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有钱人可真会玩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文:曾钰 聂传安
有些经典名篇,经孩子们个性解读之后,突然趣味大增,让人大笑,又让人深思。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大家非常熟悉的刘禹锡的《陋室铭》,在一班曾钰笔下,成了一幕精彩的短视频,引人入胜。
她文章的题目是《他们有钱人可真会玩》。我们且来看一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终于,我们开始学《陋室铭》。(此文虽然背得早,但是学得晚。好菜都是最后上)
老聂在讲台上拼命地扭着兰花指,希望能把我们带入第三层境界。(老师丑态毕现才能进入情理层?)
于是,我也不知不觉地飘到了唐朝某年。(“飘”?那可是魂啊)
“大家别挤啊,排好队,排好队!”(这是在干嘛?)
一位身穿紫衣的男人举着小红旗,对着一群人喊道。而他们的身后,却是一座简陋的小屋。于是我怀着好奇心偷偷加入了他们。(导游?小屋?)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大家好呀!”那位举着小红旗的男人发话了,“欢迎加入梦得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刘禹锡。”刘禹锡清了清嗓子,神采飞扬地说:“下面我要隆重介绍一下我身后的小屋,这是我工作之余小歇的地方,现在我们便进去参观。要跟紧我哦。”(禹锡,字梦得,所以为“梦得旅游”。这丫头取名字挺用心的)
一进门,导游就开始啰嗦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把头仰得高高的,脸上充满了自豪。我想,把自己比成龙比成仙还不害臊的人,这世上应该也只有他了。(这丫头,损刘禹锡一点也不客气)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一个嘴欠的小朋友好奇地对刘禹锡说:“能描述下您的生活吗?”(小记者)
刘禹锡嘴角上扬,吟道:“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大V般的得意)
众人往里走了一点,看到了一张木桌和一把琴,后面的书架上有佛经和其它的书籍。(这孩子熟悉刘禹锡房间里的东西)
于是刘禹锡又自夸了起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他的脸上浮现出轻松自在。(大有完全为自己而活的惬意)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屋子很小,这就参观完了。可刘禹锡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他拼命地夸赞这小屋,“孔子云:君子……何陋之有?”(这是在急着把文章背完似的。“君子”一词有意思。孔子的原话为“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禹锡还是好不容易把“君子”句吞了半边,省得别人看出他的自矜)
有些人差点笑出声来。(看出刘先生的不谦虚)
“好了,这此次参观结束了,欢迎下次光临呀。”(这个景点……两分钟参观完毕吧?)
众人散去,惟有一位老先生停在原地,疑惑地看着这小屋。(让文章又生波澜)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他看到了我,对我说:“孩子啊,你也看到了也听到了。刘刺史说他这屋子是陋室,那我那破茅屋还算屋吗?”(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我抬头仔细看了一眼这位老爷爷,终于认出了他,他是杜甫。于是我马上想到了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来这才是小丫头写此文的目的:二屋比较,二人比较)
杜甫看向远处,好似看到了什么,眼泪情不自禁地从眼里渗出,从沧桑的脸颊上流下。(我们仿佛看到杜甫的样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他轻轻地吟道:“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杜甫的茅屋,无处避雨)
情深处,杜甫抹抹眼泪,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的忧患,无人能比)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他缓缓地目光收回,再次看向刘禹锡的小屋。“这房子虽不大,可对比起我那'风雨屋’已经很好啦。”他沉静了一会儿,突然问我:“可是孩子,你说说,人家刘大人都有刺史府衙那样的'广厦’住,大到可以随便翻筋斗,为啥还跑到这儿弄间小屋瞎折腾?”(据说刘禹锡写此文时为和州刺史,而剌史府一般是前衙后邸,所以,刺史是不会缺官府所配的房子住的)
我回答道:“这可能是有钱人的快乐吧。”(剌史——相当于现在地级市市长——有权,也许会有钱)
他叹了口气:“他们有钱人可真会玩。”(这是一句深沉的喟叹)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初中阶段,众娃将接触刘禹锡与杜甫的两处“陋室”(其实老教材里还有“环堵萧然,不敝风日”的陶渊明的陋室)。
但细心的曾钰同学一眼看出,同为陋室,刘禹锡的只是“简”,而杜甫的则为“破”。
同为陋室的主人,刘是简的自得——能享受陋,多不容易啊;杜是破的忧心——太多寒士没房子住啊!
再联系二人身份——刘为一州之长,杜为落魄寒士,于是境界之高低、胸怀之大小,一目了然。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文章可纵读(读一个人不同时期的文章),也可横读(不同作者有共同点的文章)。
曾钰不小心横读了一下,刘禹锡一脸的自得就在杜甫的满腔忧愤面前显得有些尴尬与难看。
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