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天空

做了几十年的语文教师,教学诗词,精心设计,精心讲解,探究质疑,合理互动,口吐珠玑,语落莲花,学生投入,课堂精彩。按说,一堂课有这样的效果,该满足了。可是,回头再想,似乎也没有多少可以高兴的理由。

原因也不难找,精心设计的内容,无非是各种考题的变形;认真探究的道理只是答题的规范和思路。一首诗歌,解剖了千次百次,肢零碎乱,词语、手法、技巧、情感,分解开来,再对接回去,似是完整,终归伤痕累累,很难找到原有的完美无瑕。

诗词,本是美的综合,文学、艺术、情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共同营造夺人心魄的震撼或是如水般柔情绵绵。大漠秋风,长河落日,亭台花榭,小桥流水,慷慨悲歌,壮志雄心,小楼轻叹,柳巷遗情……任凭口诵过,心拈过,其韵致在日子的熏染中自是悠长久远。

欣赏诗词,本来就该投身于其中,用心来体味,整体上去把握,再加进个人的经历和思考,才能真正地走进诗人用文字营造的氛围,触摸到诗人的心灵,感受到诗歌的情诗人的心。

可是,那些看似科学的解剖,却把我们引向了冰冷。

诗人的笔下,最动人的是一份真性情,而这份真性情多是用直白的文字表现出来,连语言技巧都隐去了。李白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铿锵之音,震耳欲聋;杜甫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赤子之心,天下可表;辛弃疾写“却将万字平戎册,换得东家种树书”,英雄末路,天地同悲;柳永写“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杨柳岸边,相思难舍;李清照写“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女中丈夫,豪气干云;陆游写“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国土不复,死不瞑目……就算是一些诗人委婉含蓄,曲笔叙事陈情,也应该从整体上品读。李煜写“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春花凋零,好景不长,“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冯延巳写“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无端的惆怅,纵然抛掷已久,却仍然依旧。范仲淹写“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一缕思乡情,飘出斜阳外。秦观写“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园望断无寻处”,又是多少绝望悲苦……这些,总是要通篇揣摩,捕捉到诗人细腻而敏感的心思,才能触及到情感的内在。

读诗,就是一种心意上的相通,情感上的契合,如同冥冥中中的手揉住了惺惺中的心,意有合而形有舍,情欲动而心已平。每一个意象都不是孤立的,每一种手法都是辅助,如果非要破解开来,那诗词的美就会大打折扣,看到的就只是一堆词句和一堆手法技巧了。这不是我们欣赏诗词的初衷,也不是归宿。

唐人诗句“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画;而“一片伤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诗词是凝聚了诗人心血和情感的,又岂能单凭几个写作技法解读得清?

我渴望着真正自由地读诗诵词,与作者、与学生建立起真正地情感连接。任岁月流逝,容颜老去,也会在心里永存一片诗词的天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