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脚楼
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构架:它是先用柱子在底层做一高台,台上放梁、铺板,再于其上建房子。这种结构的房子高出地面,可以避免地面湿气的侵入。
但是后期的干栏式木构架实际上是穿斗的形式,只不过建筑底层架空,不封闭而已。
吊脚楼的基本特点:
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上与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
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杆”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正房:位于正中的主体部分的房屋。与厢房相对。厢房:在正房前面两傍的房屋。以北京四合院为例,北面是正房,东西是厢房,南面是倒座,东西南北四面都是房子,中间是天井,整体由廊子贯通。
巴楚文化:巴文化与楚文化虽然被并列统称,但是两种文化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彼此的内涵和外延都不相同。巴文化的发祥地是湖北清江,古称夷水;春秋战国时期,巴人在清江边垦殖居住,创造了长江流域辉煌灿烂的巴文化,具有特色鲜明的民族特色。楚文化的发源地是湖北,楚人以“筚路蓝缕”的拓荒精神创造了辉煌的楚文化。
巴人以干栏为居室,今称“吊脚楼”,有越式建筑演变而来。巴人遗裔的“吊脚楼”,在鄂西南、湘西北、渝东北、黔东北都有,因为其地距离楚国都城郢都最近,带有层台累榭遗风。
吊脚楼的形式多种多样,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单吊式
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有人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它的特点是,只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
吊脚楼 单吊式
*双吊式
又称为"双头吊"或"撮箕口",它是单吊式的发展,即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单吊式和双吊式并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经济条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单吊式和双吊式常常共处一地。
*四合水式
这种形式的吊脚楼又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吊脚楼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两厢房的楼下即为大门,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还必须上几步石阶,才能进到正屋。
*二屋吊式
这种形式是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一般吊脚楼上再加一层。单吊双吊均适用。
吊脚楼 二屋吊式 临水吊
*平地起吊式
这种形式的吊脚楼也是在单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吊、双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征是,建在平坝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脚,却偏偏将厢房抬起,用木柱支撑。支撑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齐,使厢房高于正屋。
平地起吊式
苗族吊脚楼解析
辰溪 苗族吊脚楼
苗族吊脚楼的结构
侗族吊脚楼解析
瑶族吊脚楼解析
土家族吊脚楼解析
吊脚楼这种楼上住人,楼下架空的建筑形式,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
吊脚楼文化传承,现代广场设计构想
河姆渡文化考古发现证实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栏式建筑。也就是吊脚楼产生的最早时期。
河姆渡文化:是指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即距今约7000年前)。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房屋"的遗迹。1973年,第一次发现于浙江宁波余姚的河姆渡镇,因而命名。
其原因也很简单,平地里,抬高,仿佛建立一个空中楼阁,隔水、隔湿气,防止野兽、爬虫,斜坡上,尤其是在山区,江、河、湖边,外挑支撑,上搭平台,再建房。
吊脚楼的进化示意图
吊脚楼这种古老的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反映它处的地理和文化区域。
吊脚楼的实景照片:
湘西土家族人的吊脚楼 临水吊
吊脚楼 临水吊
吊脚楼 临水吊
吊脚楼 临水吊
土家族吊脚楼
辰溪 吊脚楼
苗族吊脚楼
苗族吊脚楼
苗族吊脚楼的楼梯和“美人靠”(栏杆)
侗族吊脚楼
吊脚楼 临水吊
“瓜棱头”,吊脚楼的标志
湘西凤凰古镇 吊脚楼 临水吊
西沱古镇的吊脚楼
石柱土家吊脚楼
石柱土家吊脚楼
重庆磁器口古镇 吊脚楼 临水吊
重庆磁器口古镇 吊脚楼
恩施吊脚楼
土家族吊脚楼
水族民居吊脚楼 临水吊
吊脚楼的示范模型
带有“美人靠”(栏杆)的吊脚楼
石柱中益乡建峰村吊脚楼
石柱中益乡建峰村吊脚楼
瑶族吊脚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