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村的文化之旅

吴仁宝

  编者按:10月20日,华西村党委召开会议,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总结了华西村50年来发展壮大的历程,提出了“做文化人,建文化村”的目标。

  50年来,华西村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物质、精神双脚走,尊重传统文化、学习先进文化、融汇各种文化、创造特色文化,在发展中积淀文化,以文化来反哺发展,形成了华西生机勃发的文化生态,被专家学者们喻为“华西持续发展的精神密码”。可以说,如今的华西村,是集花园、林园、果园、公园、乐园于一体的文化大观园。华西村始终把加强文化建设,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华西灵魂”,形成了以体制、机制、班子为核心的“华西机制”,铸就了尊重传统、敢于创新的“华西精神”,从而培育了独具特色的“华西文化”。

  一是物态文化层面:建筑文化独领风骚、饮食文化香溢四海、艺术文化奇葩竞放。华西村的建筑已经形成了“不土不洋、土洋结合”,“内外相融、中西结合”的文化风格。金塔、塔群、民族宫、长廊、长城、孔庙、孟庙、天安门、山海关、桥文化等仿造的民族风格建筑错落有致,但同时又仿造了欧式别墅、美国白宫、德国天文台、法国凯旋门等外国著名建筑。高度为328米、名列世界第15位高度的“龙希国际大酒店”已经投用,这幢大楼外部造型呈现“三足鼎立,明珠置顶”之态势,金色球体,碧色柱体,金碧辉煌,象征着华西“三制”相承、如日中天,体现了振奋向上的华西精神和节节攀升的美好寓意。目前,大楼已是一个文化景点、艺术盛典,是华西人共享的文化大楼。华西村的特色风味菜肴已成为游客的必享之品,2002年6月,由华西村农民组成的代表队参加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中国烹饪世界大赛”,一举获得了团体金奖和4块单项金牌。2003年,华西还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国民间民族美食节”,来宾和游客累计超10万人次。目前,华西已有30多道菜点被评为“江苏名菜”、“中华名小吃”,并曾获多项国际金奖。华西村“中华美食园”,汇聚全国八大菜系,30余种烹饪技巧。整个华西,总共能一次性容纳25000人用餐,场面蔚为大观。华西建村以来,有吸收、收集、积累、珍藏文化艺术品的传统,大到铜钟、石狮、麒麟和龙王、九龙壁等,小到书法、字画、瓷器、雕刻、绣品等琳琅满目。特别是龙希大酒店内,珍藏了大批文化艺术精品、名品,五头各达一吨重的金牛、银牛、铜牛、铁牛、锡牛,还有价值8000万的珍贵原木“小叶紫檀”、荣获“2011中国玉(石)器百花奖特别金奖”大型玉雕“三山五岳”、国际工艺美术大师陈明湖创作的“百鲤化龙”、不可复制的西藏“唐卡”、东汉时期难以估价的“聚财罐”,距今8000—10000年的阴沉木,堪称“人类文化的见证者”。大楼博物馆内精心收藏祝枝山、张大千、李可染、林散之、黄胄、范曾、沈鹏、张海、尉天池等古今名人的字画珍品,以及汇集的各个朝代的各种文化艺术品,总共有7000多件。其中,金牛和银牛被评为“天下第一金牛”、“天下第一银牛”。如今,人们欣赏大楼时,不仅被她的雄伟气势所震撼,而且会被她丰富的文化内涵所吸引。

