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白露,“吃3白、做3事、忌3不”,具体都有啥?
白露通常为每年的9月7日到9日,此时太阳抵达黄经165度,今年白露为9月7日,这一节气是反应气候变化的日子,此时昼夜温差比较大,天气降温明显,白天尚热,但早晚温度降得比较快,夜间时散热快、气温低,水汽遇冷凝结成小水滴;同时,白露是秋天第3个节气,秋属金、且金色白,因而称其为“白露”。
白露节气在民间来看是十分重要的节气,这一节气也有诸多的习俗和讲究,我们一起来看看。
一、“吃3白”
1、白露茶
我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不管是制作、品茶都有不同的讲究,而茶叶在不同季节的口感各有不同,在南京人看来,白露节气时少不了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了夏季的烈日考验后,白露刚好是最好的生长期。
相比春茶的细嫩鲜美,白露茶可不是那么不经泡,同时它也没有夏茶的苦涩口感,反而经过了岁月的春夏的锤炼后有种独特的甘醇清香口感,深受人们的喜爱。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喝茶要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叶营养丰富,口感醇香,让人回味无穷,因此不少人喜欢在白露时喝茶。
2、白露米酒
在江浙一带一直有酿造白露米酒的习惯,此酒用上高粱、糯米等谷物进行酿造,通常白酒和粮食糟酒以1:3的比例混合,然后将其密封起来,待到数年后再将其取出来饮用,此时米酒喝起来清香扑鼻,且带有甜味,因而有白露米酒的说法。
过去,人们都会在白露前后酿造米酒,从而作为今后节日或接待客人时饮用。当然,酿造的米酒通常会在白露时打开,从而更为应景。
3、吃龙眼
龙眼作为一种甘甜多汁、可口美味的果实,每年的7-8月份时就会进入上市期,而白露时节时龙眼个头大,汁水多,吃起来可口美味,而在白露时不少人都会以其为食。
民间认为,白露这天吃龙眼可以大补,等同于吃上一只鸡,当然从今天的角度来看比较夸张。但龙眼确实有护肤、养血、益气等效果。当然,在浙江地区也有吃乌骨白毛鸡的讲究,还有地方有“十样白”的说法,也就是带“白”的药草。
二、“做3事”
1、收清露
白露节气时,此时的昼夜温差开始加大,夜间水气冷凝形成露水,清晨花草树木上都可看到晶莹的露珠。在古人看来,露珠可是一个好东西,如李时珍所述:“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也就是说白露水可以用于治病或养生。
正因如此,民间很多百姓都会收取露水,久而久之成为了一种习俗,也是大家对身体健康的一种期待。
2、祭禹王
太湖人有祭祀禹王的习俗,当地渔民将其称之为“水路菩萨”,每年会举行4轮祭祀活动,尤其以清明、白露的规模最大,其时间为一个礼拜。
禹王也就是治理华夏水灾的人王大禹,在祭禹王的同时,渔民们希望能够捕鱼顺利,有较多的渔获。活动时,必演的一出戏就是《打渔杀家》,这也是当地渔民对未来生活的一种美好向往。
当然,在祭禹王的同时,还会祭祀土神,也就是“秋社活动”,早在唐代时就已形成这一习俗,其祭祀形式隆重,且有诸多活动。
3、斗蟋蟀
过去,白露时也有斗蟋蟀的活动,也就是“秋兴”,宋代时就已有流传,不过主要是在王公贵族圈子里流行,到了明清时风气更盛,很多人将其当成赌斗之乐。
白露这天,那些玩家就会提着笼子相互之间比试,并选出冠军,其筹码为两人协商。直到今天,依旧有部分地区进行斗蟋蟀的活动,比如北京老大爷就是如此。
三、“忌3不”
1、忌不盖被子
白露过后,气温明显下降,此时早晚不宜露身,特别是夜里睡觉时不宜露身。如果不盖被子,很容易就会受冻引发腹泻。
2、不忌嘴
白露过后,此时气温有所下降,人们的食欲也会增加,且此时处在仲秋之时,民间有“贴秋膘”之说,大家也会追求养生之道,从而让身体更强健。
然而,如果不忌嘴,一顿暴饮暴食,摄入的热量过多,那就容易引发肥胖,这需特别注意。
3、忌不晴天
民间认为,白露这天晴天最好,这表明接下来一段时间天气多为晴天。而如果刮风下雨的话,此时农作物即将成熟,有雨水到来并非好事,可能会导致粮食减产。
白露节气的讲究和忌讳很多,尽管在今天看来不是太科学,但作为一种老讲究,再忙也要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