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256号作品】朱仲祥:康巴藏地纪行

康巴藏地纪行

朱仲祥

牛年春节到来之际,我和家人来了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我们的目的地是川西北的甘孜,虽然我曾去过那片横断山脉隆起的高原,曾领略过康巴西藏别样的风情。但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如今的甘孜又会呈现怎样的迷人风景?我们又将会收获怎样的旅行体验?

再说,还有许多尚未涉足、对我来说可称之为“秘境“的地方。

于是大年初一,我们就从乐山大佛脚下启程,向着那片被称为“圣洁甘孜”的土地出发。

纵横在塔公草原

驱车沿乐雅高速到达雅安,再进入近年竣工的雅康高速,穿过周公山、二郎山等若干条悠长时尚的高速公路隧道,不经意间到达茶马古道上的康定,全程三个多小时。而在十多年前,我们雅安、泸定翻山越岭赶到这里,几乎就花去了一整半天的时间。

但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不是康定,而是向往已久的塔公草原。

对那片草原的美早已听闻,十多年前来甘孜,却因为集体行动的原因没能去成。这次出行,我们直接把这片风景作为首选。此时来到情歌之都,没作片刻的停留,我们又告别插满彩旗挂满红灯笼的迎宾大道,略过白云端端罩着的跑马山,向那片梦中的高原奔去。

盘山公路虽然曲折却很平坦,沥青柔性路面如优美的飘带缠绕在山间。回头俯瞰康定新城区,鳞次栉比的楼宇如搭建的积木,高低错落在温馨的山谷。

随着山势的增高,银光闪闪的雪山开始出现在前方,那便是人们曾经谈虎色变的折多雪山。在海拔4500米的折多山垭口,我们在一处较为平坦的观景台停下车。站在围栏边举目眺望,银色的雪峰就矗立在眼前,让我们为之兴奋不已,也让我们感到寒气逼人。加上地形的原因,山垭口的寒风较为硬朗,夹带着冰凉的雪花,一阵阵扑打在脸上,让我们不敢久留。

翻过折多山垭口后,天气晴朗起来,一片蓝天白云的景致,令我们心旷神怡。山峰不再峥嵘,山势趋于平缓,即使有所起伏,也是平和温柔的,如同母亲慈爱的胸襟,如同月光下藏女的情歌。

这时,山坪上的一处“山”字型建筑吸引了我们。这就是世界十大高海拔机场之一的甘孜康定机场,海拔高达4238米。我们走近机场望去,只见5000多平米的航站楼巍然耸立在康巴西藏,4000米长的跑道笔直伸展在塔公草原。也许你会觉得它有些袖珍,却可以保障波音737-700和空客A319等同等机型起降,可通航至成都、昆明、重庆、稻城、杭州和拉萨等地。它的通航,结束了康巴西藏没有机场的历史。一只只闪亮的雄鹰从这里飞向更为广阔的世界,帮助康巴西藏实现了通江达海的梦想,更让这片原始闭塞的土地,一跃千年跨入现代交通的行列。

过了机场往前走,迎接我们的是更为广袤的草原。

汽车如一匹骏马,奔驰在近年完工的旅游公路上。车窗外掠过的草甸,如阔大无边的地毯,从脚下直铺向天边,场面十分深邃壮阔,大有“天苍苍,野茫茫”之感。只是因为季节的原因,草地依然保持着深秋或冬天的色彩,远远近近都是浅浅的黄绿的色彩,见不到夏天风吹草地见牛羊、绿草如茵繁花艳的美景。倒是高原的阳光,并不嫌弃草地的枯黄,一如既往地照耀着温暖着,深情拥抱着宽广的草地。草地的情绪仿佛受到了感染,竭尽全力呈现出最美的色彩,在灿烂阳光下幻化出一片耀眼的金黄。草原之上是高天流云,草原天边是耀眼的雪山,眼前是无边金黄的草地,雪山草地和蓝天白云,共同组成一幅壮美的草原风情画卷,具体说更像是一幅色彩明媚视野开阔的油画。其大手笔的构图,大手笔的挥洒,大手笔的意境,绝非零山瘦水的文人画可比。

我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车来,不由自主地向路旁的旷野走去。然后站在一块草坡上肆意纵目,任目光在一片接一片的草甸上尽情撒欢。

身边的片片草甸上,全都生长着同样深浅黄绿的牧草,几乎看不见树的影子。视野深处辽阔的草原,成群的牦牛散落在山坳或山坡,不紧不慢地啃食着牧草,那种悠闲平和的情态,令人感动和遐思。也有一些藏马夹杂在牦牛群中,缓缓移动着脚步,悠悠寻觅着草食。还有扑鼻的草地的清香,一阵阵席卷了我们,一阵阵填满我们的心胸。而在草原之上,天空是那样蔚蓝,云彩是那样洁白。透明的阳光照在我们身上,用母亲般贴心的温暖和慈爱,给我们这些游子以关怀与抚慰。

