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仅仅是学习发生的地方吗?
课堂仅仅是学习发生的地方吗?
作者:李广生
不仅叶澜教授,大部分中外教学专家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既然如此,赛课的重点和关键其实并不在于“赛”,并非是传统意义的赛出你高我低,而是同行之间开展观摩交流的一种方式。评委的存在对于其他领域的“赛”来说是必不可少,但对赛课而言可能是画蛇添足,而且他们所具有的裁判的权威性在加剧了赛课的竞争性的同时,伤害了交流研讨的价值。赛课在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方面发挥的作用值得反思。轰轰烈烈的赛课活动是推出了一批批的人,还是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变革,这是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
“好课没有绝对标准”并不意味着教可以随心所欲、课想怎么上就怎么上。“我的课堂我做主”体现了对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尊重,但没有原则的过分强调则会导致教学随意性的危险。我一直认为教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是教学的两大顽疾,一是想怎么教就怎么教,一是想教什么就教什么。
教师渴望专业自主权,但同样渴望一个标准,以此作为改进和评价教学的依据,并不仅仅依靠考试成绩,这会让他们获得安全感和胜任感。基于标准的教学在几乎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占据主流,国家层面的、地区层面的课程标准更为关注的是对学习内容的界定,回答了在学科领域内什么才是值得学习和应该学习的问题。2011版义务教育课标和2017版高中课标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即对学习结果的描述,好课因此而拥有了一把尺子。但教的艰巨性并没有因为这把尺子的存在而有所降低,教师普遍认为压力与日俱增,特别是来自创新教学方式的压力,让诸多教师更加迷茫。
课堂仅仅是学习发生的地方吗?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不会这么认为。很明显,在真实的课堂上正在上演许许多多与学习无关的故事。虽然教师极力避免这些“意外”对学习的冲击,但他们也深深知道自己的努力作用有限,而且抽离了这些生动的故事,学习的效益并不一定提高,还有可能导致课堂失去了宝贵的活力。教室里的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他们眼神中闪烁的光芒,并不都是因为对知识的渴求而发出,那些喜怒哀乐,也不都是学习的体验和感受。离开了课堂的当年的学生,包括本文的读者,如果你回忆课堂的话,能够想起多少关于学习的事情呢?把课堂仅仅视为学习发生的地方,是对课堂的误解,也是一种狭隘的偏见。昨天、今天和明天,课堂存在的日子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包括学习在内的各种各样的故事,那是关于生命的故事、关于成长的故事。
学习仅仅是认知活动吗?随着人们对学习的研究的深入,情感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对学习的影响越来越被重视。学习不仅是认知活动,而且是社会活动,不仅与个体生理性因素有关,而且与群体文化性因素有关。大脑虽然是学习的载体,但环境同样对学习产生深刻的影响。就像大脑具有可塑性一样,与环境的互动让学习已经远远超出了认知的范畴。聪明因此变成一个很难定义的概念,人们通常认为的聪明正在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学习成绩高低与聪明程度的关系好像不再那么紧密。事实上需要我们解放学习的概念,至少不要仅仅局限于认知。一切促进生命成长的活动都是学习。
关于好课,需要的不是一把尺子,而是一个框架。依据这个框架建设好课,而不是用一把尺子衡量好课。课的内涵的丰富性以及教学的动态性使然。课堂意味着什么、学习意味着什么,也许是需要教师花费一生的时间进行思考的问题。真正的挑战来自于随着思考的深入而对自我的否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学需要勇气,勇于挑战自我、突围自我。
关于好课的框架反映了教师对教学的深刻性的理解。可能是一个由简到繁又由繁到简的过程。入职之初,会认为“只要……,就是好课”;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摸索,发现自己想的太简单了,便有了这样的观点:“需要具备1、2、3,等等,才是好课”;又经历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反思,发现面面俱到会让自己裹足不前,于是又痛下狠心删繁就简,主张:“必须做到……,才能成为好课”。这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在理解的连续体上的不断深化。
教师是一名设计师,穷尽一生的智慧绘制好课的蓝图,搭建好课的框架。需要注意的是,仅仅是蓝图和框架,而真正的建筑师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