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
作者:李广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所有教育工作者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很多教师奉为圭臬,在教学实践中引以为法宝,极尽所能、不遗余力,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孩子兴趣。教学中,这种做法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兴趣来得快去的也快,飘忽不定,因兴趣引发的学习难以持久。教师不得不为激发学生兴趣而绞尽脑汁疲于奔命。第二,凑热闹、图新鲜、虽兴致勃勃但浮于表面,学习难以深入。为此,教师常常在激发兴趣之后,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才能保证学习效果。
这两种情况在教学实践中屡见不鲜,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绞尽脑汁挖掘教材、联系生活,使用各种媒体和技术手段。可是,好不容易把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没过一会,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孩子又觉得索然无味,进而情绪低落。急得老师唉声叹气,或是疲于奔命寻找新的方法激发兴趣,或是干脆放弃兴趣,以非常手段推进教学;还有些教师,情景创设得很好、情绪调动的也不错,孩子们兴趣盎然、课堂上热热闹闹,然而一旦遇到一点困难或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孩子们便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整个课堂除了热闹所剩无几,学习效果、教学效率无法保证。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有错吗?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兴趣”的认识不够全面。
我理解的“兴趣”至少应该包括两个维度,一是“情趣”,一是“理趣”。所谓“情趣”就是指“怡情之趣”,能带来快乐的感受,常表现于悦耳之声、夺目之色、新奇之事等;所谓“理趣”就是指“穷理之趣”,能带来探索的欲望,常表现于格物致知、推演思辨等。“情趣”是感性的,“理趣”是理性的,“情趣”注重事物的表象,“理趣”关照问题的本质,“情趣”是知其然,“理趣”是知其所以然,喜欢五颜六色的花是“情趣”,探究花为什么五颜六色则是“理趣”。
“情趣”和“理趣”统称为“兴趣”。但是,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重视前者,忽视后者,把“兴趣”简单的、片面的解释为“情趣”,想尽各种办法激发孩子的“情趣”,对“理趣”的培养却置若罔闻,结果导致孩子留恋于造势弄巧、钟情于表面文章,思维停滞于感性,缺乏深入研究探索的精神、思辨能力和理性思维。这才是问题的根本,也是出现上述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兴趣是做好的老师”,此语好像出自爱因斯坦。毋庸置疑,爱因斯坦的兴趣决不是事物的表象,否则他不会成为一代宗师,开创近代物理学的新纪元。
还有一个问题:“理趣”真的有趣吗?特别是针对孩子而言,他们会对思考、探索、研究、质疑感兴趣吗?或是说,他们能够从中体会到乐趣吗?有人怀疑。对“理趣”存在的怀疑导致人们忽视“理趣”的培养。
因此,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证明“理趣”的存在。“趣”与“乐”总是同时出现的。有“乐”才有“趣”,没有“乐”自然也就没有“趣”。通常我们认为思考和探索是痛苦的、艰难的。常见的形容思考和探索的词汇总是和痛苦紧密相连,比如苦心孤诣、冥思苦想等等。正因为我们认为思考和探索是痛苦的没有乐趣可言,所以才否定“理趣”的存在。果真如此吗?
只有真正的思考者和探索者才能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思考和探索能够把人带入另一种境界,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属于思考者和探索者的快乐。古今中外无数大学者、科学家论述过思考和探索的快乐,然而这些独特的感受因为只属于他们自己而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逐渐湮没在人们对他们的崇拜和盛誉之中——说他们是特殊材料制成的、说他们具备某种崇高的精神和以苦为乐的优秀品质。我不否认这些卓越者身上具有某种特质,但从他们的言论和人生经历中我发现并坚信:他们找到了乐趣。支撑他们忍受寂寞和痛苦,辛苦经营,最终成就一番伟业的,很大程度是快乐。越快乐越卓越,越卓越越快乐。格物致知、穷理思辨是有乐趣的。
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以攻克难题挑战自己为快乐,这样的孩子往往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众。我认为这主要得益于“理趣”的开发和培养。还有一些孩子,他们兴趣多、涉猎广,但浅尝辄止一事无成。我认为这就是忽视“理趣”结果。
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激发孩子的“情趣”,更要努力培养他们的“理趣”,树立探索精神、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切不可顾此失彼。一般来讲,年级越高越侧重“理趣”,年级越低越侧重“情趣”。这是符合儿童认知心理的。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点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