再往塔公草原深处走,海拔似乎有所降低,路边终于可以看到一些牧人的居所。或者是三五间石头平方,相偎在背风的山坳处,外面是简易而结实的围栏,用作夜间圈养牛羊之用;或者是一两间低矮的木屋,房顶飘散着袅袅炊烟,门前依然招展着经幡。它们就那样散落在草地之间,孤独着草原的岁月。也看见几处洁白的毡房,诗意而民俗地搭建在草甸中央,圆圆的墙裙尖尖的穹顶,诉说着生活的动人故事,写意着草原别样的风情。但不知那里是否有“邻家溜溜的大姐,任我溜溜的求哟,邻家溜溜的大哥,任你溜溜的爱哟……”

有人居住的地方,必定有水的存在。我们注意到了牧人房屋附近,总有细细的水流蜿蜒流过。它们先是潜伏在牧草之下,安静而执着地择路前行;后来在低洼出汇成溪水,在草地上画出弯弯的曲线。我们只知道这些清澈的流水,来自附近雪山融化的冰雪,但不知这些潺潺的小溪,千回百转后将去到哪里,它们会有怎样的憧憬和梦想,会有怎样的诗和远方?

黄昏时分,汽车在不知翻过了多少道梁转过了多少道弯后,我们终于抵达了塔公镇。镇子并不大,却很精致宁静;藏式建筑整体呈黄色,色调新鲜明快。一条千米长的街道上,酒店旅馆商铺学校应有尽有,两排漂亮的莲花路灯,整齐排列直通向镇外。依旧灿烂的阳光照在红白为主的藏式建筑上,明快而又鲜艳。

网上预定的民宿也很整洁舒适,藏家风情的墙体装饰和房间布置,很有民俗文化内涵,令我们感到新鲜别致。女主人叫尼玛拉姆,一位白净端庄的中年藏族女人,经营这家旅店已有多年。她见到我们,笑意盈盈地迎上来,麻利地安排我们登记入住,整个过程并无多少语言交流,一切都包含在她的悉心照顾中。

在房间放下行李,我们又迫不及待地向镇外走去。我们要去观赏塔公草原的晚霞,以及晚霞中绚丽的雅拉雪峰。

这时候已是七点过,我们的城市早已华灯初上,而在这离天很近的高原,却还艳阳高照白云朵朵,夜的脚步还在走来的路上。但仅溜达片刻的功夫,西天就落日熔金,草地也重归宁静。放牧的牦牛踏着落日的余晖归来,成群结队地走进草地某处的围栏。有不少牛群踏着初上的华灯,边咀嚼着食物边行走在街道上,让我们的车为之放缓了速度。有淡淡的夕烟自草原深处升起,轻纱一样漂浮在草原上。此时的塔公草原,消隐了白天的绚丽多彩和壮阔无边,呈现给我们的是她全部的温柔与宁静。

没想在我们之前,早有几位摄影爱好者走进草原的黄昏,在路边选好了最佳位置,把镜头对准了宁静的草原,对准了远方银光四射的雅拉雪山,以及雪山之上朵朵溜溜的云。然后很有抽着烟聊着天,很有耐心地等待晚霞的嬗变,等待着“日照金山”那光与影的最美呈现。

随着太阳的西沉,晚霞渐渐燃烧起来,将天上的云朵变成了玫瑰的浪漫色彩。近处的草原也受到了感染,渐渐从金黄变成了火红,整个草原如一片燃烧的海。而在更远的东方,在一片起伏的群山之上,银色的雅拉雪峰也被涂抹上了胭脂色,在夕照中闪烁着金灿灿的光芒。此刻,在群山的托举之下,在晚霞的映照之中,雅拉雪山如出浴之女神,神韵是那么高贵典雅,模样是那么光彩照人。

美好的时光总是有限的,日照金山的美景如昙花一现,转瞬即逝。太阳隐藏到西山后面去了,天空的云彩渐渐暗淡,雅拉雪山随之消隐了光彩,只将婀娜的剪影留在东山之上。正在惆怅间,却见一轮上弦月升起在瓦蓝的夜空,弯弯的造型如童话般的可爱;月亮四周布满了璀璨的星星,在我们的眺望中宝石一般闪闪烁烁。平日生活在城市高楼的峡谷间,遥望星星总是那么渺远遥不可及,此时翘首塔公草原上的星星,却感觉是那么切近,切近得仿佛伸手可摘。此时,草原在月色星光下沉沉睡去,睡得那样香甜那样沉醉,远远望去一片朦胧,显得深邃而神秘。而近处镇子上的街灯却分外明亮,将高原小镇映照得一片辉煌,远远望去如天上的街市……

