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达:寸草心存何以报,平生辜负只亲人
远山之巅,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怀念母亲诗一组
作者:周达
北上凯风吹棘薪,岭南萱草几冬春。寒泉出涧声如泣,悲泪鲠喉心自陈。箱底毛衣千万结,碑前至爱二三人。天增一个清明节,专与痴儿思母亲。
石门风雪暗,岭海雨冥冥。遣梦临泉路,燃香候户庭。思深双泪尽,宵永一灯青。从此生涯事,无人仔细听。
莫言天意不随人,又见北堂萱草新。年少分羹成夙憾,老来见橘念慈亲。田园芜废归难计,诗酒消磨郁未伸。幸解风情工射雉,棠阴树下喜迎春。
汲汲稻粱叹此身,卧听寒叶动酸辛。十年徒抱椎牛恨,再世休为嚇鼠人。江国花如南国好,北风吹似凯风亲。老之将至犹夸健,不负天时倍惜春。
不雨青衫湿,含悲拜墓前。露深千冢草,风散几家烟。梦影仙凡隔,心声彼此牵。云峰空怅望,初日一轮圆。
廿年逢节例营营,莫笑过劳髀肉生。屏里雪飘京阙夜,心中雨黯故园情。老腰犹向稻粱折,白眼不为时事横。寸草春晖徒有念,思随远客踏归程。
清明惟有泪,世事逐年非。念报心徒具,痛惭人不归。风来无静树,草长负春晖。数点梨花雨,又沾身上衣。
北望遥闻楚些歌,天低江汉目连波。孤坟落日悲风树,古卷临灯废蓼莪。百岁人生今泰半,三分春色苦无多。所嗟恩重终难报,耿耿心如寸草何。
节近中元日,哀思在石门。西风迷泪眼,碧草护松根。每托家山远,徒言孝道存。秋凉翻旧被,母爱有余温。
祭扫来城外,福园春菊黄。伞沉撑暮雨,心重步高冈。归梦江湖老,至亲恩爱长。哀思何所寄,俯首一燃香。
三载一何哀,北风来复来。 新碑零老泪,微雨洗浮埃。家祭随年至,乡行有梦催。 慈容心底见,清似满山梅。
何言冥寿永,欲见路无因。风雨天垂泪,平安夜梦人。茫茫来日苦,簇簇腊梅新。且寄他年愿,石门归奉亲。
怀母每多儿女态,登楼拜月唤亲回。慈乌哑哑经年守,黄鹤悠悠不复来。界隔仙凡双泪落,星分河汉一钗裁。伤魂最是逢过节,无限悲凉次第催。
素衣犹自叹风尘,几度清明绊此身。黄叶如钱花似烛,慈容若见幻耶真。一宵寒雨烟销尽,七载石门乡梦频。寸草心存何以报,平生辜负只亲人。
风雨汇山园,黄花拥石门。结庐犹梦寐,效驾尚驱奔。半老深孺慕,寸心惭母恩。烟云迷望眼,江汉水浑浑。
每对菊花思故乡,岭南今又过重阳。生涯道路行中远,风雨时光客里长。留别有亲怜白发,归来无物慰高堂。廿年记挂悬天上,不见月明心转凉。
圣乐来天外,慈亲在里头。黄泉悲隔远,时日苦相留。何恐生年少,难堪累岁忧。微微江汉月,照我故乡浮。
梦魂千里隔,楚些九年歌。哀效皋鱼泣,号如乌鸟何。风霜乔木尽,江汉白云多。归念随明月,泠泠照上阿。
今天是我母亲去世9周年忌日。我母亲潘德珍,生于1938年12月24日,湖北宜昌人,1956年毕业于湖北气象学校,长期在武汉南湖机场工作,是一名民航气象工程师。1993年退休后随我全家一起去深圳,后来又到广州,一直在一起生活。2009年1月16日去世,终年仅70岁,安葬在武昌石门峰墓地。当年母亲的告别仪式是在广州银河公墓举行的,情景历历在目,灵堂的挽联由熊东遨先生撰写,李韶彬先生书写,联曰:“懿德足堪仪,七十年含辛茹苦,独立撑持,抚儿成器;归鸾何太速,三千里风号雨泣,群情悲切,送驾登仙”。时间过得真快,母亲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目睹遗照,手抚遗物也时常忆起母亲生前的生活点滴,每每心生温暖,久久回味,继而悲痛莫名而不能自已。母亲去世后的那段日子我基本停止了诗词写作,在她老人家周年忌日那天,广州下着大雨,武汉下着大雪,我朝着北方的夜空久久凝望,泪流满面,写下了怀念母亲的第一首诗《母亲忌日》,其中一句“从此生涯事,无人仔细听”,引起了诗友们的共鸣。这些年虽说工作较忙,但每年都抽时间到石门峰为母亲扫墓,有时也随手写几句,渐渐积累下来也就有了十余首。军报刘声东主任写母亲的诗句深深打动了我,“妈妈生我时,剪断的是我血肉的脐带,这是我生命的悲壮。妈妈升天时,剪断的是我情感的脐带,这是我生命的悲哀”。读之每有同感,九年在时空的长廊中只是匆匆一瞬,但生死于人生而言却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界线。白居易《慈乌夜啼》中云“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的确,这些年母亲一直活在我心中,我时常在无人时向她倾诉,思念从未间断。主席《祭母文》中有句云“有生一日,皆报恩时。有生一日,皆伴亲时”,正是我的心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