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误区,自行调药危害无穷

正在进行的药审改革,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促进了新药的研发和上市。今年,超40个新药在中国获批上市,近30个药品获批新适应证。此外,四季抗病毒合剂、藿香正气胶囊等多种畅销处方药转为非处方药,新冠肺炎治疗药品也已全部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药物犹如一把双刃剑。安全使用可治病,反之则会致病甚至致命。今年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65岁及以上的老年患者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比例为29.1%。对某些中老年人来说,服用药品已像一日三餐般稀松平常,如何避开误区、科学用药更值得关注。(整理/记者曹虹)

A 多款本土重磅创新药上市

2020年,在肺癌、淋巴癌、乳腺癌、胃癌、白血病、卵巢癌、类风湿、过敏性鼻炎、银屑病等领域,多款重磅创新药上市,给众多患者带来福音。这些药大都是用于防治严重危及生命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或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新药。有的是我国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有的是已在国外批准上市的药物。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副主任王月丹分析,从现有数据来看,新上市的药物都非常不错,但能否给患者带来切实疗效,还得继续观察。选择新药时,可参考两个条件:一是新药的确比老药有特别大的优势;二是目前没有其他的用药选择。

部分中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

药物名称                     适应证

注射用曲妥珠单抗(汉曲优)   乳腺癌、胃癌

苯环喹溴铵鼻喷雾剂(必立汀) 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

甲磺酸阿美替尼片(阿美乐)   非小细胞肺癌(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患者)

泽布替尼胶囊(百悦泽)       淋巴瘤、淋巴细胞白血病

盐酸恩沙替尼胶囊(贝美纳)   非小细胞肺癌

氟唑帕利胶囊(艾瑞颐)       卵巢癌、输卵管癌或腹膜癌

B 用药避免五大误区

老年人经常要跟药物打交道。福建省福州市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医师卓健介绍,35%以上的老年人不止一种疾病,很多老年人每天服用多种药,药物导致的不良事件也大大增加。临近年底,本报邀请权威专家盘点老年用药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漏服和重服药物  老年人会忘记按时服药,有时则重复服药。忘记服药时,千万不要在下一次服用2倍剂量。“最好可以定个闹钟。”卓健表示,还可采用日历记忆法,即每次服药后,在日历上作一个记号。

误区二:凭自测指标自行调药  一些老年人家中配备血压计、血糖仪等设备,有空常自我监测,一部分人甚至会根据监测的指标自行停用一些药物。卓健说,擅自停药后果严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同样后果严重,“尤其是高血压和糖尿病人”。还有一些人病好一点就停药。北药学部主任药师胡欣表示,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果是急性病,比如咳嗽、便秘、过敏等,一般症状缓解即可停药。但许多药物都是讲究疗程的,必须按照医嘱服药。

误区三:久病成医,点名用药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陆瑶华分析,有些老年人凭着自己“久病成医”的老经验,每当慢性病复发时,直接去药店买药吃。即使到医院看病,也不顾具体情况,向医生盲目点名用药。其实,这样随意用药容易造成嗜药成癖,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由此导致“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误区四:盲目使用同款药物 有些老年人认为“年纪差不多,身体毛病也相似,应该可以用一样的药”,然而每个人的身体条件和病情均存在差异,适合别人的药物不一定适合自己。南京泰康仙林鼓楼医院药剂科主任白秋江表示,“通血管”的常用药物一般都是活血化瘀类、抗血栓类的注射剂,不同人群体内的凝血状态有差别,在没有进行凝血功能检测的情况下盲目使用抗血栓药物,极易引起大出血。

误区五:不遵医嘱  吸入剂被用于治疗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道疾病。药师会嘱咐患者用完含糖皮质激素成分的吸入剂后要漱口,有些人认为漱口会造成“药粉流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师关天萍指出,药粉吸入后是在肺部沉积起效,只要吸入操作正确,就可保证药效,而不漱口或漱口不彻底易出现口咽部真菌感染等不良反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