回到我们藏家旅店,热情能干的女主人正在厨房里忙着,继续准备着他们家的年夜饭。而在颇有藏族风格的整洁餐厅,在摆成直尺形的条形几案上,挤挤挨挨地摆满了过年的食品,从牦牛肉、青稞饼、酥油茶到各种糕点、水果、饮料等,真可谓琳琅满目。热情贤惠的女主人见我们回来了,立即将刚蒸好的牦牛肉包子,热乎乎地塞到我们手里,叫我们一定要品尝品尝;男主人也拿来两瓶青稞酒送给我们,并祝福我们春节愉快,“扎西德勒”。品尝着鲜美的肉包子,喝着甘醇的青稞酒,我们的心在陶醉,为这个大年初一的草原之夜。

次日一早,我们向甘孜的下一帧风景走去。依依挥别塔公草原时我知道:这个季节所见的塔公草原,并非是她鲜花盛开、水草丰茂的最美风景。但我们依然会铭记住她,铭记住她阳光下苍凉而壮阔的气象,以及晚霞中温馨而宁静的神韵,还有藏家生活的丰足甜美,藏家待客的淳朴和真情。

走进道孚墨石公园

汽车告别康定进入道孚县,我们就直奔墨石公园而来。

过去对这片风景知之甚少,要不是曾经的背包族小张极力推荐,这个旅游点很容易被我们忽略。此行一旦失之交臂,再见又不知何日。

来的路上,我掏出手机百度。在“墨石公园景区”的词条下,有这样的文字介绍:“中国墨石公园景区(MOSHI PARK SCENIC AREA),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地质科普中心, “道孚八美”之一。世界地质奇观,中国唯一高原石林景观,集观光、体验、科考、科普价值于一体的多元化景区”等等。真没想到养在深闺的石墨公园,吸引我的地方有这么多。

更为传奇的是,这片被旅行家成为“秘境”的地方,还是格萨尔王发祥地,这里的格萨尔文化非常深厚。道孚原称道坞,意为“小马驹”,传说这一得名和格萨尔王的千里宝驹有关。还有道孚县的龙灯草原,藏语叫做“格萨尔道”或“龙灯格萨尔草原”,意为格萨尔征战过的草原。当年格萨尔王就在这里安营扎寨,纵横征战,留下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和传说。

汽车在道孚境内的318国道上奔驰。开车的小张介绍道:这条国道是我国目前路线最长的国道,横贯中国东西,跨越八个省区,全程5400多公里,沿途的风景美不胜收。它也是甘孜州境内的旅游干线,连接着丹巴美人谷、康定新都桥、雅江康巴汉子村等知名景区。单说这段路两旁,就拥有壮美草原、婉约湿地、奇幻墨石、特色民居、高原花海、金色彩秋、白塔圣寺、日出日落等八大奇观,能够“春赏格桑夏避暑,秋观彩林冬踏雪”,被称为“中国最美景观大道”。 而绵延在鲜水河断裂带上的墨石天然景观,更为八方游客所称道,被誉为这条景观大道第八美景,有着压轴的地位。

清晨明媚的阳光照在微微起伏的草原上,草地种的鲜水河闪耀着耀眼的波光。路边的藏家村寨和丰茂草地,以及草地上放牧的牛群和马匹,不断从我们身边闪过。我们明显感觉到,这里的草地不再空旷苍凉,呈现出更多的生机和烟火气息。随着我们的进一步深入,可以看见更多的溪流在草甸上蜿蜒,溪边放牧着许多牦牛,矗立着不少簇新的藏家旅舍。路边的树木也不断增多,逐渐茂密起来,甚至有些林木已开始吐绿。想必到了春夏时节,这里也会是水草丰美、鲜花盛开、牦牛满坡、牧歌悠扬的大好风光。

在道航的引导下,我们很快在318国道的川藏公路旁,看见了写有“墨石公园”的大门和紧挨着的游人中心。景区位于道孚县八美镇卡玛村与中古村交界处,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海拔约3500米。这里被称之为“香格里拉之巅”,也是海螺沟通向稻城亚丁的中转站。

来时时间尚早,景区尚未开门迎客。我们在车里耐心等了不一会儿,就看见几位工作人员乘着观光车赶来。扫健康码,买游览票,然后坐上景区的观光车,开始了参观墨石地质公园的旅程。

进得景区来,导游告诉我们:历史上的八美地区,地壳活动比较活跃,著名的“鲜水河断裂带”便从这里通过。这条断裂带同时也是地震带,以震级之高、频度之大而闻名于世,可以同美国加州的圣安德列斯断裂带相比拟,甚至远远高于圣安德列斯断裂带。八美石林由三叠纪板岩构成。受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影响,鲜水河断裂带中的岩石受到挤压、剪切,发生破碎、糜化,形成构造糜棱岩,并在青藏高原隆升中暴露出地表,加上流水冲刷、风雪铲刮、重力崩塌等风化作用,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奇特地貌。其绚丽的景色,堪与华南的喀斯特石林媲美。

