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活一地鸡毛,就别说自己的认知没问题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相信对于多数人来说,生活得并不如意。
人心思变,生活得不如意就想着改变,但是改变谈何容易,在经历了无数碰壁后,很多人得出了结论:改变不了世界,就改变自己。这一现象具备普遍性。
年轻时有憧憬,也有冲劲,很难听进去别人的意见,而中年以后,经历了世事沧桑,多数人明白了为人处事的规则,变得不再那么激进,常将“放下”挂在嘴边,提醒着自己。然而,很少有人能真正放下,不是不想放下,是实在放不下,不会放。
生活的道理,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都明白,道理就是认知,认知对不对,看结果。如果生活一地鸡毛,肯定是认知出了问题。
让人生活得更好的认知,一定对,让人越过越不好的认知,一定错。不过,也有一些认知,短期看起来不对,而长期坚持下来,却得到了益处,而另一些认知,短期改善很大,但长期下来,却越来越显示出不好的一面。
实际上,当我们不知道一个认知是否正确时,问一下自己的内心,如果这一认知使得内心平静,有种心安理得的感觉,即使短期可能显得不那么好,终究也会是好的。相反,如果一种认知,让人心神不宁,内心总是打了个大大的问号,那么即使短期有利,也需要注意长期的作用是好还是坏。
成年人没有不明白道理的,但是明白了道理只是第一步,没有后面的两步,也仅仅是明白了道理,还起不到实实在在的作用。
我们总是说“放下”,人们围绕着“放下”,熬了一锅又一锅鸡汤,很多人也喝了一碗又一碗,而在实际生活里却收效甚微,
放下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理论层面。
什么样的认知就会有什么样的选择。认知并非凭空产生,环境决定了大部分认知,另一部分认知来自于书本。所以多看书,对于提高认知很有帮助。
改变观念,实际上是一个说服自己的过程,这个过程反反复复。表层可以借助于一些情绪化的鸡汤文章,深入一层可以通过逻辑分析的理论,还有另一部分来自于个人在生活中的感悟。
第二层,条件反射层面。
很多人会说:“道理都懂,可是遇上事情就不一样了”。
的确,对于孩子,还需要慢慢地讲道理,而对于成年人,没有不懂的道理,那么,为什么知道要放下,事到临头却很难放下呢。
这来自于习惯性的条件反射。比如,原来我们遇到一些事会生气,在我们的认知提高了以后,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轻易动怒,然而当事情发生时,平时对自己的提醒会全部都抛在脑后,怒发冲冠而全然不顾。这就是原有的条件反射没有改变,理论还没有转化为实践。
观念变化转化为行为的变化也需要长期的训练,就像当初形成现在的条件反射一样,需要通过各种办法去反复训练。
在人们充分认识到烟草的危害以后,有人摁灭烟头,从此再无复吸,有人则是戒戒停停,停停戒戒,用漫长的时间改变了习惯。前者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后者需要非同寻常的耐心。
改变条件反射处于执行层面,能否“放下”,关键在这一层面。方法很多,每个人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方法。
第三层,感知层面。
行为改变以后,感受一定会跟着改变。感知层面不需要努力,我们在这个层面获得智慧。“放下”的是障碍智慧的认知,放下一点,智慧就显露一点,生活随之改善一点。
“为学日增,为道日损”,这一增一减并不矛盾,增加的是知识技能,“放下”的是那些错误的认知带来的条件反射,当那些偏离了实际真相的条件反射被清除以后,显露出来的就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