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课堂
复调课堂
白俄罗斯女记者、散文家斯维特拉娜·阿列克西耶维奇获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为:“她的复调式书写,是对我们时代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何谓复调式写作?复调本是音乐术语,简单的说复调音乐就是“多声部音乐”,构成复调音乐的各声部并无主次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构成复调音乐。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以区别于那种“基本上属于独白型的已经定型的欧洲小说模式”。复调小说中,“作者的声音也只是构成了复调的一个声部而已,作者或叙述人、作品主人公,都只是以自己独立的意识或声音参与对话,大家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谁的声音压倒别人的声音的问题”。小说叙事就在对话的关系上形成由多个独立声部组成的复调结构。
这样的学术化描述很难让我们感受到复调小说的魅力,最好的办法是读一读相关作品。手边的这本《锌皮娃娃兵》是一部关于阿富汗战争的作品。全书由几十篇与战争有关的人的陈述组成,包括前苏联军官、士兵、护士、妻子、情人、父母、孩子等。作者自己的陈述只占本书很少的篇幅,在这些极少的文字中,作者表达了一种抗议——“抗议用男性视角看待战争”。作者认为,“不管在什么地方,战争的本质都一样:残忍、丑恶、摧残人性”。全书没有一个中心人物,无论哪一个人的声音都是独立的,他们是在同自己对话、同心灵对话,谁也不为谁代言、谁也不为谁辩护、谁也不屈服谁、谁也不压制谁。正是这些似乎自说自话的叙述,我们才得以多角度、多维度认识到一场真实的战争和一场战争的真实含义。战争,在国家宣传机器的话语中是荣誉、使命、英雄、勋章、国际主义、自由和平,而在战争的亲历者和与之相关的人身上,是恐惧、死亡、杀人,是吸食大麻、残杀妇幼、孩子失去父亲、母亲失去儿子。
有评论者说,阿列克西耶维奇“所写的是亲历大事件的小人物带血的历史”,而她自己说“我不只是记录一段历史事件,我写的是人类感情的历史”。她的作品之所以震撼人心主要原因是,她关注的不是历史本身,而是最普通的个体对历史的真实感受,以此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性的尊重。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日本学者佐藤学有个著名的观点——教学及对话。这一观点深受中国教师的欢迎,于是人们大力倡导交流,师生的交流、生生的交流、与文本的交流等等。但是,我们的课堂很容易出现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即:交流之后一定能够达成统一、形成共识。课堂越来越像行政会议,甚至军事会议,开始的时候七嘴八舌,随着讨论的深入观点越来越少、意见越来越少,最终大家形成统一的认识并为此皆大欢喜。这种现象的奇怪之处在于两点:一是几十个如此不同的孩子居然能够如此迅速的形成共识——什么力量起作用?二是人们对共识的热爱如此强烈以至于不惜为此牺牲个性、智慧和弥足珍贵的真实——究竟为了什么?
课堂教学中,每个孩子的言说,他们所表达的每个观点、疑问和感悟,都是在与自己对话,都是通过自己的反思而让自己的内心不断的清晰起来——如果把教学的全部意义集中于人的话。正如《锌皮娃娃兵》一书的译者高莽在后记中所言“中心人物是战争中的人”——所以每个人都有彼此独立、平等的对战争的话语权。
如果把教师看成一位用生命写作的作家,教学则是他正在完成的作品,希望教师们也尝试一下复调写作——让每一个真实的孩子发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真实的声音;让课堂不再被一种旋律所控制,而是多种声音并存的复调课堂。
封面及文中图片均为顺义教研孔建斌老师摄影作品,特此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