观光车穿过一片平坦的草地,送我们进入核心区。走下车来举目望去,一片千姿百态、雄奇壮美的地质奇观出现在我们眼前。许多嶙峋如刀剑的石头,仿佛格萨尔王麾下的勇士,高举着一柄柄利刃整装待发。它们森林般分布在一条深长的山谷中,阵容之庞大壮观,犹如千军万马。这哪里是一帧自然风景,分明是一方壮阔的舞台,石林用多姿多彩的舞蹈语言,再现着格萨尔王率领将士征战高原的恢弘场面。清晨的阳光照进幽深的山谷,被锋利的石头无情撕裂切割,变成条条明亮的光带或长长的光柱,望去犹如舞台的追光,那些被追光笼罩的石头,无疑就是剧中的主角,被阳光所笼罩,被我们的目光所追寻。

峡谷中不同位置的石林,呈现的色彩各不相同。处在山谷背阴面的石林,此时呈现出暗沉的苍黑色;而在远处向阳山坡上的石头,则反射出相对明快的灰白色。仔细观察我发现,石林中不完全是苍黑或灰白,也有少数的石头呈现红黄绿等不同的颜色,显得不同凡响。关于这片石林的色彩,还有一个神奇的故事:传说当年松赞干布的国师嘎日东赞,促成了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联姻,却因为学识渊博智慧超群,受到了唐太宗盛情的挽留。危急之下,跟随的五个卫士挺身而出,化作不同颜色的石林,硬是挡住了唐军的猛烈进攻,救出了出境危机的国师。

站在山谷顶部观景台,俯瞰悬崖之下的石林景观,映入眼底的除了石头还是石头。更令人惊奇的是,那些粗粝且尖利的石头,仿佛受到某种指令,在谷中依崖而立围成一圈,形成一个幽深的天坑,望去似乎深不见底,犹如天塌地陷的深渊。虽然知道这不过是远古造山运动的奇迹,而非神力所为,但凭栏而望,我们仍不禁心生敬畏。

我们选择从山谷的右边,跨过一座架在石林上空的栈桥,换个角度打量这片糜棱岩石林的阵容,试图读懂这部大自然留下的神奇天书。栈桥下的石林依旧嶙峋着峭立着,深深的沟堑狭窄的石缝,令人望而生畏;山谷顶部的天坑则少了下陷之感,那些峥嵘的面目也平和了许多。对面山坡上的石林呈一字型展开,横排成了绵延一公里的阵列,仿佛将士出征前在接受格萨尔王的检阅。

穿过山坡上尚未吐绿的丛丛沙棘和杜鹃,沿着陡峭山体上开辟的曲折小道,我们深入到天坑底部。站在伸向天坑的栈道上,脚下是卡玛河的清澈流水,四周是无数巨人般的沉默石头,眼前是一片冷峻的色调,我们正处在众多巨石的包围之中。置身墨石之林,我们茫然四顾,不禁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所震撼。我们仿佛实现了时空穿越,来到了某个天外星球上,面对一片寂静苍凉的世界,感到无所适措。

沿着卡玛河边的小路,我们走出了石林的围困,走进了许多关于格萨尔王的传说。据说有次征战士兵口渴难耐,此时一股清泉自石林中流出。将士们饮过此泉,顿然精神百倍,一句战胜围困之敌。后来人们称之为"神泉",喝它能消灾免难,生活幸福美满,也留下了“墨石神泉”的景点。又传说格萨尔王有次征战,骑马冲出包围奔向大本营时,一只冷箭突然从背后射来,情急之下被侍卫用身体挡住,身躯化作高耸的石林,被后人命名为“一柱擎天”。此外还有“万剑穿空”的传奇,还有“守望星空”的故事等等,似乎墨石公园的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格萨尔王的脚印,每一块耸立的石头,都记载着格萨尔王的传说。更在于这些古老的传说故事,让我感觉这些石头都不再僵硬冰冷,它们在故事中变得活跃灵动起来,都有了丰富的情感,以及生命的血液和体温。遗憾的是受时间限制,我不能把每一个历史传说,与具体的石头对号入座,眼中只留下一片名叫墨石的风景,心里只刻着一些墨石的故事。

再往前的一段旅途中,又见到一些裸露在草皮下的糜棱岩,也是那样苍黑嶙峋,便知道墨石是这片草原的骨骼和肌肉。正是这些苍黑的岩石,支撑着这片辽阔壮美,浪漫多情的草原,书写下这多格萨尔王的传奇……

重访海螺沟冰川

位于康定、泸定、九龙县交界处的海螺沟冰川和贡嘎山雪峰,是我们此行的又一个目的地。贡嘎山主峰海拔7556米,不仅是横断山脉中的最高峰,也是四川境内的第一高峰,有着“蜀山之王”的美誉。而贡嘎雪峰脚下的海螺沟,以低海拔现代冰川著称于世,那里的原始森林和万古冰川,是吸引我们的又一魅力所在。

