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共济失调的中医辨证分析治疗
肾藏精主骨,肝藏血主筋,肝肾两亏,骨无所主,筋脉无所荣养,则足痿脉挛。
共济失调,小脑萎缩中医归属“痴呆”、“健忘”、“眩晕”、“痿症”、“震颤”、'中风'等范畴。是医学上罕见疾病的几种中其中两种,病位于脑表现全身实则涉及脏腑【肝、脾、肺、肾等】。
中医所论述的痿症,在临床上相当于现代西医所论述的肌肉疾病,痿症在上目前只有两种方式:1.激素类。2.调理。
但由于治标不治本,只能采用对症措施,用激素药物及针剂等暂时性控制压制病情。激素对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极大的伤害,所以后期经常会反复,症状一次比一次加重,不能做为长期一种手段,所以患者往往在一段时间后发现伤害身体健康后就放弃了。长此下去会导致病情越来越严重,最后导致瘫痪。所以对于这种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纯是目前最适合于痿症患者康复的最佳方式。
中医的望闻问切,辨证论治的细致入微,能依据患者五脏六腑的功能表现分清是由于肺热津伤,湿热浸淫,脾胃虚弱,肝肾亏虚,血虚血瘀哪种原因造成的疾病发作,查出病因,分清类型,辨明患者的不同发病因素,具更强的针对性,为患者的用药制定精准方案。
其中小脑萎缩与先天禀赋不足,肾元亏虚或疾病迁延日久,气血不足,脑髓不充,筋脉失养所致;或因情志失调,气机不畅,气滞血瘀致使五脏功能失调使然。其中以肾元亏虚为本。因为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且生髓并上注于脑,使髓海充养,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即肾精亏虚可出现头晕耳鸣眼花,四肢乏力,精神疲惫,走路不稳,甚则卧床不起。
中医一般认为小脑萎缩病的病机为肾精亏虚,本虚为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实为失调、瘀血、痰热。
1.髓海空虚 年老之人,或禀赋不足,肾气渐衰,阴精渐亏,精亏于下,不能上充于脑,髓海空虚,元神失养,神明失聪,髓海消缩,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且有或偏肾阴虚、或肾阳虚者,随证而异。
2.气血亏虚 后天气血生化不足,气血无以上充于脑,脑失给养,脑髓萎弱。
3. 痰蒙脑窍 由于脾为生痰之源,劳倦过度,饮食不节,或久病体虚,脾气亏虚,运化失司,易致痰湿内蕴,痰阻脑络,蒙蔽神明清窍,或痰邪郁久化热上扰神明、脑脏。
4. 瘀阻脑络 七情失调,肝气失疏,气机郁滞,日久血行不畅,可是脑络发生淤滞:或元气亏虚,气虚不能运血,亦见脑络淤滞。本病形成与脏腑功能失调相关,受气、血、痰、郁、瘀、火等影响,以髓海空虚,脏腑虚损,气血失衡,痰浊阻窍为基本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