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主页丨赵自力:从前慢
以前的日子,总是过得很慢。
在外地读书的那几年,常常给朋友和家人写信。
一封信不紧不慢地写起来,塞进信封里,用胶水封口,贴上足额的邮票,投进校门口绿色的邮筒,剩下的日子就是漫长的等待。
从寄出去到收到回信,一来一去得半个月。
无论是写信,还是收信,带着一种仪式感。
我最期待的是家书,父亲啰里啰嗦的话语,读起来特别温馨。无数次枕着家书入睡,想象着母亲在旁边口述,父亲在吃力书写的样子,常常泪满枕巾。
老家来的信,有时竟然舍不得打开看,等吃过晚饭再从抽屉里拿出来,一个字一个字地读,读着读着常常泪流满面。
都说家书抵万金,我那时算是真切地感受到了。
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我喜欢旅行,到与故乡不一样的地方看看。但我又不想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于是绿皮火车成了我的首选。
一年中,我有小半时间在外旅行,是那种边游玩边写作的那种旅行。
我不赶时间,不追逐名利,只想用文字描摹异地他乡的风土人情。
我在泰山上看过日出,那次觉得不过瘾,第二天又看了一次;在云南丽江住过一个多月,烧火做饭,喝茶写作,将一段岁月融入了丽江;我还坐了一天一夜的绿皮火车,辗转多日去西藏。
别人都巴不得快去快回,而我觉得越慢越好,因为实在不想错过沿途的风景。
慢慢旅行,让我融入跟以前不一样的生活,对生活也有了更深的感悟。
以前走远方的亲戚,都要带衣物,做不到当天去当天回。夜宿亲戚家,围坐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天,更能增加亲戚之间的情谊。
小时候我最喜欢住在外婆家,几乎每个暑假都赖在外婆家不情愿走。除了外公外婆疼爱我外,还因为有伙伴玩,还可以钓虾摸鱼。
那时没有暑假作业,没有各种补习班,漫长的暑假过得优哉游哉。
每次去外婆家,外婆见我抱着衣物,总爱打趣地问:“小崽子,又打算来住多久呀?”然后笑着拉我进屋,好吃好喝地招待着,现在想想就觉得幸福。
以前家里来客人了,父母总要炖上一个菜,没有炖菜显得不够诚心。
鸡总是提前就杀好,洗净切好后放土罐里慢慢炖,老鸡得半天,越炖越香。
在外读书时,放寒假回家,父母总要炖一只鸡给我补补。半天工夫才炖好,尽管时间长,却特别有味道。不像现在,有高压锅了,半个小时就能炖烂。
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偶尔想起从前的慢生活,就觉得有种幸福在心底荡漾开来。
(已载1月6日《德州晚报》)
■作者:赵自力 ■编辑:王晓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