在又一个黄昏到来的时候,我们沿着大渡河谷前行,在穿越了大片粉白樱桃花和若干个隧道之后,抵达了海螺沟口的磨西镇。

十多年前参加一次文学采风活动,我曾到访过这座旅游小镇。那是的磨西很偏僻很简陋,没有平直的公路相连,没有像样的旅店接待,一条破烂的小街上,四处是乱摆的地摊,一阵阵烧烤的刺鼻味道弥漫在每个角落,令人难以忍受。镇子上街还有一片庄稼地,种着玉米和蔬菜。

可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磨西,却已是今非昔比。且不说镇子规模扩大了几倍,单是镇子的繁华景象,就令我难以置信。白天商铺林立店招晃眼,蘑菇、核桃等众多的山货琳琅满目,川西风味和藏家风情的餐馆饭店鳞次栉比;镇子内外车来车往,处处停车场都一位难求;入夜的新街旧巷,到处灯火辉煌生意火爆,到处人影憧憧摩肩接踵。在川西北高原的镇子,这样的热闹繁华确实少见。特别是以长征为主题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打造得非常成功。我知道,眼前的繁华景象,都是拜托贡嘎雪山所致,更是我们伟大时代使然。

次日,天刚发白就起了床,因为我们惦记着又一场“日照金山”的自然奇观。为此,昨晚我们就开始祈祷上天,希望能赐予我们又一个晴天。

也许是我们的诚心感动了上苍,第二天的天气果然不错。迎着清爽的晨风推窗远望,东边的天空呈现一片曙色。在这片温暖的曙色中,一溜玫瑰色的雪山出现在天际,闪闪的金光和欲染的曙色交相辉映,共同描绘出一幅瑰丽无比的画卷。渐渐地,夜色开始迅速退去,太阳终于喷薄而出,万道霞光照亮了天空,远远近近的山峰都披上了霞光。最是那些玫瑰色的雪峰,在霞光中明亮了起来,朗润了起来,光彩照人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而且在朝霞的热烈渲染下,如同火焰般熊熊燃烧。更让我惊喜的是,有座金色的雪峰就出现在镇子边的山峰背后,就那么近距离地俯瞰着我们辉映着我们。和这座雪峰对视,我读不懂它金色的语言。过去读到过描写霞光中雪景的诗句,对“燃烧的雪”之类的夸张言辞始终都不认同,认为那不过是诗人的故弄玄虚。现在面对贡嘎山“日照金山”奇观,方知自己的愚钝和浅薄,进而对这大自然的神奇妙手顶礼膜拜。

我知道这些金光万丈的雪峰,定是贡嘎山在丽日晴空下的身影,原来称之为“蜀山之王”,不仅在于它蜀中第一的高度,更在于它楚楚的风采和迷人的神韵。

加入第一批登山者队伍,我们乘上景区的观光车,一路向海螺沟深处攀登。进得山来,风景与广袤苍凉的塔公草原迥然不同。茂密的原始森林在车窗外依次闪过,林中布满耀眼的积雪;孤傲的贡嘎山雪峰不时出现在前方的山间,不过已回归到它本来的银色。随着路上的森林愈来愈茂密、积雪愈来愈丰厚,以及公路的更加盘绕曲折,提示着我们山势在不断增高,海螺沟核心景区在不断接近。山间的流水也多了起来,在密林中,在雪地上淙淙流淌,在一路相随中,让我们感受到山高水长的别样情谊。

虽早已目睹过贡嘎山的风采,但再次来到海螺沟冰川,我还是被它高耸蓝天云遮雾绕的气势所震撼。抬头望去,贡嘎雪山矗立在群山之上,银色的山巅上白云缠绕,如同戴上了高贵的王冠。贡嘎山前同样是冰雪覆盖的群山,山崖嶙峋如刀劈斧削一般,终年不化的积雪勾画出清晰而刚劲的雪线。一条凝固的冰瀑自贡嘎山脚下奔涌而出,在深深峡谷中形成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冰河。这是中国已知最大的冰瀑布,高1080米,宽500-1100米,晶莹剔透,雄奇无比。据说地球上的冰川,几乎全部存在于远离人类聚居的高寒地区,使我们一般情况下难以到达。而海螺沟冰川,其最下端的海拔高度仅为2850米,是亚洲最低海拔的冰川,也是离城市最近的一条现代冰川,不能不说是上天给予圣洁甘孜的恩惠。

我们乘坐的缆车,缓缓掠过海螺沟冰川的上空,掠过托举着雪花的原始森林,一路向四号营地走来。这里正对贡嘎山雪峰以及山前的冰瀑,海拔达三千五百多米。但我知道这样的高度,仅及贡嘎山主峰的腰身,

置身营地观景台,近距离地翘首贡嘎山雪峰,不禁为它昂首天外藐视苍穹的气势所折服,也对它蜀山之王的威仪有更加深切的体会。亿万斯年的冰霜雨雪,亿万斯年的沧海桑田,都难以折服它的刚勇,难以磨灭它的意志。它就那样耸立在这横断山脉的最高处,翘首天上的云卷云飞,俯视人世的花开花落,傲视苍穹,气盖群峰,遗世独立,秉性不移。

