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学笔记(四):修习中的几个观念
释学笔记(四)
修习中的几个观念
1.中观
中观思想在佛教后期的发展中几乎被每一个大乘佛教所接受,只不过是各个教派对此加以改造和诠释形成了自己教派的独特的中观理论。中观的思想主要是以《中论》作为思想根据发展起来的。其中“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这四句名言将中观思想的精髓做了传神的阐发,被称为“八不中道”。
佛教甚至于整个印度思想的特点都充满了这种很难被界定为一元或者二元的思维模式。在“八不中道”的表述中,你能够清晰的领悟到佛家的思想方式。佛家并不是一上来就给你一个清晰的概念让你似乎把握到了某个本质,而是在不断的“不”的否定过程中去剔除成见,打碎被固定下来的东西,也否定那些被当了真的假名,那些好像是纯粹沉在虚空之中,却根本就脱离生活的幻想。
所以,中观思想之所以能够遍及各派,又能绵延多年,最重要的原因我想就在于这种行动中的不断去空的过程。不执一偏,能够一直通过否定的提出保持长久的停留在中道之中。这种中观思想之所以在大乘中盛行,而不是在小乘中,主要是小乘强调的涅槃与世间生活的截然两分,与中观思想中的中道状态相悖。中观思想继续发展,“在家修行”,“佛在人间”,这样的观念也就不足为奇了。
2.三宝
有很多人提皈依三宝的问题,三宝实际上是指佛教的三大支柱,也是个体修行的三大支柱。从佛教的三大支柱讲,三宝是指佛、法、僧。佛指创始人释迦牟尼也被用来泛指以释迦牟尼为代表的一切佛。法指释迦牟尼传授的教理和后代佛家学者诠释和阐发的佛教的教义,僧指教团,这里也是泛指整个从出家人到居士到普通信众的信众结构。如果从社会视角来看三宝,佛可以看做是教主,法可以被看做是教规,僧可以看做是教团组织。从个体视角来看,到了禅宗时期有这样的说法:“佛宝是自性觉,法宝是自性正,僧宝是自性净”,三宝有分别可以对应修行的觉、正、净。
3.“戒、定、慧”的修行
“戒、定、慧”合称佛学的三学,这是佛家的修习训练方式。“戒、定、慧”是一个逻辑上递进的修习过程,之所以说是逻辑上递进的过程,意思是戒是定的根基,但并不是说在觉得所有的持戒工夫都已经完成了才去修习“定”的工夫,而是说要“戒”是“定”的依靠。
“戒”是指道德层面上的自我限制,不去做一些道德上不允许的事情例如常见的“杀伤”“偷盗”“淫邪”“妄语”“饮酒”。在戒的修习基础修习“定”的工夫,“定”的修习方式主要有“修止”和“修观”两种,“修止”是说停止内心的一切想法,清除掉内心的杂念,能够平静的映照世界。“修观”是一种向内观察自己的精神活动的过程,到了“修观”的程度,就已经在为“慧”的工夫做准备了。“慧”的工夫就是拨开无明而“明心见性”的过程。三种修行的工夫与另一个“六度”的说法相对应。“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种修行的法门,其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可对应为“戒”,这里需要稍微解释一下的是“精进”,这个词现如今被用的有点滥,它在修习中的大概意思是破除障碍,修习中破除障碍的过程叫做精进,跟读了多少佛经读了多少书什么的不是一个意思。“六度”中的“精进”、“禅定”可对应于“定”的工夫,“禅定”的工夫实际上就是“定”的工夫不断地做,不断的突破无明的障碍的“精进”过程。“六度”的“精进”和“般若”可对应于“慧”,佛家讲智慧解脱,这里的智慧并不是俗世的那种智慧,而是能够破除无明,明心见性的智慧。六度也好,三学也罢,都是修习的阶梯,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见性成佛,脱离苦海。
4.四大皆空
以“四大”为例来理解佛家的缘起观念,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佛家讲“四大”是指地、水、火、风缘起聚而成物,缘灭散而归于无。
小乘里“四大”作为物质加上精神层面(识)缘起而聚成为人,缘灭散而归于虚无,所以人是“人无我”。大乘里“四大”作为物质加上精神层面(识)缘起而聚成为万物,缘灭散而归于虚无。事物经历“生、住、异、灭”的过程,在缘起缘灭中或成或灭,亦成亦灭。这里有一点是要注意的,四大皆空的空并不是俗世意义上的空无一物,而是说万事万物自性为空,还是在俗谛和真谛两重关照之下中道的理解和行事。
5.人生哲学
佛家在原始佛教时期,主要是以一种人生哲学的形态出现的。所谓的“苦、集、灭、道”四谛的观念,为的就是求一种脱离烦恼的人生境界。最能体现这种直接面向人生哲学观念的是《箭喻经》:有弟子总是问释迦牟尼诸如“世间有常还是无常”这样的大问题,释迦牟尼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讲了一个故事给他。故事说一个人中了毒箭,却并不立即治伤,而是要弄清楚射来的箭的弓是用什么木头做的,箭上的羽毛到底是什么鸟的羽毛等等。虽然后来常或无常的这些命题佛家也都有深入的探讨,但是在最原初处,最紧要处却是人生的问题。
因此我想,从佛家看待世界的视角中,首先要把握的基础就是三学中每个层面都有的“精进”观念,在不断的修习和内观中突破各种障碍,获得生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