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鳖选择与培育

一、亲鳖池条件

(一)亲鳖池要求

鳖池应背风向阳,面积1~7亩,东西向,长方形,池深2米以上。用塑料板或石棉板等在池周围成50厘米高的防逃墙,转角成圆弧形,墙顶向内伸檐8~10厘米,视防逃墙材质和损坏程度,定期检查,维修或更新。在饲养池进、排水口处装置牢固的拦网,以防鳖逃跑。

(二)产卵房

在亲鳖池向阳的一边池埂上修建产卵房。产卵房大小应根据雌鳖总数而定,每100~120只雌鳖建2平方米的产卵房,房高2米,房内铺细沙30厘米,沙面与地面持平,由鳖池铺设一条坡度不大于30°左右的斜坡至产房,便于雌鳖能顺坡自由上下。

(三)饲料台

用长3米、宽1~2米的木板或竹板斜置于池边,板长之一边淹入水下10~15厘米,另一边露出水面,坡度约为15°。饲料台数量视养殖密度而定;在使用软颗粒饲料时,饲料台宜平放。

(四)晒台

常见晒台有以下两种形式:

(1)用长2~3米,宽1~2米的竹板或聚乙烯板斜置于池边水面。

(2)用木材或竹材做成棚式拱形晒台,固定于水面。

二、亲鳖的选择

雌雄鳖的鉴别,雌鳖个体肥厚,圆形,尾部较软,不能伸出裙边外;雄鳖个体狭长,背隆起,尾部长硬,能自然露出裙边外。目前,亲鳖主要从人工养殖的种群中挑选,选择4龄以上的生态养殖鳖,体重1千克以上,鳖的肌肤光滑完整,外无损伤,内无疾病,体格肥满健壮,体色正常,裙边肥厚不下垂,行动活泼,动作敏捷。人工养殖的鳖,近亲繁殖的概率相对增加,易引起优良种质性状的退化。因此,选择亲本时,可实行单性选择,即在不同的养殖场分别挑选离雄鳖的方法。亲鳖的选留时间,一般以4月和10月最好,雌雄鳖的配比以4:1~5:1为好,因为鳖生性好斗,雄性过多,会相互咬斗,导致伤残、死亡。雄性太少,则卵子的受精机会少,雕鳖过少,会影响总的产卵量。

三、亲鳖的培育

(一)亲鳖池清塘消毒

排干池水,清除过多的淤泥,留下30 厘米淤泥层。用生石灰清塘,池中留5~10厘米水,然后在池底四周挖几个小坑,将生石灰倒入坑内,加水化开后,不待冷却即向池中均匀泼洒,生石灰亩用量150千克以上。为了提高清塘效果,翌日可用铁耙将池底淤泥耙动1次,使石灰浆与淤泥充分混合。清塘后再进行晒塘,晒塘的作用是令土壤干燥,使氧气直接进入土壤,首先是将池塘中被微生物高度还原的物质直接进行氧化(如亚铁直接氧化为高铁),其次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不能直接氧化的物质进行氧化(如有机酸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恢复池塘土壤的氧化态。通过干塘、晒塘.施用石灰,恢复池塘土壤的基本特性,可为下一季养殖提供足够的氢离子和电子的缓冲能力,克服连作障碍,保持土壤的生产力。

(二)亲鳖的放养

1.放养时间

一是秋放,即在冬季来临之前,通常是在10~11月水温不低于15℃时放养,当进入冬眠期时,亲鳖可完全潜入泥中越冬。二是春放,春天水温升至15~18℃并稳定时,就可放养亲鳖,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亲鳖就会开始摄食。

2.放养密度

一般以1只/2~3平方米为宜。在密养条件下,每亩放养量不宜超过400只,总重量不超过300千克为宜。

3.鳖体消毒

放养时应对鳖体进行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高锰酸钾溶液:浓度15~20毫克/升,没浴10~15分钟;食盐溶液:浓度为2%~3%,浸浴10~15分钟;聚维酮碘溶液(含有效碘1%):浓度30毫克/升,浸浴15分钟。上述三种消毒方法可任选一种使用。在放养时,将亲鳖放入盛有配制好消毒液的容器中,浸浴后用捞海捞出,轻轻放入池塘,让亲鳖自行爬入水中。

(三)亲鳖饲养与管理

1.亲鳖的饲养

亲鳖在产前和产后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所以要求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为40%~50%.脂肪含量为1%,饲料中的蛋白质应以动物性蛋白为主,占80%以上,因此饲料中原料的组成要以含蛋白质丰富的动物性饲料为主,适当辅以少量植物性饲料。还要投喂一些 鲜活饲料如鱼、虾、螺、蚌、蚯蚓、南瓜、苹果、西瓜皮、青菜、胡萝卜等。投喂应严格按照“四定”原则进行。

(1)定时。亲鳖的摄食量随水温的变化而增减。一般水温回升到18℃以上时开始摄食,此时应少量投喂新鲜鱼肉、动物内脏、螺蛳等进行诱食,每2天投喂1次即可。20~25℃摄食基本正常,每天投喂1次。25℃以上时摄食旺盛,可按正常标准投喂,一般每天投喂2次,上午9~10时和下午4~5时各投喂1次,而在产卵高峰的6~7月,每天可投喂3次。

(2)定位。饲料应投在食台的水线之上,既符合鳖的摄食习性,又利于检查摄食情况和及时清除残饵。(3)定质。动物性饵料和植物性饵料应新鲜、无污染、无腐败变质;营养必须符合亲鳖发育与生长需要。(4)定量。配合饲料每天的投喂量为鳖体重的1.5%~3%,鲜活饲料的投喂量为10%~20%。一般一次投喂的饵料量掌握在2小时吃光为度。

2.水质管理

管理工作主要是水位的调节、水质的控制。水位在春.秋季节控制在1~1.2米,夏、冬季节控制在1.5~2米,无论什么季节在一段时间内要保持池水水位稳定。池水有一定的肥度,要求池水在绿褐色,透明度以30~40厘米。定期注水,每周换水1次,遇到水质变坏的情况要及时换水,并定期使用枯草芽孢杆菌、EM菌等生物制剂改善水质。每15天使用1次生石灰,亩用量10~20千克,既可消毒,防病、改善水质,又可增加水中钙质。

3.日常管理

(1)保持环境安静。鳖胆小,喜静怕惊。因此,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投喂好饵料后,严禁人畜进场影响其摄食和晒背等活动,保持鳖场环境安静。(2)扫除食场残饵。残饵黏附在食台上,极易腐烂发臭,滋生病原菌,引发鳖病。因此对于黏附在食场上的残饵,每天要清除干净。(3)经常消毒食场。食场是鳖摄食的主要场所,保持食台清洁,可减少鳖病发病几率,并有利于水质管理。(4)加强水体消毒。亲鳖池,往往水体富营养化,水中各种致病菌也会随着滋生或暴发,,引发鳖病。因此,定期使用生石灰和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全池泼洒消毒。(5)加强防逃管理。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强防逃.尤其是夏秋两季的下雨天,池内大多数鳖上岸顺着围栏板边爬行时更要加强巡池。发现有鳖外逃,即应捉回,并立即寻觅和切断其逃逸途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