回望凝滞万古的冰川,依然是滚滚奔流不可阻挡的姿态。凝神静气之间,仿佛能看到它激越的浪花飞溅,听到它滔滔东流的一路高歌。但大自然是奇妙的,它用神奇的魔力,将汹涌的飞瀑和波涛,凝固成千年万年不变的冰川,凝固成千年万年沉默的河流。我猜想:也许是贡嘎山的威仪,停滞了它远行的脚步;也许是海螺沟的不舍,才有这深情的挽留。

但冰川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有着沉默中的爆发。据说冰体组成的冰瀑布在融冻作用下,会不断产生冰崩,而且冰崩时,由于冰体间的撞击与摩擦会产生放电现象,一时蓝光闪烁、山谷轰鸣,千千万万的冰块滑落着、飞溅着,扬起漫天雪雾。只是那种奇异的景观人间少见,至少我们此行是无缘得见的了。

而在铺满积雪的山路旁,我们发现了很多杜鹃树的身影。她们都在一人多高,密密地生长在雪地上,无声托举着晶莹积雪的枝条,早已凋谢了花朵、褪去了绿衣。四川这样的高山杜鹃较多,我在峨眉山、瓦屋山、大瓦山都见到过。但在这冰川的腹地见到,还是有些意外。透过这些栖息着雪花的枝条,我们能听见春天走来的脚步,能看见漫山杜鹃花开的盛景;我们能想象每年五月花开的时节,广寒世界的海螺沟,也将因杜鹃盛开而春潮滚滚,充满无限生机和浪漫色彩。我甚至放飞想象:洁白的冰雪与鲜艳的杜鹃相互映衬,那该是怎样娇媚迷人的风景?

如果说上山时,更多的注意力是在仰望,那乘上回程索道时,我们的目光几乎都是在俯瞰,俯瞰沟中凝固的冰川,俯瞰索道下肃穆的森林。那些茂密的高山冷杉,静静伫立在冰川两边的山崖上,葱郁的枝头雪花点点,如同洒落的星星。而在森林覆盖的山崖上,有融化的雪水在静静流淌,溪水穿过雪地,穿过崖缝,在谷底的冰川汇成一汪汪的水池。那池水碧绿澄澈,如少女纯净而多情的眼睛,如镶嵌在冰川上的绿宝石。

与之相映衬的,是零星地布满红苔藓的石头,像极了盛开在冰川中鲜艳花朵。虽然这个季节还不是她们大展风采的时候,但就这点点的殷红,也给寒冷的冰雪世界增添了些许浪漫的色彩。早听说海螺沟有红石滩,但十多年前来时没有留意,这次有幸目睹,甚感欣慰。

沐浴一路圣洁佛光

在行脚甘孜的旅途中,总有一些佛寺、佛塔和经幡一路相伴,让我们在观赏自然风光时,能够随时接受佛光的普照和洗礼。

我们在翻越折多山时,那些圣洁的佛塔和五彩的经幡,就已开始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为我们的旅程增添一份贴心的抚慰。而在一些公路奇险处,还有前人留下的排排玛尼堆。这些用虔诚之心堆积的玛尼堆,有的高高耸立,有的小不盈尺,石头也是就地取材,看似普普通通很不起眼,却被赋予了某种神秘的灵性,保佑着我们一路平安。

经过几个面朝折多雪峰的观景台后,我们终于登山了海拔4500米的折多山垭口。这里位于雪峰之下,是一处更大的观景台。

而在观景台旁的山巅上,矗立着一座巨大的佛塔,在冰雪的映衬下显得高洁神圣。有一级级台阶从平台通向高耸的佛塔,台阶的栏杆上飘扬着无数的经幡,不失为一个“转山转水转佛塔”的好去处。按藏传佛教的说法,围着佛塔顺时针转圈,是一个积累功德的修行方式。本来我想沿着一级级台阶登上山巅,到圣洁的佛塔下虔诚地转转。没想腿一着地便有些飘忽,知道自己这是高山反应,便不敢造次,只好遥对通向佛境的上百级台阶,遥对矗立雪峰之上的佛塔双手合十,简单表达一下礼佛的虔诚之心。

黄昏时分,我们抵达了塔公镇。镇子位于草原深处,四周是起伏的草甸和晚归的牦牛,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峰,镇子周围皆是沉睡的草地,望不到半点村寨和烟火,镇子内也空空荡荡,少有人影在街道上走动,显得十分安静甚至寂寞,仿佛能听见心跳的声音,不由人想到王之涣的《凉州词》,真有点“一片孤城万仞山”的孤独苍凉。

