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祛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从《黄帝内经》开始,就一直倡导要重视人体的正气。因为正气充盈和足够强大,才不会被病邪所侵扰。这就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重要体现。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保持足够充盈、足够强大的正气,于是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出现了,也就是说,如果人体的正气本身没有问题,但是病邪实在太过强大了,这样人体的正气也会受到损伤,那么,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中医的方法是——扶正祛邪!
说到扶正祛邪,其实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扶正,二是祛邪。所谓扶正,就是培补人体的正气,已达到治愈疾病或者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邪能力的作用,从而实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所谓祛邪,就是消除侵害人体健康的病邪,已到达治愈疾病或者祛除病邪的作用,从而实现邪去而正复、恢复身体健康的目的。
扶正祛邪这个治疗原则中,有没有一个“无缝衔接”的经典良方呢?还真有,它就是千古名方——人参败毒散。对于人参败毒散的最早出处,有人认为是出自《小儿药证直诀》(简称《直诀》),也有人认为是出自《太平惠民合剂局方》(简称《局方》)。当然,学术界公认的,《局方》才是人参败毒散的最早出处。
那么,人参败毒散究竟是由哪些中药组成的呢?据记载,全方由“柴胡(去苗)、甘草、桔梗、人参(去芦)、川芎、茯苓(去皮)、枳壳(去瓤,麸炒)、前胡(去苗,洗)、羌活(去苗)、独活(去苗)各三十两”组成的。具体用法是,将以上中药按炮制方法炮制后,打成粗末,每次服用的时候,取药末二钱,用水一盏煎煮,煎煮的时候加入生姜、薄荷各少许,一起煎煮至七分时,去掉药渣,随时可服,不过服用时有个特点,那就是“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
扶正祛邪,虽然时常联合在一起,但其实二者各不相同,只不过它们之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扶正是为了祛邪,也就是所谓的“正盛邪自祛”;祛邪是为了扶正,也就是所谓的“邪去正自安”。然而能够把扶正祛邪联合起来,才是真正的“上上之策”。
扶正祛邪自然和人体有着重要的关系,人体只有五脏六腑,躯干四肢这些形体还不够,还需要有一些专门的物质来营养、激发这些脏腑的功能。这些物质,就是气和血。血的概念比较好理解,主要是指在血管中运行不息,流动不止的血液。血主要的作用在于为全身提供营养。
但气究竞是怎样的物质呢?
我们知道五脏六腑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器官。但一个活着的人,与一个死去的人,体内的脏腑实体其实并没有根本的不同。那么生与死的关键在哪里呢?用生活中煮饭的例子,可以很清楚地说明脏腑与气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把米洗好,水加好,放在锅里,过上3天的时间,米也不会熟。但如果在锅下架起火来煮,那么半小时后,一锅米饭就可以吃了。米还是当初的米,水也还是当初的水,一个冷冰冰无法充饥,一个香喷喷令人垂涎,关键就在于有没有火。
对人体而言,气的作用就像这锅底的火。人体正是由于这一份气的存在,才使得死的脏腑运转起来,才使得生命真正成为生命。
具体来讲,由于肺脏有气,肺才可以主持呼吸运动;心脏有气,心才可以保持神明不乱;脾脏有气,脾才可以主持胃肠进行正常的消化吸收;肝脏有气,肝才可以疏理气机让气的运行畅通;肾脏有气,肾才可以主持水液的正常代谢。俗话说“人活一 口气”,如此看来,确实还是有道理的。
中医基础理论把气的作用归纳为推动、温煦、防御和固摄四大方面,可见气对于人体之重要。
上面讲到的“气化”过程,就是气的推动和温煦功能的一种表现。除此之外,我们的身体可以保持在恒定的温度,可以有效地抵御外邪的入侵,都有赖于一种很重要的气,叫作“卫气”。
卫气是人体一身的卫士,当人体参加剧烈活动,体内温度升高时,卫气就会把汗孔打开,让体内多余的热量,随着汗液的排出而释放。当外界有邪气想要入侵人体时,卫气就会把汗孔关闭,不给邪气以可乘之机;对那些已经进入体内的病邪,卫气还会与之发生激烈的交战,来保护人体的健康。人体内有很多有形的物质,比如血液、津液(如汗液、唾液)、精液(如男性的精液、女性的白带)等。这些有形的物质,在体内需要有各自的位置,来实现其正常的功用。血液就需要循行于血管中,汗液就需要固守在肌表下,精液就需要固摄在肾脏中。而保证上述有形物质各司其位的关键,就是气。有些朋友平时很容易出汗,稍一走动,就会大汗淋漓,就是气虚不能囿摄汗液的一种表现。有气,人体才可以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有气,人体才会保持温暖的体温;有气,人体才可以保卫自己不受病邪的侵袭;有气,人体才守护住津液、血液、精液等精微物质不致任意流失。
气与血之间的关系
