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文苑】游海燕:过年
过 年
文/游海燕
“妈妈,还有多少天过年呀”?一声童音将我吸引。刻意的打开手机,查看日历,才感觉时间飞快,时至今日,已经进入腊月门好几天了。
过年又叫过春节,是大家伙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小时候,过年是对新衣服的向往;是对各种美食的诱惑;是贴对联时的兴奋;是放鞭炮时的喜悦,是走亲访友的快乐;是收到压岁钱的开心,是不用上学时的一身轻……
长大后,成家立业了,突然觉得,过年好麻烦,简直就是一种负担。开支一大堆,洗衣做饭样样少不了,最主要无形中多了比平时好几倍的劳动量,远远没有了小时候的快乐和心态。人一旦抱怨,在生活中是找不到乐趣的,甚至在一群人中,你最独特,明显的格格不入,明显的与众不同。于是我开始在平淡的日子里寻找生活的乐趣,开始把自己融入生活,感受生活的真正内涵!
进入腊月,年的气氛就浓郁起来了。阳光温暖的日子里,带着父母,带着孩子,一起逛街买衣服。新年新气象,小时候新衣服是自己的向往,快乐传承吧!父母老了,孩子还未长大,一身新衣,穿在身上,暖在心里,没有比父母的笑容,孩子的开心更让人踏实心安的事。为人子女,为人父母,唯有他们笑了,我们才做对了。
腊八节,俗称“腊八”,就是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也就意味着新年开始徐徐拉开帷幕!一碗腊八粥,一个馒头,几个小菜,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热热闹闹的吃上一顿饭,享受片刻惬意,时间就这样从身边溜走,慢生活慢节奏,这样不好吗?
腊月二十三,小年到了,祭灶是这天最重要的活动。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为了能让灶王爷美言几句,要供奉糖瓜等贡品,吃人家的嘴短,不好讲坏话。小年祭灶,家家户户就真正进入过年的气氛了。以前我绝对不会这样随波逐流,现在我更加乐意这样融入其中,傍晚时分,鞭炮声响起来了,新年的脚步更近了!
随着小年的到来,生活变得更加忙碌起来了,一年一度的大扫除开始了。按早年间民间的传说,“尘”与陈旧的“陈”是谐音,农历正月新年前,扫去家中的一切尘土,意味着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以此来迎接新的一年。我怎能落后,扫房子,擦玻璃,洗窗帘,能洗的自然一件都不能放过,床单被罩就更不用说。年味是什么,不就是忙碌起来陶醉其中的感觉吗?对面走来一位阿姨,随口一说:“忙的过年啊”!哈哈,我喜欢这样的沟通,喜欢这样的感觉,将自己融进岁月里,融进生活里,这才是生活的味道,这才是平淡日子里的添加剂。
从腊月二十六开始,丰盛的年夜饭就要陆续“出锅”了。人们上街置办着各种年货,在各地乡村,这几天更是热闹非凡,集市周边各村的百姓纷纷前往赶集买年货,烟、酒、鱼、肉、鞭炮和走亲戚用的礼品一样也不能少,年味已渐浓了起来。
大家开始蒸年馍,上油锅,陆陆续续的,家家户户不约而同,新年的高潮再次掀起。“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过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比较穷苦,人们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看来在过去的人们眼中,“硬菜”才是年夜饭最高的境界!
写春联更是一年中最愉悦的事情!小时候,都是买来大红纸请人手写的。常常排着队一等就是多半个小时。现在,我和儿子一起写,就为了写春联,写好字,我给儿子报了书法班,自己也跟着熏陶。这两天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看着儿子一笔一画在春联上呈现,心里满满的成就感。当红红的对联贴到墙上门上,那个喜庆啊,年的气氛立刻就出来了。
除夕也叫年三十,家家张灯结彩,人人喜气洋洋。将过年推向了新的高潮。这个时候,该忙的已经差不多忙完了,除夕夜,大家一般都不睡觉,一家人在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一起看春晚,一起守岁。随着十二点的钟声响起,鞭炮声响起,大家欢呼了……电话拜年、短信拜年、视频拜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见不到的,新的一年就这样在大家的期盼中到来了!
守岁的经历总是令人难忘回味无穷的,时间飞快,天亮了,又一轮鞭炮声此起彼伏,所有人期待的这一天隆重登场。人们开始大拜年,成群结队,走家串户,相互拜年、相互祝福、相互问好,村庄一下子就沸腾起来了!
年味是什么?它是人们为了过年忙碌时的身影和欢喜的笑脸;是全家团圆其乐融融的场景,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是妈妈忙前忙后做的那一顿可口的饺子;是仿佛又回到童年的一种享受;是不管认识不认识,见面都说过年好的那种和谐的感觉;是满大街的春联,挂满了红灯笼充满了祝福话语的善良;是走在大街上感受邻里和睦,友好一家人的那种氛围……
用心生活、用心感受、用心爱,谁说过年没有年味儿!
作者简介: 游海燕,陕西大荔人,一个喜欢文字,喜欢旗袍,喜欢古筝的女子,渴望良师益友,渴望成长进步,渴望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