但这份高原小镇的孤独苍凉,被一座古老的佛寺打破。

我们沿着以文殊菩萨命名的“文殊路”,漫步到镇子外,眼前出现一片宽阔的、洒满落日余晖的广场,广场边是一溜长长的红墙和洁白的佛塔,共同维护着里面的神秘寺院。这座寺庙就是著名的千年古刹塔公寺。塔公寺是甘孜州著名的萨迦派(花教)寺庙,是康巴地区藏民朝拜的一个重要圣地,有“小大昭寺”之称。据传,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与松赞干布完婚途经木雅人居住的这片草地时,看到此处草地风光清灵秀美,便决定在此修建这座塔公寺。

但来时是特殊时期,因疫情的缘故,佛寺暂时没有对外开放,夕阳下围墙高耸大门紧闭,我们只能流连在外,翘首金光闪闪的寺庙屋顶,翘首那些高出于红墙的洁白塔尖。寺院旁边高耸着一座山峰,应该是塔公镇的制高点,人们在山巅建有一座佛塔,俯瞰四方的塔身也是圆润洁白,在绚丽晚霞的映衬下,显得庄严肃穆。佛塔四周的五彩经幡,在劲烈的山风中猎猎招展,昭示着塔公草原吉祥幸福的未来。也有一条长长的栈道,自下而上通向斜阳暖照的山顶,只是入口处被栅栏拦着,让我们不得不打消上去观山景转佛塔的念头。

在我们入住的民宿,倒是有一间佛堂,里面供奉着菩萨和唐卡。那是房子主人、一对中年藏族夫妇礼佛的地方,我们外人是不得擅入的。因为旅途遥远,加上有些微的高原反应,我们睡得较早,没有看见房主人,在结束了一天忙碌之后礼佛的情景,但可以想象,那一定是庄重又虔诚的。早听甘孜的朋友告诉我,镇子里还有人磕长头到拉萨朝贡的,真难以想象这一路山水一路风霜,云烟茫茫关山重重,该如何考验着他们坚定的意志?该如何丈量人们信仰的高度?

次日醒来,我们向道孚县进发,在又一片泛黄的草原上奔驰数十里,来到一个海拔3550米、以“八美”命名的村镇。这里除饭店旅馆众多外,寺庙分布也较为密集,佛教氛围更加浓郁。镇子外的山头上建有寺院,看样子规模还不小,梵宇琳宫在蓝天下错落有致,显得庄严气派。镇子中心也有座寺庙,主体建筑却是一尊两层楼高的佛塔,佛塔前面是由上百尊较小佛塔组成的塔林。那些造型优美匀称的小佛塔,如一个个虔诚禅修的小沙弥,密密簇拥在巨大佛塔的身旁,组成洁白整齐的方阵。

开车的小张,青春年少时是走四方的背包族,此番是故地重游。他见我们对这里的藏传佛教感兴趣,便给我们推荐了附近的慧远寺,并立即带着我们朝这座古刹一路赶来。路边的草甸里溪流蜿蜒,在阳光下闪烁着粼粼德尔波光;水边设置了不少转经筒,以溪水为动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转动着,表达着对佛的诚意。更以佛的名义,为这片高原祈祷,祝福。

在遇见更多佛塔、穿过更多青稞地之后,向往之中的慧远寺终于出现在前方。抬眼望去,占地五百亩的古寺,坐落在一块盆地之中,七十五座小佛塔排列在山门两侧,寺院金色的门楼和屋顶,在阳光照耀下佛光普照,高大的古树枝叶交互,彰显了这座寺庙非凡的地位和气质。

小张告诉我们:惠远寺建于清雍正七年,藏名为“嘎达向巴林”,是当时清政府唯一一座拨白银,征地500亩修建的格鲁教寺庙。寺庙建成以后,雍正皇帝钦定寺名,亲书匾额“惠远寺”。当时蒙古准噶尔部入侵西藏,西藏秩序十分混乱。为保障格桑嘉措的安全,清政府特选定乾宁(原泰宁)这块莲花宝地,拨出专门库银,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规模宏伟、建造独特、金碧辉煌的慧远寺。据说惠远寺曾经历三次修缮,如今所见庙宇为宫殿式金瓦顶楼,配以金幢宝瓶,法轮异兽,彩绘历代帝王及战将,以及各种唐卡、活佛神像于檐檩之上。这里曾作为七世达赖格桑嘉措的行宫,享有佛教界“九龙九狮”的崇高尊号,以其王者地位名扬康藏,享誉中外。格桑嘉措是藏传佛教格鲁返领袖达赖七世,四川理塘人。八岁入理塘寺出家,九岁迁青海西宁塔尔寺。康熙五十八年(1719)清廷承认其为第七世达赖喇嘛。次年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曾拜班禅五世为师,到哲蚌寺学经。为防准噶尔部人侵,雍正五年(1727),清廷将其移往理塘,又迁至今天的惠远庙。

坐落于莲花坝子的惠远寺,据说是个风水宝地。对此,小张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很多年以前,这里是一片大海,亚拉雪山山神来此,随手把一片小小的莲花掷入海中,只见一朵巨大的金莲花升出海面,化为今天的莲花坝子。听了这个故事,我们举目四望,只见慧远寺周围群山环绕,起伏的山峰恰似盛开的莲花,神奇而祥瑞。

