现了上海市各区域老年人助餐服务点的详细情况,获得了广大中老年朋友的一致好评.如今一年多过去了,上海市又陆续新增了不少老年人助餐服务点,为方便广大中老年朋友选择适合的助餐 ...

  • 最新!2021上海浦东新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一览(持续更新中)

    去年,小编通过搜集整理,为大家呈现了上海市各区域老年人助餐服务点的详细情况,获得了广大中老年朋友的一致好评. 新的一年,上海市又陆续新增了不少老年人助餐服务点,也有一些助餐服务点关闭了,为方便广大中老 ...

  • 上海碉堡寻迹记(三)

    由上海网友楼先生发起的"纪念5.27上海解放72周年--周六碉堡游",上周六寻浦东蓝村路地铁附近碉堡.下午2时,在地铁蓝村路会合,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 我们一行沿蓝村路往西,至蓝 ...

  • 这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揭牌,完善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

    7月2日,位于浦东南路1658号的潍坊新村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正式揭牌,为完善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增添一块重要拼图.该中心是潍坊利用区级层面盘活的存量房屋资源,建设而成的社区 ...

  • 浦东升学竞争太激烈,要不要逃离这个区?幼儿园到高中,深度分析

    在上海,一直听到有浦东的家长们说,学在浦东,是痛并快乐着的体验,这里有着全市最激烈的升学竞争,也有着最丰富的学校资源.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浦东新区,各个教育阶段的资源如何! 浦东幼儿园梯队排名 浦东 ...

  • 光影史韵|这组珍贵老照片,带你回眸20世纪中前期浦东的新村建设

    工人新村作为一种集居形式, 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城市空间社会主义改造的典型.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看看 20世纪中前期上海和浦东新村发展的过程. 20世纪初至中期,在上海工商业经济迅速发展.农村灾荒和战争 ...

  • 【叙说地图】图说金山地名:邱移庙

    图说金山地名 金山概览 区域风采 地名掌故 邱移庙 邱移庙集镇位置示意图(1990年代金山县地图局部) 邱移庙位于廊下镇西部,西至六里塘,北至景邱路,面积约0.1平方千米.这个小镇怎么会沿用庙名,而这 ...

  • 【叙说地图】图说奉贤地名:潘垫

    图说奉贤地名 奉贤概览 街镇风采 地名掌故 潘垫 潘垫牌楼 潘垫又名潘镇,俗称潘店,兴起于唐末.五代十国时,前蜀丞相潘葛故宅在此,故曰潘镇.潘垫侧有杏泾,因潘葛之妻李氏喜杏,葬地临泾植杏而名,即今冷泾 ...

  • 【叙说地图】图说金山地名:张桥村

    图说金山地名 金山概览 区域风采 地名掌故 张桥村 1990年地图中的张家桥集镇和张桥村位置 张桥村位于金山卫镇中西部,东至八字村,南至八一村,西至浙江界河,北至横召村,面积5.42平方公里. 昔张姓 ...

  • 【叙说地图】图说金山地名:山塘

    图说金山地名 金山概览 区域风采 地名掌故 山塘 乾隆时期金山县地图中的"山塘" 位于廊下镇西南部,地处金山现代农业园区的中部,廊下郊野公园的核心区域,拥有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境内 ...

  • 用人类定居点来表示人口的分布地图,哪些地区定居点最多?

    通常表示人口多少用人口密度地图,一般指的是某个区域平均人口的多少.还有一种表示方式可能很多人都没见过,那就是人类定居点地图.它的优点是能够更准确地看出某个城市或地点的人口数量.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各地区 ...

  • 【叙说地图】图说金山地名:白牛塘

    图说金山地名 金山概览 区域风采 地名掌故 白牛塘 白牛塘局部走向示意图(选自"天地图·上海") 位于金山区枫泾镇北部,南起黄良甫港,北沿金山.松江区界至蒲泽塘.长2.49公里,Ⅳ ...

  • 【叙说地图】图说奉贤地名:青村港老街和申隆生态园

    图说奉贤地名 奉贤概览 街镇风采 地名掌故 青村港老街 青村集镇示意图(1982年) 青村港老街旧影 青村集镇,又名青村港镇,位于奉贤区境东部偏南,地跨青村港老市河两侧.青村原名青溪.宋初有移民流徙居 ...

  • 牛文 | 江苏北沿江地区东部(通泰地区)的方言属性甄别

    方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本身就没有贵贱,同时方言在人群流动交流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论坛内某些网友关于方言的互撕已经到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拿自己并不熟悉的江北地区方言作引子,胡乱扣帽子,只是为了贬低对 ...

  • 论文写在大地上 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科企对接”加速成果落地转化

    交汇点讯   科研成果只有得到生产应用,才能真正地体现其价值.为提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7月12日,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举行"科企对接&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