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孩子现在已经很好了,只是你没有发现 | 《生命·成长》第二季(第三期)
▲「此念」嘉宾 李松蔚
导读
教育的本质其实是让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过程,在上学中、工作中、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你发现你自己的一个过程。
你要去慢慢地了解:我到底是谁?我喜欢呆在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我在什么时候觉得最自在?我做什么事情是最享受的?什么事是可以寄托我的所在的?
本期,「此念」创始人毛思翩继续与心理学家、北大心理学博士李松蔚一起探讨,如果你觉得孩子不自信,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你的问题?你是否在用你的“刻板印象”评价你的孩子?
cinian
▲点此观看
《生命·成长》第二季李松蔚纪录片(三)
《生命·成长》第二季
看见生命、看见成长,看见更广阔的天地
01
孩子现在已经很好了,
只是你没有发现
▲@housecatillustration
毛思翩:所有孩子的问题可能都是我对自己的一个怀疑,可以这么理解吗?比如我担心我的孩子不自信,我要问我自己,我是不是不够自信?
李松蔚:我觉得大部分情况下是的,大部分情况下父母应该问自己我到底在怕什么?大部分的孩子都很好。
如果我孩子去做一些事情,在他尝试了一会儿以后他就放弃了,当我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为什么我要把这个事情想成是我的孩子不够自信呢?为什么我要用这么一种很让人担忧或者很沉重的方式来表述这个事情呢?
我甚至可以想这个孩子很有好奇心,他在不断地探索和发现他感兴趣的东西。所以孩子是很好的,可父母在旁边叹气觉得孩子不够自信,那是父母看到的,那不是真的。
父母都希望我再多做一点,我们家孩子就可以变成更好的一个状态。其实孩子现在已经很好了,只是你还没有发现,或者你还没有跟他一起去发现他有多好。
02
不要用固定思维,评价孩子
▲ @housecatillustration
李松蔚:我的一个朋友,他们家孩子在上学,有一天老师开家长会的时候就反馈家长说,你们家孩子有很多优点,有一个问题就是你们的孩子没主见,太听别人的意见,不能坚持自己的想法。
老师就讲了一个具体的故事,比如这个孩子叫豆豆,说豆豆跟别的小朋友一个组,然后做手工,要选一种颜色的纸,然后豆豆说我们选红色的纸,另一个小朋友说我要选蓝色的,然后豆豆说,好吧,那就选蓝色的。
老师其实很喜欢豆豆,老师就和豆豆说,你没有必要听他的,你还是可以坚持你的想法。豆豆说还是选蓝色的。老师说,豆豆你真的不用因为他要选蓝色的就选蓝色的,你可以跟他讨论。豆豆说,不用讨论了,就选蓝色的。然后老师就叹了口气,回头跟家长说,你们家豆豆太没有主见了,他没有办法拒绝别人。
我说,他拒绝了老师三次!他当着老师的面拒绝了老师三次!你看不见这个事情吗?他们看到的就是他没有选择红色的纸,这是他们唯一看见的事情,而他们没有看见这个孩子是怎样非常斩钉截铁地拒绝老师的。
其实这个孩子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孩子,但是因为家长,包括老师的概念里都会觉得孩子好像很没主见,所以他们就只能去看没主见的部分。
毛思翩:就是如何看到你的孩子,这和我们固有的思维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有时候太坚定地认为这样就是对的,这样就是错的,其实是不可验证的。很多可能也是道听途说的,仔细回顾一下自己的成长史,自己也未必是这样成长的。
03
教育的过程,
就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
▲ @housecatillustration
李松蔚:教育的本质其实是让一个人发现自己,他把那个人,那个原始的含义给引导出来,这个引导的过程其实就是发现的过程。
一定有一部分人会觉得,我的意义就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去改变世界。但这句话绝不适用于所有人,很多人其实看到这句话没感觉,他不觉得自己的意义是要去改变这个世界。
但是如果我们去要求,你们必须都得记住,我们的意义就是要去改变这个世界,那不是教育,那其实是会给一些人制造困惑。有的人就会觉得为什么别人都告诉我要去改变世界,可是我就是不觉得这事很重要。
我们在学校里,包括在家庭里,或者在人和人的关系里,其实要做的一个事情就是去理解:
❍ 到底我是谁?
❍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我是个三角形的人,圆形的人,还是方形的人?
❍ 我喜欢呆在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 我在什么时候觉得最自在?
❍ 我做什么事情是最享受的?
❍ 什么东西是可以寄托我的所在的?
毛思翩:所以可以理解教育最核心的目的是发现我是谁。所以当孩子和我自己能知道我是谁的时候,其实我才有可能找到我的意义?
李松蔚:当你知道你是谁的时候,你就已经找到了你的意义。
孩子会从很多地方来发现“我是谁”,比如他会想我要不要当班长,他会发现要去当班长的时候,要去领导大家去评一个优秀班集体的时候,他觉得很享受,觉得这就是我要的。
有的人就会觉得当班长没意思,或者他也想当班长,可是他觉得当班长的职责不在于要领导大家成为一个优秀班集体,他也许想做别的事情。
有的人会觉得我就是喜欢一个人呆着,像我就是喜欢一个人呆着,我不想跟人在一起。也有的人觉得玩特别有意思。
我女儿现在看一个动画片叫《小马宝莉》,它里边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可爱标志”,这个可爱标志我理解就是自我认同的东西,每一匹小马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发现自己的可爱标志。
▲《小马宝莉》可爱标志
这个“可爱标志”就是你擅长什么?你喜欢什么?或者你最终要做什么?它就是用一个非常外化的方式表现出来。
所以有时候我会跟我女儿讲,你上学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发现你的可爱标志的过程。
04
了解规则与边界,让孩子为自己负责
▲@housecatillustration
李松蔚:我大概率地相信这个世界是好的,是允许多种多样的人以参差多态的方式去生活的。所以我的孩子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她在这个世界上来和去中间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她去发现自己和成为自己的过程。想到这一点,你就觉得只要陪着她就好了。
毛思翩:家长要相信你的孩子,他是好的,他不会你一不管他,他就往最坏的方向发展,就会变成熊孩子。
李松蔚:稍微补充一点点,就是家长也需要让孩子知道各种各样的规则。我们说的“不管”的意思是,不需要去强制地压迫他,或者去要求他必须怎么样,但是要让孩子自己为自己负责,而为自己负责的前提是,他需要知道他的边界在哪里。
毛思翩:我们所谓的“快乐教育”只是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状态,而不是孩子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李松蔚:对,如果孩子去做一些捣蛋的事情,或者是影响到别人的事情,甚至可能给他自己带来危险、带来伤害的事情,父母是要让他知道他的边界在哪。
毛思翩:就是社会的规则、学校的规则和家庭的规则,孩子其实是要了解的。
李松蔚:对,你要告诉孩子你讲话特别大声的时候,别人可能就会生气;如果你打了谁,那个人就会疼;如果你闯了祸,你可能就要去道歉,就要去负责补偿,这些都是家长要告诉他的。
毛思翩:第一,充分信任孩子,第二,与孩子一起去了解他是谁。其实父母只要做这两点就够了。
李松蔚:能做到这两点就已经很好了。
然后第三点是我个人的观点我并不确定,但是我会想说,如果我们想再多做一点,或者再多做一点,其实用处不大。