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创始人:不要浪费每一次挑战,做真正正确的事
年轻人,几乎成为各个品牌的“必争之地”。白热化、差异化的竞争赛道上,仅仅7年,小红书正逐渐摸清新一代年轻人的消费调性,成为引领、创造新一代生活方式的源头。
历经千淘万漉,一家独角兽是如何炼成的?
在小红书创始人、长江商学院青腾二期校友瞿芳看来,这离不开创始人的韧性和“二次成长”,也离不开从错误中不断站起、复盘与迭代。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创业心路。
分享 | 瞿芳
来源 | BCG波士顿咨询
*以下内容来自小红书创始人、长江商学院青腾二期校友瞿芳与BCG波士顿咨询的访谈
Q:您如何定义作为一个企业的最高领导者 (CEO)是“成功”还是“失败”?其中有哪些代表性的事件或时刻?
瞿芳:多数创新公司,尤其是互联网产品型公司的创始人至少要经历两轮成长:第一个阶段,是成为自己这个领域最好的产品经理;第二个阶段是从产品经理成长为CEO,从“我知道和我相信”到“我看见”。
第一轮的成长,多半与创始人的成长背景有关,发现痛点,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比如小红书诞生的原点,就是从旅游这个大领域,再切入到出境购物这个细分领域,进而成长为今天的生活方式社区。
第二个阶段,则是找到第二曲线,在我心目中第二曲线是从产品维度上升到战略维度。
战略一定是为了实现长期目标,对资源做最有效的配置和组合。战略也一定需要做艰难的取舍,更需要创始人预见未来大势和竞争态势的变化。红极一时的公司很多,但是否能够走过第二阶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家公司能不能持续成功。
Q:您如何看待亚洲(或华人)商业领袖在过去二三十年间的表现?您觉得亚洲(或华人)商业领袖与西方的商业领袖相比,具备哪些相似或相异的特质及行为促使他们成功?
瞿芳:华人商业领袖在过去二三十年间,一定是成长最快的一群人。我们身处一个飞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不成长公司就没了。20年前,二级市场上是没有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入头部梯队的,但10年前我们有了BAT,近年也有很多更年轻的公司在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和用户规模上居于世界前列。
好的Leader一定是共性大于个性,我最近的一个总结是:雌雄同体,文理同脑。这其中包含你对世界大势和科技趋势、对商业和人性都要有深刻的好奇心和理解,也要有对长期价值的坚持和对关键战役的坚决。当然微观层面,人和人一定是不一样的,比如管理风格和沟通风格。
创始人过去的经验累积和性格特质,也可能会影响他们选择哪个行业,比如更适合在2B领域还是2C领域创业。
Q:您认为亚洲(或华人)商业领袖的可取之处及西方商业领袖的可取之处分别是什么?
瞿芳:华人商业领袖,最让我感同身受的是进化能力。中国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从第一代创业者的拓荒,到第二代的海归派,再到今天从数字经济大潮中成长起来的第三代。西方更倾向于用30年作为时间维度去划分一代人,中国是10年一代人。这个差别就很有意思,很好地反映了变化速度对大家认知的影响。
西方有非常多历史悠久的优秀企业,沉淀了穿越周期的能力。去年我曾经参与过宝洁的一个全球性活动,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为快消巨头,他们的CEO和CMO对未来趋势的把握非常有前瞻性,对社交网络和KOC(Key Opinion Consumer,关键消费领袖)的认可速度让我印象深刻。同时,他们的一线团队又能保持着非常务实和结果导向的作风。
Q:回到您自身,作为中国独角兽企业领袖的代表,您如何评价自己作为公司掌门人的表现?
瞿芳:掌门人的表现永远是通过公司业绩结果来表现的,小红书未来还有很多可提升的空间。
Q:当您回顾过往领导小红书的经历,您首先想到的最关键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即您认为聚焦精力做对了哪几件事,使您和您的企业在竞争对手如林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瞿芳:第一,战略。孙子兵法里有句话是说“上兵伐谋”,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兵的最高境界是以谋略取胜。从初创的小红书到今天的小红书,我觉得我们首先做对的是,我们有着非常“相信”的愿景:中国人的生活终将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这是已经在发生,并且将持续数十年的趋势。
第二,组织。组织一定是为战略服务的。如何通过好的阵型与机制,聚拢更多优秀的大脑,让大家一起去完成更复杂更艰巨的事业,这是关系到组织活力与战力的关键,也是我一直聚焦在做的事情。
首先,先选型再选人,“型”是业务模型如何部署。我自己得到的一个数字是,外来高管能够真正融入团队的比例,在所有公司都不超过50%。创业公司面对的市场是高度不确定的,定好业务的型,才能沉淀下来业务打法和团队。
其次,先定阵再定人,“阵”是组织架构。很多次试验都证明,不同公司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业务的不同阶段,需要更灵活的组织架构设置。
在外部不确定性越来越强的情况下,我倾向于未来的组织阵型会更像球队。
球场上每个人都非常清楚他们的目标是一起赢,他们会有一个教练,也会有一个大概的阵型,但是当这支球队上了场,大家就会去寻找自己的位置。大家随时都有可能为了要赢下这场球赛的最终目标,在场上做各种调整,后卫也可以进球。
Q:您最近提出“二次创业”的动因是什么?
