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登瀛山

登瀛山

两年了,听说瀛山书院修缮工程基本完工,于是一家三口趁着“五一”假期一道造访这处心目中的文化圣地。这次造访,姜家区块管委会汪永明、郭村文人章建胜两位好友一路同行。

县七届政协期间,整理《瀛山书院志》,心有所触,曾经去瀛山实地探访书院遗址。漫步田间地头,沿着羊肠小径登山,仅仅寻觅到“半亩方塘”、得源亭、大观亭、登瀛桥。遗址在荒烟蔓草之中,一派破败景象,惨不忍睹。那么孤寂,令人扼腕唏嘘。

看旧志,淳安历史上书院众多,教育兴盛,不愧为“文献名邦”。然而,真正有详细书院历史记载的,也仅仅只有瀛山书院。《瀛山书院志》历经六修,是我国学界书院研究的经典,这使淳安教育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闪耀着一缕智慧之光。

瀛山书院由宋代詹氏创建。詹氏由此人材辈出,不仅有“五子登科”,更是培养出状元詹騤。理学家詹仪之,与朱喜、张栻、吕祖谦等理学名家友善,开展教育教学、学术交流,并刻书传播,崇学之风盛极一时。历代府县官员极为尊崇,无论兴废,都对瀛山书院不断修建,薪火相传,一直延续到民国。一代代瀛山学子贤达,从这里走出,为教育发展、社会治理写下了不平凡的一页。

时代变迁,世事沧桑。瀛山书院没有挡住历史的潮流,历经岁月的磨难,仿佛一缕青烟飘散于青山绿水之间。

岁月轮回,万古沉浮。文化文脉一息尚存,终究会迎来觉醒和复苏,彰显生命的坚韧和顽强。瀛山书院,就像一颗蒙尘已久的明珠,一定会重放光明。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新世纪以来,修复瀛山书院的愿望在当地民众中开始发芽,一批文化人开始奔走呼唤,上书建言。章村学校还积极传播瀛山文化。我县党政领导慧眼识珠,上下呼应,将瀛山书院修复列入了为民办实事民生工程。

脚步再次踏上瀛山这片土地,我已顾不上天气炎热,行动不便。拾级而下,看到“半亩方塘”已经疏浚,得源亭中留下的碑刻正由工人刷洗清晰,露出真容。登阶而上,一座崭新的书院已经在旧址重建。白墙黛瓦,映入眼帘。堂室完备,匾联耀眼,书院气息弥漫山巅。格致堂、双桂堂、先贤祠相递相连,站立其间,仿佛听到了学子们的朗朗诵书声,看到了南宋大儒们商讨“格物致知”的盛况。登上苍老的大观亭,天风吹来,远近响答,犹如孤寂多年的老人重新焕发生机,向着四方学子发出尊教崇学的召唤。

触景生情,感慨良多。瀛山书院重生了。这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存在,情感的寄托,而是一种文化的象征,精神的激励。温故而知新,书院的修复,彰显的是一种传承的力量。播种下一粒文化的种子,潜移默化,才能开出文化的鲜花,结出文化的硕果。

我喜欢徜徉于大自然的山水之间,更愿意到瀛山书院走走,感受一抹穿越千年的文化之光。

(0)

相关推荐

  • 揭阳书斋对联漫谈

    揭阳素有"海滨邹鲁"之称,文风昌盛,历史上出现了一大批名宦.学者.乡贤等,他们喜欢藏书,重视教育,在各地建设了不少书院.书斋.私塾,为保存.传播历史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人才发 ...

  • 人杰地灵的浮烟山和麓台文化

    在潍城区西南潍蒋路十公里处,有一座风景秀丽.人杰地灵的浮烟山.其名字的起因于云气雾升,烟雾缭绕悬浮于山之上.山之中.山之坡.故因此得名浮烟山. 我们都知道,浮烟山是潍坊风筝放飞场,其实在山上曾经有几处 ...

  • 触摸新兴书院的脉博

    触摸新兴书院的脉博                                            刘述涛 遂川自古文风鼎盛,书院成群,如今仍被许多人津津乐道的书院有五华书院.蔚起书院.五峰书院 ...

  • 汨罗江屈原文化遗迹考|8、汨罗书院

    8.汨罗书院  屈子书院 汨罗书院旧建于河泊潭汨罗渊北汨罗山上,前临汨罗江屈原潭,东临玉笥山屈原故居,汉代至清乾隆二十年前,有屈原汨罗庙.屈原墓建在此地.宋大中祥符年间,在汨罗庙东,乡人建浊罗书院.元 ...

  • 辽宁辽阳襄平书院:树蕙泽乡梓 吟风誉九州

    襄平书院位于风光旖旎的辽宁省辽阳市太子河(古称衍水,燕太子丹逃亡于此故名太子河)左岸.白塔区刚家胡同28号辽阳市第四高中院内,是一座建于清朝晚期古香古色的建筑.襄平书院与铁岭银冈书院.沈阳萃升书院并称 ...

  •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宋代书院文化为何如此繁荣?

    引言 又到了一年一度家长们择校的季节,都说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给孩子们选择一个好的学校是父母们对孩子的期望.而在古代,父母也对自家的孩子有很高的期许,有能力的家长也会选择一个不错的学校. 学校制度由来已 ...

  • 千年金山 以文铸魂

    继续<"学"在潮州>系列报道.金山,位于市区北隅,韩水西畔,位置得天独厚,风光旖旎.千百年时光更迭间,无数学子文人来往于此."韩水增辉熏桃李,金山灵气育英才& ...

  • 南安书院蒙学馆开馆

    南安书院蒙学馆开馆 王长华 7月16日,由甘肃壹玖柒捌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发起成立的"南安书院蒙学馆"在陇西正式开馆,首批12名"蒙童"入馆接受国学教育.这标志 ...

  • 华林书院 :仁义孝道 兼容并包

    唐末宋初,我国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南方世家大族力量逐步崛起.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得寒门学子有了登科机会的同时,也使世家大族更加重视族人的教育,家族书院应运而生.位于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的华林书院在宋代被誉为江 ...

  • 【灵璧史诗】脉脉泮池蕴风流(灵璧姑爷眼中的正学书院)

    脉脉泮池蕴风流 文/牛士中    小序:灵璧正学书院,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由时任知县钟大章捐资主持兴建,钟之恩师.大儒邹元标撰文<正学书院记>,遂成皖北著名书院.后几经兵燹,趋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