  二是制度文化层面:管理文化符合国情、企业文化不断创新、组织文化永葆先进。华西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也就是特色“三制”:一是体制,“一村两制、公私合作”,集体控股,个人参股;二是机制,既有激励,又有约束;三是班子,老中青结合,文武将双全。有了“三制”的保障,就能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促发展,以发展促效益,这样华西不仅管出了好班子、好村民、好职工,而且增加了管理手段、提升了管理效果、丰富了管理文化。华西的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两个三”,一是“三创”——创新、创优、创效;二是“三产”——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有效生产。依靠“三创”和“三产”,华西现阶段的经济转型“越转越想转,越转越会转”。华西村提倡“来了华西村,就是华西人”、“以人为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制度管人、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人管制度、科学合理、灵活有效” 、“给大家一个平等的舞台”、“给外来人员提供一个事业”的用人理念,无论是本地职工还是外来职工,都把企业视为自己的家,凝聚了人心。面向未来的华西村又以“科学发展、节能减排”为标准,规划了“十大项目”:远洋物流、海洋工程、龙希大楼、航空公司、空中旅游、山林喷灌、化纤核钢、能源开发、现货交易、新市启动,展现了科学发展的美好前景。华西村先进的组织文化,确保了党组织的先进性和力量。1957年刚建立党组织时,全村仅12名党员,如今的大华西,党员数量已达1968名,村党委下设5个党总支、51个党支部、187个党小组。村党委班子不仅达到了“一信”(信仰共产党,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二宽”(思路宽、胸襟宽)、“三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驾驭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三正”(办事认真、处事公正、经营廉政)、“三平”(政策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三守”(守法、守约、守信誉)、“三能”(能上能下、能下能上,能官能民、能民能官,能进能出、能出能进)、“三不倒”(难不倒、夸不倒、吓不倒),做到了“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三是行为文化层面:教育文化润物无声,语言文化形神俱佳,产业文化科技促成。华西村深谙“富贵传家,不过三代”,“道德传家,十代以上”的道理,坚持德育为先、富而有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道德观念作支撑,使村民一边富“口袋”,一边富“脑袋”。华西村于2002年6月率先在基层党组织中成立了村级党校,提出“村帮村户帮户,核心建好党支部,最终实现全国富”的思路。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对传统文化和道德加以改造、加工,赋以新的涵义,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村里建有《水浒传》、《三国演义》壁画,还有建业窑、杨家将、二十四孝亭等传统题材载体,教育村民懂孝道、讲诚信、树正气、明大义。华西村的“幸福园”里立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这5位伟人塑像,有黄帝、炎帝、孔子、墨子、老子传统文化形象和黄继光、刘胡兰等英雄人物的塑像。老书记吴仁宝还亲自编写了《村歌》、《六爱精神》、《十富赞歌》、《十穷戒词》,通俗易懂,深入人心。过去的华西人,大多数只会一种“吴语”。现在,中心村35岁以下的村民大多数会讲英语,还有数十位青年出国深造,会讲俄、德、法、日、西班牙等8种外语。老书记吴仁宝堪称“语言大师”,已在各种场合讲过2000多场报告,浓浓的“吴语”,道出了丰富的哲理名言。华西村不仅在发展上坚持了以公有制为主体,而且在文化建设上形成了“公有型”的大众文化,文化建设成果让村民共享。积极吸纳现代文化精髓,始终以集体经济为主体,不断丰富文化内涵,逐步拓展文化产业。还借重新技术手段,建设网络文化产业,进军互联网娱乐、物联网应用、移动数字阅读等行业,打造全国第一个数字出版研究院,凝聚一批数字技术、数字出版、电子制造的相关产业集群,建立一个百亿级的数字出版基地。华西村开发的易博士电子书,仅用半年时间就超过了日本索尼,位居国内电子书的前三强。

  四是精神文化层面:以建设精神文明、繁荣戏曲文化、组织节庆文化推进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和诚信观。华西村80年代末设立了全国首家“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全面负责精神文明建设的“产、供、销”。“华西特色艺术团”自编自演各种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寓教于乐、寓教于戏的京剧、锡剧、越剧、杂技和歌舞,如《诚信典范》、《华西百桥图》、《人人爱唱“六爱”歌》、《要看稀奇到华西》、《科学发展观》、《和谐华西》、《这个道理真可贵》、《美丽的华西村》、《将相和》、《五女拜寿》、《姑嫂比武》等优秀节目,每年演出500多场。从2003年开始,华西村每年都要热热闹闹地过“三个节”:一是立夏“诚信节”,二是立秋“旅游节”,三是立冬“孔孟节”。“三个节”的最终核心是诚信。村民家庭,已经户户接通了宽带,家家配有健身、书房功能的活动室,家家有藏书。今年,全村征订报纸、杂志达1万余份。读报、看书、上网、健身等已成为华西人生活的主流。每户村民家庭还建立了“五室”:学习室、荣誉室、接待室、餐饮室、健身室等。教育村民文明上网、守法上网。不能只懂电脑,没有头脑,也不能光有头脑,不懂电脑,一定要既懂电脑,又有头脑,提高效率,为我所用。

  华西村的强村富民之路,是科学发展之路,是文化建设之路。如今的华西村,不仅是中国农村共同富裕的象征,更是新时期一个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名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