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条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去桂还是去芍?

本订阅号是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胡希恕名家研究室主办。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在订阅号对话页面,回复“搜索”,可以搜索既往海量文章内容。

胡希恕先生讲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的鉴别。点击阅读: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第28条: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这段书主要注重这个“仍”字,他说这个病根本就不是桂枝汤证。这个大夫看到这个“头项强痛,翕翕发热”,唉!这个象表证,就给吃了桂枝汤了。这个就是药不对证了,所以病不会解的。他又看到“心下满,微痛”,心下指着胃说的,又满胀又疼,象里实,他又给吃泻药了,也不对头,所以他这个服桂枝汤,或又吃了泻药了,症状一点变,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他才用这个方剂。

这个我们在临床上常遭遇,他如果里有停水,就是小便不利呀,影响表不解,那么里头胀满呢,你泻下也不行,非利小尿不可。这一段就说明这个问题,他由于小便不利,水不下行,里气闭塞,他表不会通透的,所以非利小便不可。越发汗越坏,发汗激动里边的水,那变证多端呀。下也不行,所以这里发汗呀或者下之呀,他这个病是永远不变的。

怎么办呢?有表证是有表证,你要兼利小便。他“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他肯定这是表证……如果这个人小便要是利,肯定他上边不会“心下满,微痛”,就是桂枝汤证。由于小便不利,影响汗不出,气上冲的厉害,所以“心下满,微痛”,水往上不往下,那么表证仍然存在“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主要原因就是小便不利。

我们在临床上要注意这一点,比如说一个感冒,那随便吃点发汗药就可以了,但是他要是明显的小便不利,身上发烧等等的,你要不利小便,他这个表绝对不会解的。那么他该用哪一个解表药还要用,但是非加利尿药不可,治这个小便不利才行的,这个很重要很重要的。这个书里头后头有的是,就由于里有停饮,不兼去饮,表是解不了。下更不行了,后头很多,我们随时解释这个例子。

这个方子呢,白术茯苓这两个药都是利小便,利尿药呀也不都是一样。象这个白术、苍术是温性药,偏于治胃停水,所以“心下满,微痛”。茯苓这个药呀性最平,利小便很有力量。胃要是没有停水,这个术要少用。咱们后世也说白术健脾。胃里头如果有停水时他有好处。要是胃没有停水呀,是有坏处,没有好处。他这个性温,刺激这个胃呀很容易充血,起码要达到发炎呀冲血呀这种情况。所以咱们看见这个胃虚呀,就用点术吧(这是不完全正确的),可是(要注意)胃要是没有停水,术是不要用的,主要是利小便。这个临床应用上有,我们随时解释。

茯苓这个药,在水气里有个一种神经官能证用的机会多,象心跳呀,或者是烦燥呀,所以也治失眠。像这个酸枣仁汤,搁茯神,茯神茯苓这个作用是一样的。

总而言之,茯苓在利尿的过程中,有治神经官能证的机会多。白术也是利尿的药,但是健胃的作用多,健胃的作用限制于胃有停水。所以我们平时用药呀也不要把他搞错了,这个人小便不利,他胃不但没有停水,上边还有热,白术这个药是不能用的,你看猪苓汤就没有的。


编者按:上述为80年代初期胡希恕先生讲课的录音原文,胡希恕先生认为本条存在表证,所以不当去桂,因为还需要用桂枝来解表。但学术都是在发展的,后来胡希恕先生认识到这个问题。冯世纶先生根据胡希恕先生的笔记,提出本条去桂是正确的,因为还有生姜解表。

冯世纶教授在《解读张仲景医学经方六经类方证》中详细解读如下:

本方是桂枝去桂枝汤加茯苓白术而成,主用生姜解表,复用苓术主于利水除饮,主治外邪内饮证,又用芍药除心下满微痛。故本方适用津虚表不解、津伤致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

《医宗金鉴》认为“桂枝去桂当是去芍药之误”,因为头项强痛的表证还在,去桂则无力解表。胡希恕老师也从于此说。但我仔细阅读了胡希恕老师有关桂枝加芍药汤、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真武汤等注解笔记,又结合临床,认为原条文是无误的。

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虽然有似桂枝汤证,但桂枝汤证有自汗,今无汗出,说明不是桂枝汤证。心下满微痛,虽然有似里实证,但里实小便当利,今见小便不利,这说明不是里实,而是里津虚造成心下满微结。其实此病的主要矛盾为小便不利,水伴冲气逆于上,故心下满微痛;里气阻塞,表失通透,故形似桂枝汤证而无自汗出,这种情况治疗时,必须以茯苓、白术生津液利其小便,同时再以生姜以解外,这样在解表的同时利饮,使外邪内饮证得以解除。

这里要注意的是,仲景解表发汗,除用麻黄、桂枝、葱白、葛根、蜀椒外,还用了生姜,如真武汤、白术附子汤等。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亦是用生姜来解表的,这一条应与第82条对比看。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这两条都是讲的太阳病,但不是单纯的太阳病,而是外邪内饮的太阳病,只用发汗药,其表是不能解的,只会造成津液伤耗,津伤重者,有可变为少阴证真武汤方证。真武汤方证和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证,都是由外邪内饮的太阳病变化来,即本是外邪内饮的太阳病,服桂枝汤或下之,其变证可有二,其中津伤重而陷于少阴,则须真武汤解表利饮,因津虚甚,故不能用桂枝发汗,而只能用生姜发汗,又因陷于阴证,故还必伍以附子温阳发汗。

另一种情况是,本来是外邪内饮的太阳病,用桂枝汤发汗、或用下法等错误的治疗,病当然不愈,“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是表不解的表现,文中前已明示“服桂枝汤或下之”,津液大伤,但津伤不如真武汤方证严重,未陷于阴证,未变成真武汤方证,而变为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证,虽未陷于少阴,但绝不能再用桂枝发汗了,只能用生姜微发汗解表,去桂枝是正确之举。

按:水停心下,则里有所阻,表亦不能透解,故治疗时不兼利其水则表必不解;若强发其汗,激动里饮,变证百出。这种外邪内饮的情况,惟有在解表的同时兼用利尿逐水,才能收到里和表解的效果,这即桂枝去芍药汤加茯苓白术的配伍原理和主治作用。此为古人于实践中得出的用药治疗规律,甚关重要,仲景有关外邪内饮证类似证的论述很多,须细研深讨。

【讨论归经】本方证当属太阳太阴合病证。

【临证思辨】本方证可见于各种急性病、慢性病,其辨证要点:外邪内饮见身热头痛、胃腹痛、小便不利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