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桥风韵:汾口三底后溪大桥
古桥风韵:汾口三底后溪大桥
汾口武强溪南有富占源,小溪流水至三底村与三堨灌水相汇东流,至郑家村北流入武强溪。三底村称村后之水为后溪。富占源到三底的溪上有一座双孔石拱桥,古名大桥。宋祁村余氏宗谱三堰图上有标注。
这座石拱桥,长约丈五,宽可八尺,威山青石砌就,二拱,古藤掩映。传说,石拱桥原为郑氏建造。但三底发现古碑一通,左直行书刻“大清道光十九年(1839)已亥一阳月吉旦”,中为两行书刻双笔勾勒四字“山泽通气”,右为“古名大桥渭水姜怡悦堂众等重造”,亦直行书刻。此碑现今嵌于桥劵上。说明大桥为姜氏重造。距今180年。
王兢老师有记。
【后溪古桥记】
王兢
自遂邑十二都三底至富占源入柴家,须涉后溪,而后溪之上,上碓西侧有一古拱桥存焉。
古石拱桥,长约丈五,宽可八尺,威山青石砌就,二拱,古藤掩映,一拱通水,一拱淤涸,溪床南侧,乡人植以菜蔬,久而久之,人以为独拱之桥。
桥无名,桥之石碑遗失二十余载,故人询其名,予无言以告。今有村首觅得古碑,予得蒙一见,方知,此桥古名大桥,现存桥为大清道光十九年正月重造,距今已一百六十载矣。重造者为予村姜姓怡悦堂众等。
古碑左直行书刻“大清道光十九年已亥一阳月吉旦”,中为两行书刻双笔勾勒四字“山泽通气”,右为“古名大桥渭水姜怡悦堂众等重造”,亦直行书刻。由此可见,今目击之桥乃重造之物,亦为百年以上之古物。
云二拱之桥为大桥,乃古时武强溪上无桥,唯小溪之上二孔以上则称之为大矣。此桥既为重造,初建何时,何人所建,不得而知。据郑姓人云,初为水南郑氏所造,《水南郑氏宗谱》有载,然予未亲睹也。
以此观之,后溪桥之始建定早于大清道光十九年,桥史亦超二百年矣。原桥年久坍塌,人行不便,于是姜氏重造。
予思之,明嘉靖三年,郑氏祖元颖公自水南迁居后,富占源遂有村焉。郑氏为便往来,建后溪拱桥,时迁日旷,坍,姜氏重造,故人曰桥为郑氏造,可也。然现存之物,终为姜氏恰悦堂建,确也。就桥而言,今所行之桥应为三底姜氏所建也。何为证,有碑刻证之。
今康庄工程施行,桥之东侧又拼一钢筋水泥之构,以拓其宽,利汽车通行,此亦一善举。既能行车,又不损古拱,实一举而两得。待新桥毕,古碑将仍嵌原处,以展古桥风貌。然原石阶石桥面尽失,敷之水泥沥青,以便通行且与路一色,坡缓桥宽,现代之康庄道也。
后溪旧时可直达三堨, 堨横武强,溪水南入威山溪滩至灌儿阙,后修公路,于威山东麓建一洋桥,水穿桥而依小山而流。是时每遇天雨,洪涛自灌儿阙奔腾而入,洋桥头汪洋一片,三底村廓进水,近半人家堂前桌椅飘浮,人避楼阁。上世纪七十年代,三堨西移里许,又立水闸,自闸门至洋桥头另凿新渠。自此,无论旱涝,水流如一,三底无虞,良田无虞,止立后溪桥上,不得观水自武强来之佳景,其余无改也。
今立桥上,远可眺西山之烟云,仙居、石畈,隐约可见,琅琯无塔,十三都渺渺雾霭之中也。而夏秋之季,落日如金,晚霞灿烂。近俯流水,蕴藻如带,飘动水中,游鱼可掬,游泳自如,小山林木郁郁成荫,风过,村人可听林涛也。南观层峦叠嶂,富占源村,房舍错落,中有古柏森森,亭宇轩昂,或有高楼参天,立屋顶可接云霓。康庄大道蜿蜒远去,经柴家而至论源、大埂诸村,车驶人行,往来不绝。桥北则三底村,牌楼屋在望,此屋与桥同辈,龄望过之。村廓中旧屋新楼交错,古旧现代辉映。村巷纵横,民风依旧。然村人观念更新,且不以守田为生,后生各展神通,老幼留守,日出而作,日落而歇。亦存桃花源之风也。东望则平畴千顷,三五村落散落其间,汾口新镇矗立武强之畔。
溪北高岗,一桥、二桥贯通南北。近年发展溪南,蓝图初展。千汾公路拓建,武强溪花园于简门开盘,小区高楼亦日新月异。工业园区位于祝家,厂房鳞次栉比,欣闻机声喧闹。
古桥之上,可揽秀美之田园风光,亦可闻现代建设之铿锵脚步。若再整后溪,疏浚古桥上下之溪床,令碧水穿双拱而行,风清月白之夜,以东而西观之,双拱与水中桥影相印,合二为一,则呈双月印流之景,虽颐和、芦沟不能与之并肩也。
予为遂人,尤久居十二都三底,桑梓之物之景,常萦胸怀,古桥之姿,久欲为文,今得观古碑,岂可无记哉?
(二OO五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