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憋 or not to 憋,that’s a question

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

这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的名句, 翻译过来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富有娱乐精神的中国网友把它改成“土逼或者不是土逼”,我则整个“to 憋 or not to 憋”,韵脚也挺接近。

憋什么?说的是憋气,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长蝶呼气过程中是否需要憋气。

在长蝶群里,一说到呼吸,就有对暗号或发红包的神奇作用,即使深潜高手也会探头出来参与讨论,可见大家对呼吸方法的高度兴趣。

很多人都把自己做不到长蝶归结于呼吸的方法不对,感觉自己蝶得已经很省力了,蝶不远就是因为气不够(其实这是错觉,气不够归根到底还是由于不够省力)。

好吧,我们言归正传。

人在自然状态下,会本能地趋利避害,无意之中所做的动作其实就是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包括呼吸。

所以,我们在研究呼吸方法的时候,就应该首先仔细观察我们平时是如何呼吸的。

我们在日常活动中或轻度的运动中,比如走路、做家务或慢跑时,我们无需用意识去调控我们的呼吸,因此可能不会留意自己的呼吸是怎么进行的。

如果我们留意一下,我们会发现这些时候的呼吸有这些特点:均匀、持续、不憋气,呼气和吸气的时长基本相当,呼吸的深潜会本能地自我调节。而且,我们吸气时不会吸得满满的,吐气时也不会吐的光光的。

如果,长蝶的时候,我们也能那样呼吸,那就是一种接近自然的状态,一定会舒舒服服的。

只是,水里运动不同于在陆上,口鼻大部分时间是在水下的,在水下的时候,只能呼气或者憋着气,只有当口鼻露出水面的短暂时间,才能抓紧吸一口气。

除了吸气的时间短,必须快速吸气外,其它方面是不是可以做得如同在陆上一样呢?

可以的,而且这样做更接近自然状态。

吸完气后,一入水,就开始缓慢、均匀、连续地吐气,在水下不用憋气,用嘴或用鼻吐气都可以,吐气的速度以嘴再次出水面时刚好吐完该吐的量为准。

上面所说的这个量以吸气和吐气都留有余地为准,吸气不吸很满,吐气不吐很光。这很像锂电池的使用原则,不充满,不放光,手机、电脑、电动汽车都要如此,这样对电池才好。竞技游泳中“吸满吐尽”的呼吸方法,不要用于长蝶。

刚开始,掌握不好吐气的速度的话,吐气速度宁愿慢点。如果出水了还没吐完,可以在吸气前加快吐气,吐完再吸气;但如果吐气快了,还没到水面就吐完了,吐完气又不能接着吸气,那样憋着是非常难受的。

有的人喜欢入水后先憋一下气,等划水(上浮)了再吐气,然后出水吸气。

还有人更复杂一些,刚入水先吐掉一点气,然后憋住,快出水再吐完,然后,出水吸气。

这几种方式都有人做到了长蝶破千,说明都是可行的。

哪种方式最好呢?To 憋 or not to 憋?还真是个问题呢,有兴趣的不妨都试试,看自己最适应哪种方式。

我的选择是:不憋。

参考阅读《呼吸之道,归于本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