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疟截疟丨不得不说的“东方神药”!
2015年医学界最重磅的新闻,一定是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实现中国本土科学家诺贝尔科学奖项和华人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零的突破,而让她登上荣誉殿堂的成绩就是对治疗疟疾的新药青蒿素的研究!一时间,屠呦呦、青蒿素和疟疾成为了最热门的三个关键词!
明天是世界防治疟疾日,而我国结合实际情况,决定将世界防治疟疾日的第二天(也就是4月26日)定为"全国疟疾日",今年“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是“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再传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读疟疾和其相关的关键词。
青蒿素是继乙氨嘧啶、氯喹、伯喹之后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尤其是对于脑型疟疾和抗氯喹疟疾,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作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在国际上被誉为“东方神药”。抗疟疾的药物研究,让疟疾从可防可控到几近消失,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居功至伟!青蒿抗疟,还是我们中国人最有话语权!
作为“中国神药”,青蒿素在世界各地抗击疟疾显示了奇效。2004年5月,世卫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英国权威医学刊物《柳叶刀》的统计显示,青蒿素复方药物对恶性疟疾的治愈率达到97%,并作为世卫组织推荐药被疟疾高发的非洲采购。
曾给医学家带来无限困扰的疟疾,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
简言之,疟疾就是一种寄生虫病,是由疟原虫引起的雌性按蚊叮咬传播的寄生虫性传染病,是属于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传染病之一。目前,全球有99个国家和地区流行疟疾,约33亿人受到疟疾威胁,每年约有2亿疟疾病例,66万人死于疟疾感染。
我国也曾发生过多次疟疾暴发流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疟疾防治工作者经过几代人、几十年不懈的努力,有效控制了疟疾暴发流行,流行强度显著降低,流行区范围明显缩小,并在我国中部地区成功阻断了恶性疟的传播。我国政府于 2010 年提出了国家消除疟疾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全国消除疟疾”的目标。
青蒿素抗疟,我国古书早有记载,屠呦呦团队也是在翻阅大量医学古籍后,从东晋葛洪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中受到启发。抗疟药物的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艰辛。
在中国古代治疗疟疾主要依靠针灸和中草药,其中针灸是最早治疗疟疾的方法,《素问》指出:“凡治疟,先发如食倾,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利用中草药治疗疟疾的记载最早出现在 《山海经》上,《本草纲目》也记载了174种之多的治疗疟疾的中草药。
1820年,法国化学家佩雷蒂尔和卡文顿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到了奎宁和辛可宁生物碱,从此科学家们围绕着奎宁进行研究,虽然都具有抗疟活性,但辛可宁的药理作用较小,因此奎宁被确定为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从此之后的一百多年,奎宁一直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
现代抗疟药的方向由天然药物向人工合成药物转变,合成喹啉类抗疟药、人工合成奎宁、合成嘧啶类抗疟药。不过后来在东南亚及非洲地区发现了抗药性疟原虫,传统的抗疟药奎宁、氯喹等已不再有效,数以千万计的疟疾患者的治疗面临严重的困难,促使各国积极研究新的抗疟药物,这也成就了我国发现的青蒿素神话!
新药的研发绝不是偶然,疟疾的治疗也绝不是一蹴而就,这背后是无数科研工作者和专家不懈努力研究的结果。神药的诞生是对我们的鼓励,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放松警惕,毕竟,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的疟原虫一旦产生,疟疾可能又会死灰复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