瞿芳:创业精神是小红书过去赢的原因。今天市场环境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作为一家成立七年的公司,要迈上新的台阶,我们必须具备二次创业的精神,继续出发。
Q:小红书发展过程中的“曲折”给您带来的学习与成长是什么?如何保持个人和组织的韧性?
瞿芳:瑞·达利欧(Ray Dalio)在《原则》里提过一个公式:痛苦+反思=进步。我个人很受启发,总结了一个“创业版公式”:
犯错 + 复盘 = 迭代
曲折是每家公司都会经历的,“韧性”这个词就很好,这是一个创始人和组织必须要具备的特质。
创业公司经历的都是齿轮式的循环拉动:创始人的进步带动整个组织的进步,组织的进步才会带来公司业绩的变化。公司每到一个新的台阶,都会要求创始人自己必须站上新的台阶,从视野到认知上必须发生变化,也就是“迭代”。你迭代了之后,才能带着组织一起去进步,公司才有可能再发生变化,它是一个不断交替往复的过程。
Q:当您回顾周围曾经失败的亚洲(或华人)商业领袖,您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什么经验教训?
瞿芳:如果用商业领袖来称呼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时候,先决条件一定是他们成功过。失败可能是一个横截面上的阶段性状态,持续成功是商业领袖必须为之终身奋斗的事情。
Q:您先前提到的“成功”与“失败”的定义,放在过去、现在、未来是否会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瞿芳:对于我来说观察一家公司的最佳窗口是——这家公司是不是具有逆风翻盘的能力。
我相信所有的公司都曾遭遇艰难时刻。有风的时候,大家都能跑起来。而在没有风甚至逆风的情况下,你是不是能把公司拉到正确的节奏和轨道上来,这是创始人和组织都需要持续做压力测试和自我成长的部分。
Q:对您而言,要从如今的成功走向持续的辉煌,在未来面对的最大挑战可能会是什么?
瞿芳:一方面是世界局势的变化与复杂性加剧,我们尚不能很清晰地预见会有多剧烈。但确实,这对很多公司的愿景和节奏,产生了实际的挑战和影响。不要浪费每一次挑战,因为每一次考验都在让我们不断去坚持真正正确的事情。
不要浪费每一次挑战,因为每一次考验都在让我们不断去坚持真正正确的事情。
Q:面向未来,对您来说,制胜的成功要素是什么?亚洲(或华人)领导者面向未来的成功要素与世界其他地区而言有何不同?为什么?
瞿芳:对我而言,很重要的一个要素是迭代,小红书的发展源于此,小红书未来要继续发展也离不开迭代。
迭代意味着你不能满足于过去的成绩,也意味着在面对变化的时候,心态要足够开放,在长期战略和短期结果当中不断地切换视角,做真正正确的事情,而这些事情通常都是艰难的。
Q:在带领企业应对来自新冠疫情的冲击、以及为后疫情时代的成功蓄力准备时,您面对的关键挑战、成功秘诀和经验教训有哪些?
瞿芳:新冠疫情,显然给了我们所有人更多不确定性和更猛烈的挑战。
第一,这个世界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以前,我们会更多地认为数字经济或者在线化是可选项,但新冠病毒与人类中短期并存的现状,让我们所有人都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字经济成为了一个必选项。经济增长将会越来越重地放在数字经济上,成为经济的主要抓手,这一点在美国二级市场已经得到了验证。
对于中国来说,从制造大国升级为创新大国,数字经济带来的应用场景是我们历史性的机会。从物联网、医疗到新消费生活,这样的改变是全面性的,我们也没有历史包袱,因此正站在一个具有相对优势的起点上。
第二,就小红书自己的模式而言,我们兼具了生活在线化和影响现实生活决策两种状态,所以我们希望在未来可以发挥好这个优势,更好地为用户创造价值,通过共创模式赋能更多未来品牌的成长。这既是我们“Inspire Lives 分享和发现世界的精彩”的公司愿景应有之义,也是我们为这个社会创造的深层次价值。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