中医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对气血关系做了很好的概括,叫做“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的作用在于推动有形的血液,让血在血脉中正常地运行,即“帅”。血的作用,在于让气有所归属;气本身是无形的,必须依附于有形的物质上,才可以正常地发挥作用,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那么当气不足时,推动血液运行的力量就缺乏,很容易出现血瘀的情况。
我们仔细观察老年人的舌头,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小的瘀点在,口唇的颜色也比较暗,这些就是体内有瘀血的表现。这种瘀血,很大程度上,与人上年纪后,气的推动作用减弱有关。反过来,如果体内的血量不够,那么气失去安身的住处,就会很容易消散掉,从而出现气血两虚的局面。也就是说,气虚者,血未必虚;但血虚者,常伴有气虚。
常用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等药物组成方剂补气,代表方剂有补肺汤、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肾气丸等。但应注意两点:一是肝火、肝阳上亢、痰阻引起的头晕目眩,饮食积滞或湿浊中阻引起的胃脘胀满等实邪致病,不宜使用本法。二是气虚兼有实邪的病证,补气法宜与祛邪法配合使用。
补气有补元气、补脾气、补肺气、补心气、补肾气之分。肺主气,主一身五脏六腑之气;中焦脾胃受纳水谷,脾气健运,气血得以化生,故气虚多与肺、脾二脏相关。
1、补元气:党参、人参、黄芪、山药、白术(共同的功效,就是补气)
发高烧、做手术、生孩子、长期用抗生素、放化疗等,这种情况的患者都是元气大伤,肾气久亏,这个时候可以服用大补元气的人参,可以吃人参的含片,可以泡人参茶喝,都能使身体早日复原,但用人参的时候,宜多喝水,这样会吸收好,不易上火。通常我们用人参补身体的时候,一旦出现嘴里长溃疡、大便干燥、小便灼热,或者是生扁桃体炎,甚至是鼻出血,这是补得太过,一定要停药。
2、补脾气:白术、山药、白扁豆
脾气虚以脘腹虚胀,神疲倦怠,食欲不振,大便泄泻为主症。可用玉屏风散补卫气,固表敛汗;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补中气(升阳)。单吃黄芪也许达不到效果,这是很多年研究的药理分析的结果。只有在一点的配伍组成下,才能发挥黄芪升阳的作用。为什么有的人一天一次大便很正常,可有些人一天大便三四次,甚至更多,次数多还不成形,中医称这为大便溏泄,这样的人胃口也不会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胃炎或浅表性胃炎,有些人还有胃下垂、脱肛,或有子宫下垂等,这都是脾气虚。补脾气的中药有白术和山药,用这些药对脾气有一个提升的作用,如果舌苔厚,也可以着重加一些白扁豆,这样既补脾气又能祛湿。
3、补肺气:甘草
肺气虚以少气懒言,动辄喘促,怕风自汗为主症;累了、说话没力气、盗汗、失眠、心慌气短、妇科病、月经提前、量多、量少,产后、乳房肿块等,都可以补气。咳嗽喘是现在最常见的病症,毫无疑问这样会伤肺气,导致肺气虚,患了咳嗽喘的人对甘草片都不陌生,我们都知道甘草可以止咳,其实我们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甘草在止咳的同时,最主要的一项功效就是补肺气,而且还是专门补肺气,单味甘草远不像煎好的中药汤那么难以下咽,我们可以用单味甘草泡茶喝,在止咳平喘的同时,补肺气也是重中之重。
4、补心气:西洋参、红参
加班,劳累,刚开始你会觉得心跳加快,严重了就会心慌、气短,这是心脏病前期心气虚的表现,出现了这种情况西洋参和红参就是首选,提前服用点补心气的参类,能避免你过早地步入心脏病一族。
5、补肾气
肾气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八方面(只要有其中一个现象,就说明肾气不足):爱吃味道浓的东西(脾胃功能弱了,需要用味道厚重的东西将元气调上来帮助运化);老年人小便时头部打激灵(肾气不足了,气血虚,所以下边一使劲上边就空了)。所以老年人小便时一定要咬住后槽牙,以收敛住自己的肾气;17~19点发低烧(气血水平很低,表示肾气已经大伤了);成年人胸无大志,容易满足现状(肾精不足的表现。小孩子肾精充足,所以他们的志气就特别高远);坐着时总是不自觉地抖腿,说明了这个人的肾精不足;年纪轻轻头发就白了好多(发为肾之华,头发的根在肾);春天手脚冰凉;盗汗(睡觉爱出汗。汗为心液,盗汗多由于气阴两虚,不能收敛固摄汗液引起)。补肾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是最常见的以补肾阴为主的中成药,其他常见补肾中成药也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注:只有在肾气不足的时候补充才最有用,否则容易引出肾火,对健康也极为不利。
日常食补:植物种子最能补肾壮阳,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覆盆子、车前子五种植物的种子组成(药店能买到)。食物中花生、榛子、核桃、杏仁可补充肾气,激发生命的活力。韭菜子的壮阳功效也不容忽视。(注:阴虚火旺者忌服)。平时多吃点猪腰子、腰果之类的都有补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