但我们来时,寺院依然紧闭。寺里的僧人见我们远道而来,不忍让我们失望而归,便让我们戴好口罩后,引导我们从侧门进入。

进得佛堂,所见果然宽大气派,场面恢弘。四周墙壁上布满唐卡,佛堂中间是数百个蒲团,而在正前方,供奉着高大慈祥的弥勒佛像、历代班禅画像,以及雍正、同治等帝王封赐的佛家礼器。这些佛像和陈设,在摇曳灯盏的映照下,显得庄重而神秘,令我肃然起敬。更让人感动的是,接待我们的年轻法师,引我们穿行在佛像与蒲团之间,给我们认真讲解着慧远古寺的前世今生,带我们油然走进佛的境界。

离开慧远寺的佛杀禅林,我们走进冰天雪地的海螺沟,没想这道万古冰川,又给了我们一次礼佛的机会。

那天我们坐索道登上四号营地,在观景台仰望了蜀山之王贡嘎山的神圣威仪之后,便继续向冰雪覆盖的后山攀登。小心翼翼迈上数十级台阶后,一座金光耀眼的四面佛像便出现在视野中。佛像坐落在一个四方台基上,雪光和阳光交相辉映在佛像之上,四周的围栏挂满了红色经幡,不少人走近佛像在虔诚礼拜。四面佛的正面正对着贡嘎山主峰,是观看海螺沟大冰瀑布和贡嘎主峰的最佳位置之一,也是通往谷中红石滩的必经之路。四面佛人称“有求必应”佛,该佛有四尊佛面,分别代表爱情、事业、健康与财运,掌管人间的一切事务。四面佛也是华人地区民间对梵天的俗称,“梵天”在佛教中亦称造书天、婆罗贺摩天、净天。海螺沟的四面佛,是中泰建交20周年泰国政府赠予海螺沟景区的。能在这高海拔的冰川雪山之间,见到金碧辉煌的泰国大梵天王,感受到浓浓的泰式建筑风格,实属不易,所以登山者们都诚心叩拜,虔诚祈福。

再往前,是一座小巧精致的佛寺,傣式造型的亭柱和屋顶,以及环绕红色的经幡,给这片冰雪世界增添了不少暖意。亭中供奉着神鸟之灯,用以照亮黑暗带来光明。

四面佛像的更高一级台地上,在无数经幡簇拥的神柱神树旁,矗立着一座圣洁的佛塔,名叫“胜乐金刚塔”。此时的佛塔被冰雪环绕,塔基四周堆积着厚厚的白雪,与洁白如玉的佛塔融为一体,望之有心灵净化之感。听景区的导游讲:该塔完全参照藏式经典——西藏布达拉宫白塔的外观样式修建,塔身采用民族传统工艺的砖石结构,线条流畅,通身洁白,与晶莹的贡嘎雪山相辉映,更彰显出梵境的高贵和神圣。

这是我们走进甘孜这片梵天净土后,第一次近距离地仰望佛塔,所以格外重视,分外珍惜,带着对这片佛国仙山的虔诚和景仰,带着对人世间的美好向往,绕着佛塔转了一圈又一圈……

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里,曾有过这样的描述:白雪皑皑、广阔无垠的大草原,鲜艳盛开的莨菪花,神秘而庄严的喇嘛寺,波光粼粼的湖泊和与世无争的村庄……此刻我有理由相信,眼前的康巴西藏,就是希尔顿笔下最后的“香格里拉”。

作者简介 朱仲祥,男,四川夹江人,四川作协会员,从事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歌词等多种文体写作,先后在《人民文学》《北京文学》《四川文学》《奔流》《西部》《中国乡土文学等百余家文学杂志和报纸副刊发表作品200多万字,发表(连载)和出版《恋恋乡愁》等散文随笔、非虚构作品六部和长篇小说《血色破晓》《佛城谍影》等,作品入选多种选本和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定篇目、考试试卷,获市政府“郭沫若文艺奖”和中宣部、中国作协、四川文联等权威机构征文奖若干,多家文学丛书、组织和平台之编委、顾问、研究员。

乡土文学社编委会

顾    问 聂鑫森

湖南省作协原名誉主席
主   编 陈小平
副主编   李秀珍
刘金龙(兼诗歌组长)
执行主编 丁村
编辑主任   王建成(兼小说组长)
副主任    施静云(兼散文组长)
编 委   马发军 史寿林   孙成纪
朱玉华   刘金龙   陈 乐
陈贤东   陈   缘   余 萍
杨天营   杨胜彪   杨军凯
郭良美   皇 甫   彭太光
潘政祥   袁晓燕   朱吉述
乡土文学创作研究中心
乡  土  文  学 社
《 乡土文学 》 编辑部

长期法律顾问 陈戈垠 律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