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的辫子有多脏?英国女子:想吐,看后让人不想吃饭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助于我们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所以在我们每个人幼年时,父母都会培养我们勤洗手洗脸的习惯。据《史记》记载,秦汉时,官员们“每五日洗沐归谒亲”。也就是说,朝廷会专门给官员们放假洗浴、休息,俗称“休沐”。因此,古代官员们也养成了三天一洗头,五天一沐浴的习惯。但到了清朝,人们却很少再洗头,导致发辫的味道令人作呕。这又是为何呢?咱们接着往下看。

官员休沐

清朝男子发型

中国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以清朝之前男子的发型基本都是四方髻,将头发挽起来,然后在头上包块布。当然,像道士或流浪汉等放荡不羁的人,也会出现披头散发的造型。但到了清朝时期,满清统治者却强迫汉人剃头,一律梳满族发式。

古代男子发型

在影视剧中,很多清朝人都拖着一根长长的大辫子,其实这并不符合历史实情。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清朝的辫子形状也不相同。满族人在关外以打猎为生,为了在山林中骑射方便,成年男子把前颅头发全部剃去,只留颅顶后头发,编结成辫,垂于脑后。这种发型被称为“金钱鼠尾辫”。

剃发

满族人认为发辫是真魂栖息之所,视为生命之本。所以在战场上阵亡的八旗士兵,发辫都会被战友带回家乡埋葬。后期投降清朝的明朝官员,也都被迫剃了金钱鼠尾辫。等满清入主中原后,为了统治方便,特地颁布了“剃发易服”令,此举遭到了汉人的坚决抵制。为了镇压汉人的反抗,满清统治者发动了残忍的“嘉定三屠”和“江阴八十一日”。还提出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口号。

清朝发型的变迁

最终被逼无奈,绝大多数汉人选择了委曲求全,接受了金钱鼠尾辫。在乾隆朝之前,清朝男子都是这个发型。从嘉庆时期开始,头顶蓄发量明显增加,胡须也从仅留上唇左右两根,变成包括下巴在内的全部。嘉庆之后,男子的发式演变为只剃去顶发四周边缘的少许,中间保留头发,分三绺编成辫子一条,垂于脑后。这种发型被称为“猪尾辫”。所以我们在影视剧经常见到的阴阳头,实际是清朝中晚期的产物。

猪尾辫有多脏?

由于清朝后期的辫子是由三绺头发编成一条,非常耗时,所以在清洗时也很不便。清洗发辫时,放入药材、皂角等物品。仔细清洗过后,还要给发辫上油保养。据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述,达官贵人在有佣人伺候的情况下,一个月才洗一次头。而普通老百姓整日忙于农活,根本没有精力,也没有金钱打理发辫。所以两三个月,甚至半年不洗辫子,乃是常见现象。

清朝男子洗发

清朝末年,很多外国人来华游玩。一位英国女士“有幸”目睹了清朝男子洗辫子的过程。只见发辫抖开,各种泥土和头屑落了一地,甚至还有黑虫和跳蚤乱飞,酸臭味扑鼻而来,让她险些吐了出来。她实在难以想象,这个男人居然顶着这样一条辫子生活了一天又一天。

英国修女

因此,清朝留学生在国外经常因发型遭外国人嘲笑。后来这些留学生接受了民主思想,剪掉了那象征愚昧无知的大辫子。辛亥革命之后,清政府也渐渐走向了灭亡。中国民国成立后,正式颁布了剪辫令,中国男子也再不用饱受编发之苦,可以痛快洗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