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 报应不爽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 朦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 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明朝成化年间,苏州有个船夫李某,经常驾驶着一艘船,出没于江湖之间,为过往的客商载运货物。李某的船虽然并不是很大,但是内部陈设干净整洁,分为客舱和货舱,不仅能运货还可以让客人在里面休息,因此很受客商的欢迎。
有一个六十多岁的湖州商人王某,在江浙一带做买卖,经常租用李某的客船运货,两人因此逐渐熟悉了起来。
有一年,王某租用李某的船南下,去索要生意上的欠款,成功地要回来了三千两银子。王某很开心,打算带着这些银子回家养老,从此不再经商。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在返回的路程中,他突然得了重病。
王某这病来得非常迅速,几天时间他就从生龙活虎变得无法自己行走了。王某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回家养老的心愿是无法达成了,很是伤心。
临死的时候,他哭着对船主李某乞求说:“船家,咱们也算是朋友了。如今我马上就要病死了,我带的三千两银子您可以留下一千两,其余的两千两银子,希望您能帮我运回老家,交给我的妻子和孩子,他们还不知道我得病的事情,等着我回家呢。
下辈子,我做牛做马,一定会报答您的大恩大德!”
李某听了,急忙安慰王某说:“老兄你放心,我们朋友一场,我一定会帮你把银子送回去的。”王某见李某答应自己,含泪而逝。
王某死后,李某取下王某手上的两枚金戒指,买了一口薄皮棺材,挖了个坑,将王某葬在了里面。然后将王某留下的三千多两银子,全部运回了自己家中。
从此李某不再以划船为生,他用这3000两银子做本钱,开始经商做买卖。几年之后,头脑灵活的李某发了大财,买了良田美宅,丫环仆人,成了家资巨万的大财主。
李某在发财之前,一直没有儿子,发财之后,妻子给他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这个孩子天资聪慧,李某很疼爱他。
李某的儿子长大之后,被人尊称为李公子,不过随着年纪的增长,李公子完全没了小时候的可爱和善良,他好酒好赌,游荡无度,脾气暴躁,天天和一帮狐朋狗友瞎混。
为了让儿子改邪归正,李某多次打过他,李公子却依然故我,屡教不改。有一次李公子在外面赌钱,输了几百两银子, 李某大怒拿起棍子就去打儿子。
李公子见父亲真的生气了,赶紧跑到床底下躲避。盛怒的李某一脚踢开木床,准备好好教训儿子,当他举起木棍的时候,只看见一个白胡子老头趴在地上,模样很像当年那个病死在船上的商人王某。
李某大吃一惊,揉了揉眼睛,这时候老头又变成了自己的儿子,他扔了手中的木棍,心慌意乱地离开,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李公子见父亲不再管束自己,从这一天开始,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天天喝酒赌钱,出入风月之地,可谓是挥金如土。
此后,每当李某呵斥李公子的时候,李公子就跑到床底下趴着躲避。李某心中知道 ,自己的儿子就是王某转世而来,儿子如此任意妄为,都是自己对王某负心的孽报,他虽然悔不当初,却为时已晚,也就不再管教儿子。
数年之后,李公子将李某辛辛苦苦积攒的家产,输了个一干二净。李某一气之下吐血而亡,而李公子则流落他乡,不知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