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笔生花』墨拓 · 赏析
北京市文物局图书资料中心藏“笔生花”墨拓,长5.6㎝、宽4㎝、厚无拓。两面四周饰夔纹边框。一面为笔生花图案。一面题隶书款“歙胡兆开文运斋墨”阳文。胡兆开名,首见清颜崇椝《摩墨亭墨考》,列在后部清代墨中,著录有“文运堂墨”。《清代墨肆》中记:“胡兆开,乾嘉时期,文运堂(斋名)”。《周绍良清墨谈丛》中提到:“偶至庆云堂,检所售墨,得见胡兆开所制'笔花’墨一品……背题'歙胡兆开文运斋墨’隶书阳识,极精好……”据款识可推断周绍良先生所见胡兆开“笔花”墨与此方墨为同一款墨。“梦笔生花”的字面意思是梦见笔头上生出花来,“笔”在古代是文才的代称,古人以“梦得笔”视文才高妙的兆头,后来用于比喻才思俊逸、文笔优美。宋代惠洪《胥启道次韵见寄復和之》:“寄我三诗争妙丽,疑公曾梦笔花生。”亦省作“笔花”;明代潘之淙《书法离钩》中有“江淹梦笔生花而文章益进”之句;清代曹寅《题<三友图>》诗曰:“真州酒船希,盐官笔花秃。”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云:“李太白梦笔生花,特睡乡幻景耳”。与“梦笔生花”传说相关的历史人物主要有两位,一为江淹,一为李白。江淹是南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公元474年被贬到浦城当吴兴县令。据传,江淹有一次夜宿城西孤山,睡梦中,见神人授他一支闪着五彩的神笔,自此文思如涌,成了一代文章风流魁首,当地人称为“梦笔生花”。而这座孤山因此得名梦笔山,“在浦城县西南三里,萧子开《建安记》云:'一名孤山,江淹为令,梦神赐笔之地。’”《幼学琼林》中云:“江淹梦笔生花,文思大进,杨雄梦吐白凤,词赋愈奇。”我中心藏“笔花”墨中也有“梦笔生花江淹郎”的文字。李白梦笔之说出自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盛传诗人李白一深夜在睡意朦胧中飘到了似仙境的黄山,正当他陶醉于四周的美景时,见一支巨大的毛笔耸出云海,像根玉柱,并伴随着一阵悠扬悦耳的仙乐,又见五色光芒从笔端射出,接着在笔尖开放出一朵鲜艳的红花。据说李白梦境中的那支生花妙笔就是今天的“梦笔生花”山。相传,自李白见到“梦笔生花”后,名诗名句便源源而出,一发而不可收。下面是我中心收藏的两方以李白“梦笔生花”为题材的墨拓。虽然“梦笔生花”只是传说,不足为信。但是,才从天降、思维敏捷、文笔优美,这种崇高的意境,有谁不向往呢?因而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们多喜用此典,制墨家们也喜以此为题材制墨。今天是芒种节气,正是农事繁忙的时节,而且恰逢高考,这也许正是人与自然的默契:收获着上一份努力的成果,也为下一份收获付出心血。在此,希望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们都能妙笔生花、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